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丽华专利>正文

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53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其结构包括出气口、起盖装置、控制面板、加热器主体、冷凝水收集器、上盖,出气口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上盖,上盖与加热器主体相互平行,上盖通过起盖装置与加热器主体相连接,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加热器主体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加热器主体设有密封底板随上盖的升降二升降,当上盖被打开时,起盖装置与边缘平齐,避免凹槽与边缘形成死角,更容易擦拭,减少凹槽角落的牛奶残留,上盖设有集水箱,通过收集加热时的水蒸气的冷凝水至集水箱,利用给水箱内收集的冷凝水对整个盖子边缘进行清洁,最后流入冷凝水收集器,避免凹槽内残留的牛奶经过加热后在加热器边缘的凹槽形成白色粉末状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
技术介绍
小家电一般是指除了大功率输出的电器以外的家电,一般这些小家电都占用比较小的电力资源,或者机身体积也比较小,所以称为小家电,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顾名思义是从雌性奶牛身上所挤出来的。在不同国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级,牛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现有技术在加入牛奶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由于牛奶呈液体状,当倒入牛奶至锅内时,牛奶飞溅至加热器边缘的凹槽中,擦拭时由于凹槽形成与边缘形成死角不易擦拭,导致擦干后仍有残留在凹槽角落的牛奶,经过加热后,导致加热器边缘的凹槽形成白色粉末状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技术在加入牛奶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由于牛奶呈液体状,当倒入牛奶至锅内时,牛奶飞溅至加热器边缘的凹槽中,擦拭时由于凹槽形成与边缘形成死角,不易擦拭,导致擦干后仍有残留在凹槽角落的牛奶,经过加热后,导致加热器边缘的凹槽形成白色粉末状难以清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其结构包括出气口、起盖装置、控制面板、加热器主体、冷凝水收集器、上盖,所述出气口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上盖,所述上盖与加热器主体相互平行,所述上盖通过起盖装置与加热器主体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加热器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器主体靠近上盖的一端设有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凝水收集器活动安装在加热器主体;所述起盖装置包括连杆、杠杆一号、从动杆、杠杆二号、进水口连接板、密封底板连接杆、密封底板,所述连杆通过杠杆一号与从动杆相连接,所述杠杆二号远离从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底板连接杆,所述密封底板连接杆与密封底板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包括引水槽板、滑动杆、分流槽板、集水箱、避震、密封条,所述出气口通过引水槽板与集水箱相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与分流槽板活动连接,所述分流槽板通过避震与集水箱相连接,所述密封条固定安装在出气口靠近加热器主体一端的表面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的一端活动安装在上盖,所述上盖通过连杆与杠杆一号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杠杆一号与杠杆二号相互平行,所述杠杆一号通过从动杆与杠杆二号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的外表面设有四个出气口呈十字形分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口的内壁度铬,以减少出气口内壁冷凝水对内壁表面的附着力,促进冷凝水沿着出气口的内壁排入引水槽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箱为聚酰亚胺材质,避免牛奶加热器工作时,加热器内部高温导致集水箱变形。有益效果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在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首先检查出气口是否畅通,冷凝水收集器是否有积水,打开上盖,上盖下连杆随着上盖向上运动,将杠杆一号的一端向上提,使得相对位置的从动杆向下运动,从动杆受力将杠杆二号向下压,从而使得相对位置的密封底板连接杆和密封底板向上运动至与加热器主体边缘的水平面上,随着上盖的打开滑动杆随着上盖运动时得惯性的惯性带动分流槽板向上运动,将流槽板的一端贴合在上盖靠近加热器主体的表面上,避震复位将分流槽板顶住,加入牛奶,将飞溅在凹槽的牛奶进行擦拭后盖上上盖,密封底板随着上盖的盖上而下沉,与密封条形成间隙,集热器在对牛奶进行即热时,水蒸气通过出气口排出,出气口内壁边缘的冷凝水经引水槽板流入集水箱,集水箱将四个出气口收集来的冷凝水经分流槽板分流至密封底板与密封条之间的间隙,清理完成后流入冷凝水收集器,待加热完成后,加工冷凝水收集器内的水清理干净,等待下一次的使用。本技术在加热器主体设有密封底板随上盖的升降二升降,当上盖被打开时,起盖装置与边缘平齐,避免凹槽与边缘形成死角,更容易擦拭,减少凹槽角落的牛奶残留,上盖设有集水箱,通过收集加热时的水蒸气的冷凝水至集水箱,利用给水箱内收集的冷凝水对整个盖子边缘进行清洁,最后流入冷凝水收集器,避免凹槽内残留的牛奶经过加热后在加热器边缘的凹槽形成白色粉末状难以清理。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的上盖开启时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的上盖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的起盖装置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出气口-1、起盖装置-2、控制面板-3、加热器主体-4、冷凝水收集器-5、上盖-6、连杆-f1、杠杆一号-f2、从动杆-f3、杠杆二号-f4、进水口连接板-f5、密封底板连接杆-f6、密封底板-f7、引水槽板-a、滑动杆-b、分流槽板-c、集水箱-d、避震-e、密封条-g。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焊接”、“固定”、“设有”、“嵌合”、“扣合”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并且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其结构包括出气口1、起盖装置2、控制面板3、加热器主体4、冷凝水收集器5、上盖6,所述出气口1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上盖6,所述上盖6与加热器主体4相互平行,所述上盖6通过起盖装置2与加热器主体4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安装在加热器主体4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器主体4靠近上盖6的一端设有冷凝水收集器5,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活动安装在加热器主体4;所述起盖装置2包括连杆f1、杠杆一号f2、从动杆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其结构包括出气口(1)、起盖装置(2)、控制面板(3)、加热器主体(4)、冷凝水收集器(5)、上盖(6),其特征在于:/n所述出气口(1)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上盖(6),所述上盖(6)与加热器主体(4)相互平行,所述上盖(6)通过起盖装置(2)与加热器主体(4)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安装在加热器主体(4)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器主体(4)靠近上盖(6)的一端设有冷凝水收集器(5),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活动安装在加热器主体(4);/n所述起盖装置(2)包括连杆(f1)、杠杆一号(f2)、从动杆(f3)、杠杆二号(f4)、进水口连接板(f5)、密封底板连接杆(f6)、密封底板(f7),所述连杆(f1)通过杠杆一号(f2)与从动杆(f3)相连接,所述杠杆二号(f4)远离从动杆(f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底板连接杆(f6),所述密封底板连接杆(f6)与密封底板(f7)为一体化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家电用牛奶加热器,其结构包括出气口(1)、起盖装置(2)、控制面板(3)、加热器主体(4)、冷凝水收集器(5)、上盖(6),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口(1)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上盖(6),所述上盖(6)与加热器主体(4)相互平行,所述上盖(6)通过起盖装置(2)与加热器主体(4)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固定安装在加热器主体(4)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器主体(4)靠近上盖(6)的一端设有冷凝水收集器(5),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活动安装在加热器主体(4);
所述起盖装置(2)包括连杆(f1)、杠杆一号(f2)、从动杆(f3)、杠杆二号(f4)、进水口连接板(f5)、密封底板连接杆(f6)、密封底板(f7),所述连杆(f1)通过杠杆一号(f2)与从动杆(f3)相连接,所述杠杆二号(f4)远离从动杆(f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底板连接杆(f6),所述密封底板连接杆(f6)与密封底板(f7)为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