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3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发动机进气管道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上游侧直线部(50)、弯曲部(52)及下游侧直线部(54),并且具备从包括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内侧的内表面在内的管道的内表面立起并沿着进气流路延伸的凸片(30a、30b)。凸片前端部(32)位于弯曲部,凸片后端部(42)位于弯曲部或下游侧直线部,凸片具备:前端侧倾斜面(34);后端侧倾斜面(38),位于前端侧倾斜面的后方;及后端面(40),是从后端侧倾斜面的后端(39)延伸到凸片后端部的陡峭的壁。翅片凸片的前端侧倾斜面的顶部(35)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上游侧直线部的内表面(15)的朝向弯曲部的延长线(60)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
本申请主张2019年1月1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03459号的优先权,并将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及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援引于本文。本公开涉及一种形成用于向发动机引导空气的进气流路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的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形成向车辆的发动机引导空气的进气流路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存在有入口管道、空气滤清器的软管等。这样的管道具有弯曲的部分(也称为弯曲部),在管道内流动的空气在通过弯曲部时,会从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内侧的内表面剥离。由于空气的剥离,在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外侧的内表面附近,空气的流速变高,但在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内侧的内表面附近,空气的流速变低,从而在弯曲部的下游侧,管道内的空气的流速变得不均匀。管道内的空气流速的不均匀有时会引起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的减少。例如,设置在管道的下游侧的节气门使以能够封闭流路的方式设置在流路内的板状部件倾斜,以改变板状部件与流路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由此调整朝向发动机的燃烧室的空气量。因此,在流速低的空气进入板状部件与流路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时,无法将所需的空气量送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是形成向发动机引导空气的进气流路的发动机进气管道(12)的结构,其所述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的特征在于,/n所述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上游侧直线部(50)、弯曲部(52)及下游侧直线部(54),/n所述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具备凸片(30a、30b),所述凸片(30a、30b)从包括所述弯曲部(52)的弯曲方向内侧的内表面在内的所述管道的内表面立起,并沿着所述进气流路延伸,/n作为所述凸片(30a、30b)的前端的凸片前端部(32)位于所述弯曲部(52),作为所述凸片(30a、30b)的后端的凸片后端部(42)位于所述弯曲部(52)或所述下游侧直线部(54),...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1 JP 2019-003459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是形成向发动机引导空气的进气流路的发动机进气管道(12)的结构,其所述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上游侧直线部(50)、弯曲部(52)及下游侧直线部(54),
所述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具备凸片(30a、30b),所述凸片(30a、30b)从包括所述弯曲部(52)的弯曲方向内侧的内表面在内的所述管道的内表面立起,并沿着所述进气流路延伸,
作为所述凸片(30a、30b)的前端的凸片前端部(32)位于所述弯曲部(52),作为所述凸片(30a、30b)的后端的凸片后端部(42)位于所述弯曲部(52)或所述下游侧直线部(54),
所述凸片(30a、30b)具有:前端侧倾斜面(34),从所述凸片前端部(32)向下游侧上升倾斜;后端侧倾斜面(38),在所述前端侧倾斜面(34)的后方向下游侧下降倾斜;及后端面(40),是从位于比所述管道的内表面高的位置的所述后端侧倾斜面(38)的后端(39)延伸到位于所述管道的内表面的所述凸片后端部(42)的陡峭的壁,
所述凸片(30a、30b)的所述前端侧倾斜面(34)的顶部(35)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上游侧直线部(50)的内表面的朝向所述弯曲部(52)的延长线(60)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竹光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