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调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体散射的双面调光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纯度体散射的双面调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学膜具有特定的光学涂层,但均无法产生高纯度的体散射,如:(1)扩散粒子层,利用光在扩散粒子的表面和内部产生多次折射、反射产生几何光学尺度的扩散,利用扩散粒子暴露在胶层上方的几何形状与空气产生足够的折射率差,扩大光学曲折幅度,强化扩散效果,如扩散、雾化、防眩等。此种光学涂层因粒子有部分埋于胶层中,具有一定的体散射,但是具有强烈的表面散射。(2)微复制结构层,利用光在微结构的表面和内部产生多次折射、反射产生几何光学尺度的光分布调控,利用微结构与空气产生足够的折射率差,强化调控效果,如增加亮度、控制视角或定向导光。此种光学涂层不具有体散射,或可认为体散射及其微弱。(3)无粒子涂层/镀层,利用涂层/镀层的表面性能(如硬度、亲疏水性),厚度与折射率搭配等,实现特定的功能,如抗刮、防雾、防污、增反、减反、波长选择、偏振选择等。但此种光学不具备散射调控性。(4)常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调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调光片包括第一调光层、第二调光层和基体,所述第一调光层和第二调光层置于基体的两个表面上;所述第一调光层、第二调光层和基体均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第一调光层内包含有光散射剂,所述光散射剂置于第一调光层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第二调光层内包含有光散射剂,所述光散射剂置于第二调光层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调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调光片包括第一调光层、第二调光层和基体,所述第一调光层和第二调光层置于基体的两个表面上;所述第一调光层、第二调光层和基体均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第一调光层内包含有光散射剂,所述光散射剂置于第一调光层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第二调光层内包含有光散射剂,所述光散射剂置于第二调光层的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调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层和第二调光层均简称为调光层;所述调光层的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所述调光层的出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所述基体的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所述基体的出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调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层内包括传播介质和光散射剂,所述光散射剂分散在传播介质中;所述调光层的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所述调光层的出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所述基体的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所述基体的出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25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调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层的厚度T为0.5~5000μm;所述调光层的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100nm,所述调光层的出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100nm;所述基体的入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100nm,所述基体的出光面的表面粗糙度Ra<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调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播介质选自聚合物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调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散射剂的粒径D选自0.1~50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夏寅,薛永富,周鼎,汪诚,付坤,刘志鹏,唐海江,张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