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87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通过设于车厢内的分拣机构和上货输送机构组成,分拣机构包括沿车厢长度方向交错排布的分拣单元和输送单元,相邻的分拣单元与输送单元之间设置填补缝隙的过渡结构,保证了货物传送过程中不因掉落缝隙而被卡住,有效保障传送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分拣效率,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物流分拣设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
本技术涉及物流分拣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等一些时令性蔬果等逐渐在全国各地进行销售,由于时令性的要求,快递需要及时地进行分拣并运输到户,但是瓜果的种植地区一般都位于农村等地,分拣场地有限,不便于设置分拣平台,而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效率又过低,难以解决该季节性激增业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货物传送时被卡住、提高分拣效率的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包括设置在车厢内的分拣机构、与所述分拣机构的尾端相接的上货输送机构,所述分拣机构通过若干沿车厢长度方向交错间隔排布的分拣单元和输送单元组成,各所述分拣单元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收容格,相邻所述分拣单元与输送单元之间设有一过渡结构,各所述过渡结构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分拣单元和输送单元上以填补缝隙。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过渡结构均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过渡件,各所述安装支架与车厢的底部相固定,各所述过渡件的顶部与分拣单元、输送单元的表面相平齐。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过渡件分别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夹板及固定在两夹板上部的顶板,各所述过渡件通过夹板夹持固定在安装支架的顶部位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货输送机构通过皮带输送段和安装于皮带输送段尾部且可翻转折叠的供件段组成,所述供件段的前端与皮带输送段的尾部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旋转连接件相连。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皮带输送段向车厢的尾部倾斜向下,所述皮带输送段的下方设有固定在车厢上的支撑架。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皮带输送段的首部与分拣机构尾端的输送单元通过至少一个铰链连接。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收容格均包括靠接在分拣单元旁侧的滑槽,各所述滑槽分别向车厢的侧部向下倾斜,各所述滑槽的尾部分别开有格口。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格口下方设置有笼车或者伸缩邮袋。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分拣单元采用皮带分拣机构或者摆轮分拣机构或者O型带分拣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通过设于车厢内的分拣机构和上货输送机构组成,分拣机构包括沿车厢长度方向交错排布的分拣单元和输送单元,相邻的分拣单元与输送单元之间设置填补缝隙的过渡结构,保证了货物传送过程中不因掉落缝隙而被卡住,有效保障传送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分拣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在车厢上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过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上货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为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包括设置在车厢1内的分拣机构2、与分拣机构2的尾端相接的上货输送机构3,分拣机构2通过若干沿车厢1长度方向交错间隔排布的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组成,各分拣单元2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收容格,相邻分拣单元21与输送单元22之间设有一过渡结构4,各过渡结构4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上以填补缝隙。此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通过设于车厢1内的分拣机构2和上货输送机构3组成,分拣机构2包括沿车厢1长度方向交错排布的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相邻的分拣单元21与输送单元22之间设置填补缝隙的过渡结构4,保证了货物传送过程中不因掉落缝隙而被卡住,有效保障传送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分拣效率。本实施例中,各过渡结构4均包括安装支架41、设置在安装支架41上的过渡件42,各安装支架41与车厢1的底部相固定,各过渡件42的顶部与分拣单元21、输送单元22的表面相平齐。进一步作为优选地,各过渡件42分别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夹板及固定在两夹板上部的顶板,各过渡件42通过夹板夹持固定在安装支架41的顶部位置。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过渡件42的制作材料采用尼龙,尼龙具备良好的弹性、耐磨性以及较好的耐腐蚀性,不易被磨坏或者腐蚀,能有效增长过渡件42的寿命,避免该分拣平台经常更换零件的情况发生。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上货输送机构3通过皮带输送段31和安装于皮带输送段31尾部且可翻转折叠的供件段32组成,供件段32的前端与皮带输送段31的尾部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旋转连接件33相连。更具体地,皮带输送段31向车厢1的尾部倾斜向下,皮带输送段31的下方设有固定在车厢1上的支撑架。进一步作为优选地,供件段32通过一液压油缸进行驱动翻转;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至供件段32的远端,而另一端则铰接在一油缸固定架上,该油缸固定架安装在车厢1尾部位置。车厢1关闭时,供件段32翻折并收于车厢1内;车厢1开启,该分拣平台开始工作时,供件段32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绕旋转连接件翻转打开,并在伸出车厢1外后支撑于地面上,以便于对分拣机构2进行货物的供应。本实施例中,皮带输送段31的首部与分拣机构2尾端的输送单元2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铰链连接。进一步地,在分拣机构2尾端的输送单元22处设有扫描称重装置5,该扫描称重装置5通过分别位于输送单元22上方、下方的扫描机构和称重机构组成。该设置,使得进入分拣平台的各货物都能一一得到识别,有效保证分拣过程的分拣准确性,减少需人工纠错的情况发生,提高分拣操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各收容格均包括靠接在分拣单元21旁侧的滑槽211,各滑槽211分别向车厢1的侧部向下倾斜,各滑槽211的尾部分别开有格口212,同时,各格口212下方设置有笼车或者伸缩邮袋。在本实施例当中,各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均采用皮带机构,在某些实施例中,分拣单元21还可采用摆轮分拣机构或者O型带分拣机构。该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以适应车厢1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安装在移动运输车的车厢1内后,可以满足随时变换场地,不局限场地的要求,且该分拣平台的占地面积小,全液压自动展开,可实现迅速搭建,便于在各种情况下对货物进行有效且快速的分拣操作。当然,本技术的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厢(1)内的分拣机构(2)、与所述分拣机构(2)的尾端相接的上货输送机构(3),所述分拣机构(2)通过若干沿车厢(1)长度方向交错间隔排布的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组成,各所述分拣单元(2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收容格,相邻所述分拣单元(21)与输送单元(22)之间设有一过渡结构(4),各所述过渡结构(4)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厢(1)内的分拣机构(2)、与所述分拣机构(2)的尾端相接的上货输送机构(3),所述分拣机构(2)通过若干沿车厢(1)长度方向交错间隔排布的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组成,各所述分拣单元(2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收容格,相邻所述分拣单元(21)与输送单元(22)之间设有一过渡结构(4),各所述过渡结构(4)的两侧分别固定在分拣单元(21)和输送单元(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过渡结构(4)均包括安装支架(41)、设置在安装支架(41)上的过渡件(42),各所述安装支架(41)与车厢(1)的底部相固定,各所述过渡件(42)的顶部与分拣单元(21)、输送单元(22)的表面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过渡件(42)分别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夹板及固定在两夹板上部的顶板,各所述过渡件(42)通过夹板夹持固定在安装支架(41)的顶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运输车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货输送机构(3)通过皮带输送段(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效良刘玉绒刘军威贾照丽乐昌文潘思文张文炫虞新新池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