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尧龙专利>正文

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91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属于化工行业使用的流体间的热量交换装置技术领域,主要技术特征是:整折板的中间部分为凹凸波纹区,周边为平板区,凹凸波纹区分为两种,其一种全部为倾斜波纹,另一种为倾斜波纹与横向波纹组成,所述两种凹凸波纹区间隔设置;在板束的各层换热板间交错波纹形成的流道内设置控流翅片;其有益效果是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清洗维护方便,材质利用率高,选材成本低,换热器密封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化工行业使用的流体间的热量交换装置
二.技术背景现有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是由一组传热板按一定间隔排列,通过垫片压紧安装在一起,但其密封周边长,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申请号为20052002390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波纹式页板换热器,隔板的中间部分按S形折叠成页板,在换热板的两侧安装有控流板;冷管道、热管道位于控流板的外侧,隔板的两端部分环绕成一个椭圆形外壳将页板、控流板、热管道、冷管道包裹,在换热器的两端头夹紧安装有端夹板;其不足之处是流道内存在串流现象;此结构采用焊接工艺难度大,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制造成本较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折板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清洗维护方便,材质利用率高,选材成本低,换热器密封好,使用寿命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包括整折板1、控流板2、挡流块4,整折板1折叠后多层换热板形成板束8,所述板束8位于两相平行的冷管道3和热管道5之间,冷管道3和热管道5的两个管口间的流道内分别设置有挡流块4,冷管道3和热管道5与板束8的间隙装有控流板2,其特征是整折板1的中间部分为凹凸波纹区,周边为平板区,凹凸波纹区分为两种,其一种全部为倾斜波纹,另一种为倾斜波纹与横向波纹组成,所述两种凹凸波纹区间隔设置。整折板1的倾斜波纹与整折板1的边缘呈25°~65°。在板束8的各层换热板间交错波纹形成的流道内安装有控流翅片7。控流翅片7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断面薄片、Z形断面薄片、螺旋形金属带或螺旋形软丝。本技术整折板板式换热器的有益效果是1、折板板面被交错冲压出的梯形波纹,控制流体流向,提高了流体的湍流程度,使各层换热板的间隙很小,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且使折板有很大的刚度。2.薄板冲压结构,消除了温度、温差和加工引起的各种应力,温度适应范围广。加工过程没有严格的的精度要求,工艺简单,清洗维护方便。3.整折板的余端外裹作为外壳,没有过多的辅助零件,材质利用率高,选材成本低。4.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清洗方便,成本低廉,密封好,使用寿命长。避免了对焊接工艺的和昂贵设备的要求。5.折板间插入了控流翅片,增加了流体的折流程度,防止串流,提高了换热效率。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式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图5是整折板1的展开图;图6是整折板1的波纹断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板束8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D-D断面图; 图9是图7的E-E断面图;图10~图12是实施例中控流翅片7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整折板1的中间部分间隔分区冲压出如图5所示波纹;整折板1的波纹区按Z形折叠成层状换热板束8;如图1所示板束8位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冷管道3和热管道5之间,板束8与两平行管道延向相同且与两管道的平面平行。在冷、热水管上分别加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将水管的中间部分堵死,以防止流体水从管道中间流过;管道周围装有控流板2;整折板1的未折成板束8的两个余端沿同一旋向绕过冷管道3和热管道5于上方胶合固定,包裹作为外壳,板束的前后端面束紧胶合在一起,上下面和端面由夹板6夹紧固定。整折板1上的凹凸波纹主体部分与整折板1的边缘45°,使之在折叠后可以形成交错狭缝网;在间隔的波纹区前后两端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区域内的凹凸波纹与整折板1的边缘平行,使流体在进入板束8间的换热区后,流体由平区和斜区两程流入各层流道间,使换热区不产生流体滞留的流动死区,方便流体的流入与流出。板束8的各层换热板间交错波纹形成的流道内安装有控流翅片7;控流翅片7在流道间把交错流道网分割成纵向的小流道网,使流体的折流程度大幅度提高,防止了串流现象,提高换热效率。控流翅片7可以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三角形断面薄片控流翅片,如图11所示Z形断面薄片控流翅片,如图12所示螺旋金属带控流翅片和螺旋软丝型等。本技术整折板板式换热器的端面和纵向接缝采用胶结连接。本技术的管路流道设置与波纹换热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类似。权利要求1.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包括整折板(1)、控流板(2)、挡流块(4),整折板(1)折叠后多层换热板形成板束(8),所述板束(8)位于两相平行的冷管道(3)和热管道(5)之间,冷管道(3)和热管道(5)的两个管口间的流道内分别设置有挡流块(4),冷管道(3)和热管道(5)与板束(8)的间隙安装有控流板(2),其特征在于整折板(1)的中间部分为凹凸波纹区,周边为平板区,凹凸波纹区分为两种,其一种全部为倾斜波纹,另一种为倾斜波纹与横向波纹组成,所述两种凹凸波纹区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板束(8)的各层换热板间交错波纹形成的流道内安装有控流翅片(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整折板(1)的倾斜波纹与整折板(1)的边缘呈25°-6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控流翅片(7)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断面薄片、Z形断面薄片、螺旋形金属带或螺旋形软丝。专利摘要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属于化工行业使用的流体间的热量交换装置
,主要技术特征是整折板的中间部分为凹凸波纹区,周边为平板区,凹凸波纹区分为两种,其一种全部为倾斜波纹,另一种为倾斜波纹与横向波纹组成,所述两种凹凸波纹区间隔设置;在板束的各层换热板间交错波纹形成的流道内设置控流翅片;其有益效果是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清洗维护方便,材质利用率高,选材成本低,换热器密封好,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28F3/00GK2861935SQ200520104580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许尧龙 申请人:许尧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整折板板式换热器,包括整折板(1)、控流板(2)、挡流块(4),整折板(1)折叠后多层换热板形成板束(8),所述板束(8)位于两相平行的冷管道(3)和热管道(5)之间,冷管道(3)和热管道(5)的两个管口间的流道内分别设置有挡流块(4),冷管道(3)和热管道(5)与板束(8)的间隙安装有控流板(2),其特征在于:整折板(1)的中间部分为凹凸波纹区,周边为平板区,凹凸波纹区分为两种,其一种全部为倾斜波纹,另一种为倾斜波纹与横向波纹组成,所述两种凹凸波纹区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尧龙
申请(专利权)人:许尧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