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春林专利>正文

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50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换热装置,设置于板片内的间隙式主流道与板片侧面的导流管连通,间隙式主流道内多个横向的连接部件将间隙式主流道分隔为间隙式局部流道;板片由两块金属板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而形成;间隙式主流道由板片上的连续粘接线分隔而成,所述连接部件为局部粘接区,其中连续粘接线和局部粘接区是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的方式在板片上形成。该换热装置具有加工方便、换热流场均匀、换热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换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管壳式热交换器、盘管式热交换器和板式热交换器由于自身的特点已不能满足部分工业的工艺要求;目前市场中出现了部分新的产品,如板式换热片,具体的例子包括专利号为00120373.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制冰机的蒸发板”中所应用的换热片,以及专利号为01228523.4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板式蒸发冷凝器所采用的“冷凝板”。但这两换热板片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存在缺陷,因而没有在市场中流通开来。例如专利号为00120373.8的制冰机蒸发板,虽然简化了加工成型过程,由于其换热形式相当于盘管式热交换器,因此换热片形成的只是一个S形的流道,流道内部相对平缓,流体流动时紊流程度不高,造成换热效率较低。而专利号为01228523.4的冷凝板使用时换热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其没有稳定的流道设计,不能保证流体有一定的流向,减少了流体在换热板中间的流程,使得换热不充分;更为突出的是板内存在的死角而使换热流体无法形成均匀流场,流体没有固定的流向,造成部分流体短路;同时存在回油不良而造成压缩机烧毁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工方便、安装形式灵活多样、清洗容易、换热流场均匀、换热效率高的换热装置。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设置于板片内的间隙式主流道与板片侧面的导流管连通,间隙式主流道内多个横向的连接部件将间隙式主流道分隔为间隙式局部流道;板片由两块金属板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而形成;间隙式主流道由板片上的连续粘接线分隔而成,所述连接部件为局部粘接区,其中连续粘接线和局部粘接区是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的方式在板片上形成。上述间隙式主流道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流道,每个流道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导流管。间隙式主流道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回转式流道或其他形状。上述换热装置的制造包括下述步骤(1)将两块金属板四周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方式形成一块四周密闭、中间留有间隙的换热装置;(2)在上述板片中根据所要形成的主体流道的流程、流向采用焊接或者热压合方式使得板片对应部分粘接在一起;(3)在上述间隙式主体流道间采用焊接或者是热压合的方式形成局部结合区,并使得对应部分粘接在一起;(4)通过向上述换热装置内部注入高压流体的形式,使得板体未焊接区膨胀开来,从而在换热装置内部形成间隙式主体流道和间隙式局部流道。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本换热装置的间隙式主体流道充分保证了流体的换热流程和流向,避免了因没有流程控制而出现流体换热时短路的现象,避免了板内压力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换热死角区,因此,使得换热更加充分,流体分布更加合理;(2)本换热装置根据流体换热机理而在间隙式主体流道内部设置有间隙式局部流道,充分提高了内部流体的紊流系数,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能力;(3)在同一换热装置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流道,实现换热装置内相对独立的多种流体与换热装置外部流体的换热;(4)由本换热装置组成的换热器特别适用于制冷、空调领域中的蒸发器换热装置设有规则的主流道,使得制冷系统内部压缩机润滑油能够及时顺利的流回压缩机曲轴箱,使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保证了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5)本换热装置因加工简单,可根据具体的工艺而在板片内部形成任意的流道,从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换热领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换热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换热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换热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换热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换热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至2显示了本技术的换热装置的一种具体结构板片1由两块金属板片I和II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的形式四周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换热装置的一侧连接有导流管流体输入管5和流体输出管6。换热装置内部设有一定流向的间隙式主流道8和间隙式局部流道9。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的方式在板片上形成连续粘接线3和局部粘接区4,间隙式主流道8由连续粘接线3分隔,连续粘接线3控制着主流道8的间隙,其焊接和热压合的区域根据流体流向来设置。间隙式局部流道9由间隙式主流道中间的局部粘接区4分隔。由图2可见,连续粘接线3将换热装置1分区形成截面呈椭圆形的间隙式主流道8,在局部焊接区4的作用下,于间隙式主流道8中形成截面呈椭圆形的间隙式局部流道9。间隙式主流道8为回转式流道。本换热装置的制造过程包括下述步骤(1)将金属板I和金属板II四周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方式形成一块四周密闭、中间留有间隙的换热装置1;(2)在上述板片中根据所要形成的主体流道的流程、流向采用焊接或者热压合方式使得板片对应部分粘接在一起形成连续粘接线3;(3)在上述间隙式主体流道间采用焊接或者是热压合的方式形成局部焊结区4,并使得对应部分粘接在一起;(4)通过向上述换热装置内部注入高压流体的形式,使得板体未焊接区膨胀开来,从而在换热装置内部形成间隙式主体流道8和间隙式局部流道9。实施例二图3和图4显示了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结构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间隙式主体流道8A和8B,并分别在8A和8B中设置有间隙式局部流道9A和9B。8A一端与流体输入管5A连接,另一端与流体输出管6A连接,形成一个流道;8B一端与流体输入管5B连接,另一端与流体输出管6B连接,形成另一个流道。除上述特征外,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相同。可见,本实施例能够满足多种流体的换热流经两个流道的流体可以同时通过板片1分别与板片外部的流体进行热交换。此外,本技术主体流道可以设置多个,从而实现多种流体之间的换热。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传热效率较高。实施例三图5显示了本技术的又一种具体结构换热板的流体输入管5和流体输出管6均设置于换热板一端的上方。可根据流体输入管5和流体输出管6的布置位置而灵活设置流道。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本技术既可适用于装配一般的液-液换热器,亦可应用于气-液换热器、气体冷凝器或粘稠液体换热器等,应用范围较广,传热效率较高。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装置,设置于板片(1)内的间隙式主流道(8)与板片侧面的导流管(5、6)连通,间隙式主流道(8)内多个横向的连接部件将间隙式主流道(8)分隔为间隙式局部流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1)由两块金属板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式主流道(8)由板片(1)上的连续粘接线(3)分隔而成,所述连接部件为局部粘接区(4),其中连续粘接线(3)和局部粘接区(4)是通过焊接或者热压合的方式在板片(1)上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式主流道(8)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独立的流道,每个流道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导流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式主流道(8)为回转式流道。专利摘要一种换热装置,设置于板片内的间隙式主流道与板片侧面的导流管连通,间隙式主流道内多个横向的连接部件将间隙式主流道分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装置,设置于板片(1)内的间隙式主流道(8)与板片侧面的导流管(5、6)连通,间隙式主流道(8)内多个横向的连接部件将间隙式主流道(8)分隔为间隙式局部流道(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杨春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