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
本申请属于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快速普及,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时,采用的是并相同步控制的方式控制电池充电方式,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电机的三相绕组电感,会增大了直流侧纹波,并且降低了充电效率。综上所述,现有的电池充电方法存在充电时直流侧纹波大且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充电方法存在充电时直流侧纹波大且充电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电机线圈,和与所述电机线圈连接的桥臂变换器,所述桥臂变换器与外部的电池和外部的充电口连接,所述电机线圈与外部的充电口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包括多相桥臂;所述电机线圈的多相绕组分别包括N个线圈单元,并且每一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一端共接后分别与所述桥臂变换器的多相桥臂一一对应连接,每一相绕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线圈,和与所述电机线圈连接的桥臂变换器,所述桥臂变换器与外部的电池和外部的充电口连接,所述电机线圈与外部的充电口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包括多相桥臂;/n所述电机线圈的多相绕组分别包括N个线圈单元,并且每一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一端共接后分别与所述桥臂变换器的多相桥臂一一对应连接,每一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端与其他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后形成N个中性点,所述N个中性点引出N条中性线,所述N条中性线中的M条中性线与所述充电口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线圈,和与所述电机线圈连接的桥臂变换器,所述桥臂变换器与外部的电池和外部的充电口连接,所述电机线圈与外部的充电口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包括多相桥臂;
所述电机线圈的多相绕组分别包括N个线圈单元,并且每一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一端共接后分别与所述桥臂变换器的多相桥臂一一对应连接,每一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端与其他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后形成N个中性点,所述N个中性点引出N条中性线,所述N条中性线中的M条中性线与所述充电口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臂变换器的多相桥臂包括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和第三相桥臂;
所述电机线圈的多相绕组包括三相绕组;
所述电机线圈的三相绕组分别包括N个线圈单元,并且每一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一端共接后分别与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和第三相桥臂一一对应连接,每一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端与其他两相绕组中的N个线圈单元的第二端一一对应连接后形成N个中性点,所述N个中性点引出N条中性线,所述N条中性线中的M条中性线与所述充电口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M为大于1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N条中性线连接,所述开关模块选择性地通断使所述N条中性线中的M条中性线与所述充电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选择性地通断使所述N条中性线中的M条中性线与所述充电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N个子开关,所述N个子开关与所述N个中性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N个子开关选择性地通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包括依次相差预设相位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的三相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开关的交替导通,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开关的交替导通,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开关的交替导通,以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桥臂,所述双向桥臂与所述桥臂变换器并联,所述双向桥臂的中点与所述充电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三相控制信号,所述三相控制信号包括依次相差预设相位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桥臂变换器的第一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开关的交替导通,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桥臂变换器的第二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开关的交替导通,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桥臂变换器的第三相桥臂的两个功率开关的交替导通,以对电池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具体用于:
获取电机在充电模式下的转子角度信号、三相充电电流、预设交轴电流、预设直轴电流、前馈电压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鲁辉,杜智勇,万家伟,李才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