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面生产用的切面平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面条生产
,具体为一种挂面生产用的切面平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中国,挂面可谓历史悠久。唐代,宋代是面条真正成“条”的时期。元代,明代已经有挂面的问世。挂面生产在元代开始了,当时主要采用太阳晒干。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均为大量的手工制作挂面,仅少数采用机械制作。建国后制面业才迅速得到发展,挂面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室内烘干技术较为普遍地推广。挂面发展到今天,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各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面条,是经过多道压辊压成面带,切条后利用低温或中温保湿较长时间烘干而成。全干燥时间一般为4~8小时;另一类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方通心面,是在高压下用挤压机挤压成条再经中温或高温烘干而成。这两类产品都起源于我国。挂面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包装前对挂面卷的两侧面进行压平,以保证挂面卷的出品质量,现有的平整方式基本是通过人工手动推拉压板进行的,从而增加人工劳动力,效率还十分低下。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挂面生产用的切面平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面生产用的切面平整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第一电动推杆(2)、第二电动推杆(5)和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2)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1)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2)的顶部固接有铰接头(3),所述铰接头(3)的顶部铰接有可左右摆动的挂面卷放置块(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挂面卷放置块(4)和铰接头(3)的右侧壁上,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左侧固接有向左开口的凹型块(7),所述凹型块(7)位于挂面卷放置块(4)的正上方,所述凹型块(7)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固接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面生产用的切面平整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第一电动推杆(2)、第二电动推杆(5)和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2)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1)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2)的顶部固接有铰接头(3),所述铰接头(3)的顶部铰接有可左右摆动的挂面卷放置块(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挂面卷放置块(4)和铰接头(3)的右侧壁上,所述安装底板(1)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左侧固接有向左开口的凹型块(7),所述凹型块(7)位于挂面卷放置块(4)的正上方,所述凹型块(7)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固接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内竖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顶部固接有皮带轮(10),所述电机(11)固定安装在凹型块(7)两侧的任意一侧,且电机(11)的输出端与那一侧的转动轴(9)通过联轴器连接,两组所述皮带轮(10)之间套接有皮带(12),所述皮带(12)的左右平行带上均固接有平齐压板(13),所述凹型块(7)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昌实,林杰,傅俊生,邱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昌盛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