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53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涉及保温售饭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台体、条形水槽、漏板、加热管以及隔板组件;台体一侧固定有进水管,条形水槽底部固定有出水管,进水管远离台体一侧固定有进水阀组件,出水管底部固定有出水阀组件;进水阀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柱、四个阀门轴以及四个扇形阀门;每个阀门轴远离固定柱一端均与固定环内周面转动连接;固定环内周面转动安装有锥齿环;每个阀门轴远离固定柱一端均固定有与锥齿环啮合的第一锥齿轮;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之间设置有调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加水和排水时对加热电路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问题,降低注水排水过程中水流溅射至加热电路表面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售饭台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
技术介绍
目前,售饭台是单位食堂、小型餐厅及盒饭销售业普遍使用的用于承装食物的一种厨具。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902010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保温售饭台,包括台架,台架顶部设置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带凹槽的内胆,外壳内安装有设置于内胆下方的蒸汽加热管。使用时,将水注入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的空腔。将蒸汽加热管通过管路与蒸汽汽源相连。接通蒸汽后,蒸汽对空腔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凹槽或食物盆内的食物的加热保温。但是,由于上述保温台中缺少阀门,需要人工在加热前将水倒入空腔内,在加热后也需要将水从空腔内倒出,由于缺少固定的加水和排水口,加水排水过程中可能导致水流溅射至为加热管供电的电路元件表面,对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其通过设置进水和出水阀组件,降低注水排水过程中水流溅射至加热元件表面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包括台体、开设于所述台体内底面的条形水槽、放置于所述台体内底面的漏板以及固定于所述条形水槽内的加热管;所述台体一侧固定有进水管,所述条形水槽底部固定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台体一侧固定有进水阀组件,所述出水管底部固定有出水阀组件;所述出水阀组件与进水阀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进水阀组件包括固定于进水管远离台体一侧的固定环、悬置于所述固定环内的固定柱、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柱外周面的四个阀门轴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阀门轴外周面的四个扇形阀门;每个所述阀门轴远离固定柱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内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内周面转动安装有锥齿环;每个所述阀门轴远离固定柱一端均固定有与锥齿环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阀门开闭的调节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条形水槽注水或排水时,通过转动其中一个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借助锥齿环带动其他第一锥齿轮转动,四个第一锥齿轮分别带动阀门轴转动,四个阀门轴分别带动扇形阀门转动,从而使进水阀组件打开;通过设置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便于向条形水槽内注水和排水,降低条形水槽注水和排水过程中水流溅射至加热电路,造成加热电路损坏老化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于台体底部的第一固定轴、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轴底端的第二锥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轴外周面的第一转动管、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管外周面的第一L轴、固定于所述第一L轴远离第一转动管一端的第二转动管、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管内的第二L轴、固定于所述第二L轴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端的第三锥齿轮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L轴远离第三锥齿轮一端的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固定轴远离第一固定轴一端固定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与进水阀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阀门打开的进水机构;所述抵接件与出水阀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阀门打开的出水机构;所述台体与第一转动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管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管转动时带动第一L轴转动,第一L轴带动第二L轴转动,第三锥齿轮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第二固定轴转动;抵接件随第二固定轴转动过程中;由于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不必同时打开,因此通过设置单个开关组件使得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其中一个处于打开状态,节省对进水阀组件和出水阀组件的控制流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转动管顶部的第四锥齿轮、固定于台体底部的第四固定片、转动安装于所述第四固定片内的驱动轴、固定于所述驱动轴靠近第一转动管一端的第五锥齿轮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轴远离第五锥齿轮一端的驱动盘;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驱动盘,驱动盘通过驱动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第五锥齿轮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一转动管转动;由于第一转动管设置于台体底部,对第一转动管进行调节时需要使用者将手伸向台体底部,因此不便于观察第一转动管的转动角度,通过设置驱动盘,便于在台体一侧对第一转动管进行控制,同时也便于识别第一转动管的转动角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固定于台体靠近出水阀组件一侧的第一固定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杆靠近固定环一侧的第二固定杆、沿台体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杆滑移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台体一侧的齿条以及转动安装于台体靠近齿条一侧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底部固定有L形杆,所述L形杆靠近抵接件一侧固定有第一抵压件;所述第一抵压件与抵接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齿轮远离第一固定片一侧与阀门轴远离第一锥齿轮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