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扩散器
本技术涉及3D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扩散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智能行业内实现3D成像的方式主要有双目、结构光和TOF,其中双目精度较低,结构光结构复杂成本高,而TOF有足够的精度且成本稍低,已有流行推广的趋势。目前光扩散器主要有微透镜全凸(即尖点)和全凹(即尖槽)两种形态,在压印工艺中,尖点处容易形成残胶,使用效率低,产品良率低;且使用机械加工母版,在两个微透镜交界线上刀具Z轴方向由下到上再转向下时,会导致多切或者少切,影响加工精度,最终导致产品性能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的光线入射面为连续曲面的光扩散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扩散器,由规则分布、相互连接的透镜单元组成;所述透镜单元中的光线入射面为平滑过渡连接的曲面,与其相对的另一表面为平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透镜单元的形状为光线入射面和与其相对的表面均为正方形的立方体;所述光线入射面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表面形状相同,但凹凸性质相反,分别在中心凸起或凹陷形成凸镜面和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扩散器,由规则分布、相互连接的透镜单元(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单元(1)中的光线入射面为平滑过渡连接的曲面,与其相对的另一表面为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扩散器,由规则分布、相互连接的透镜单元(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单元(1)中的光线入射面为平滑过渡连接的曲面,与其相对的另一表面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单元(1)的形状为光线入射面和与其相对的表面均为正方形的立方体;
所述光线入射面中,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表面形状相同,但凹凸性质相反,分别在中心凸起或凹陷形成凸镜面(11)和凹镜面(12);
而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表面形状均为两侧凹陷而另外两侧翘起的马鞍形,分别形成相对垂直的第一马鞍形镜面(13)和第二马鞍形镜面(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扩散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马鞍形镜面翘起的两侧分别与透镜单元(1)的凸镜面(11)和另一透镜单元(1)的凸镜面(11)平滑过渡连接,而凹陷的两侧分别与透镜单元(1)的凹镜面(12)和另一透镜单元(1)的凹镜面(12)平滑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扩散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玉生,吴沣原,魏明贵,孙理斌,汪杰,陈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奥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