件随第二固定轴转动至与第一抵压件接触,抵接件抵压推动第一抵压件向远离驱动轴一侧移动,齿条随第一抵压件移动过程中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转动并带动阀门轴转动,进而便于对进水阀组件进行控制,便于排水过程中使水流可以直接流入条形水槽内,提高向条形水槽注水的方便程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齿条靠近第一连接轴一侧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齿条一端与第二固定杆靠近台体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条抵接件与第一抵压件接触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向第一抵压件施加向靠近抵接件一侧的弹力,便于抵接件与第一抵压件分离后,通过第一弹簧驱动齿条向靠近抵接件一侧复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固定于台体底部的第二固定片、沿台体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片滑移连接的导向轴、固定于所述导向轴外周面的第三固定片、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片靠近第二L轴一侧的第二抵压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抵压件远离第二锥齿轮一侧的转动圆管以及固定于阀门轴靠近第二锥齿轮一端的转动轴;所述第二抵压件靠近第二锥齿轮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抵接件的第一斜面抵接的第二斜面;所述转动圆管和转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件随第二固定轴转动至与第二抵压件接触,抵接件抵压推动第二抵压件向靠近转动轴一侧移动,第二抵压件在移动过程中,转动圆管通过转动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阀门轴转动,进而便于对出水阀组件进行控制,便于在排水过程中使水流可以直接流出条形水槽内,提高向条形水槽排水的方便程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片靠近第一固定片一侧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固定片一端与第三固定片靠近第二固定片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件与第二抵压件接触时,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便于抵接件与第二抵压件分离后,通过第二弹簧驱动第二抵压件向靠近抵接件一侧复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沿转动轴周向均布于转动轴外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包括台体(1)、开设于所述台体(1)内底面的条形水槽(11)、放置于所述台体(1)内底面的漏板(12)以及固定于所述条形水槽(11)内的加热管(13);所述台体(1)一侧固定有进水管(15),所述条形水槽(11)底部固定有出水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远离台体(1)一侧固定有进水阀组件(3),所述出水管(16)底部固定有出水阀组件(38);所述出水阀组件(38)与进水阀组件(3)的结构相同;所述进水阀组件(3)包括固定于进水管(15)远离台体(1)一侧的固定环(31)、悬置于所述固定环(31)内的固定柱(32)、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2)外周面的四个阀门轴(33)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阀门轴(33)外周面的四个扇形阀门(34);每个所述阀门轴(33)远离固定柱(32)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31)内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31)内周面转动安装有锥齿环(36);每个所述阀门轴(33)远离固定柱(32)一端均固定有与锥齿环(36)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7);所述进水阀组件(3)和出水阀组件(38)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阀门开闭的调节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包括台体(1)、开设于所述台体(1)内底面的条形水槽(11)、放置于所述台体(1)内底面的漏板(12)以及固定于所述条形水槽(11)内的加热管(13);所述台体(1)一侧固定有进水管(15),所述条形水槽(11)底部固定有出水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远离台体(1)一侧固定有进水阀组件(3),所述出水管(16)底部固定有出水阀组件(38);所述出水阀组件(38)与进水阀组件(3)的结构相同;所述进水阀组件(3)包括固定于进水管(15)远离台体(1)一侧的固定环(31)、悬置于所述固定环(31)内的固定柱(32)、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柱(32)外周面的四个阀门轴(33)以及分别固定于四个阀门轴(33)外周面的四个扇形阀门(34);每个所述阀门轴(33)远离固定柱(32)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31)内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31)内周面转动安装有锥齿环(36);每个所述阀门轴(33)远离固定柱(32)一端均固定有与锥齿环(36)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7);所述进水阀组件(3)和出水阀组件(38)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阀门开闭的调节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固定于台体(1)底部的第一固定轴(4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轴(41)底端的第二锥齿轮(42)、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轴(41)外周面的第一转动管(43)、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管(43)外周面的第一L轴(23)、固定于所述第一L轴(23)远离第一转动管(43)一端的第二转动管(24)、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管(24)内的第二L轴(44)、固定于所述第二L轴(44)靠近第二锥齿轮(42)的一端的第三锥齿轮(45)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L轴(44)远离第三锥齿轮(45)一端的第二固定轴(46);所述第三锥齿轮(45)与第二锥齿轮(42)啮合;所述第二固定轴(46)远离第一固定轴(41)一端固定有抵接件(47);所述抵接件(47)与进水阀组件(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阀门打开的进水机构(6);所述抵接件(47)与出水阀组件(38)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阀门打开的出水机构(5);所述台体(1)与第一转动管(4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管(43)转动的驱动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保温售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固定于第一转动管(43)顶部的第四锥齿轮(81)、固定于台体(1)底部的第四固定片(82)、转动安装于所述第四固定片(82)内的驱动轴(83)、固定于所述驱动轴(83)靠近第一转动管(43)一端的第五锥齿轮(84)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轴(83)远离第五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何俊钟为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世纪百年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