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6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为一包括活氧贝壳粉核心及水溶保护层外壳包埋的微胶囊构造。其能用来解决活氧贝壳粉水溶性差且杀菌活性不持久的问题,将应用于食品工业添加,能作为天然无毒的食品保鲜防腐剂使用,减少化学防腐剂的用量或使用,提升并改善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Structure of microcapsule containing active oxygen shell powder com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特别涉及一种活氧贝壳粉的水溶分散微胶囊构造,其包括活氧贝壳粉核心及水溶保护层外壳包埋的微胶囊构造。
技术介绍
活氧贝壳粉指以贝壳(例如:牡蛎、扇贝、文蛤、蚬、九孔与西施贝等)以1000℃以上高温煅烧1小时以上,之后再研磨成其颗粒细度接近活性炭标准大小的细粒粉末。过去日本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贝壳具有特殊的抑菌能力,且此抑菌能力同样存在于海水养殖池的贝壳及活性炭滤材中,但活性炭滤材有腐霉生长的情形,这表示贝壳具有活性炭滤材所没有的抑菌效果。除此之外,研究也发现,高温转化而成的煅烧贝壳粉的抑菌能力远高于一般的贝壳粉。通过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贝壳呈岩层片状,经过高温煅烧处理后则呈孔丘状,而这样孔丘状的物质具有特殊的抗菌能力,高温煅烧贝壳粉遇水可产生活氧物质杀菌。从实验得知,在1公升的水中投入1克的煅烧贝壳粉,就有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仙人掌杆菌、沙门氏菌等食品病原菌的能力。以适当比例把煅烧贝壳粉添加在水中,可用来清洗蔬果、海鲜等食材,以去除表面的杂菌,使食材的保鲜时间更长。而剩余的煅烧贝壳粉水液还可用来清洗厨房的刀具器皿,只需把刀具器皿浸在溶液中3~5分钟,就可杀死食品病原菌,让我们能吃得安心,也不用担心化学清洁剂的残留。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化学合成物的大量开发,化学抗菌剂被广泛使用,甚至已达滥用程度,这些化学抗菌剂中,许多是不会分解和消失的,它们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及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近年来对于天然抗菌物质的开发,已然成为各方研究的重点,而其中煅烧贝壳粉即为重要的天然抗菌物质之一,现今大众追求的不只是环境的干净,更重要的是不能伤身体且是天然的抗菌物质。以源自天然的煅烧贝壳粉用于清洁厨房各项器具与蔬菜,除可保持蔬菜的质量外,亦可大幅降低微生物的污染,也不用担心残留的化学清洁剂危害身体健康,达成吃得健康又安心的目标。微胶囊化技术即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内,保护被包裹的物料,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性能、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被破坏的技术,并借由壁材的包覆提供芯材与外界环境间的物理屏障,能赋予芯材以往所没有的特性。一般直径小于1微米的称为奈米胶囊,直径介于1微米与1毫米的称为微胶囊。而胶囊是由包埋在内部的芯材与包裹在外部的壁材所组成。理想壁材的特点要有高浓度时有良好的流动性,能乳化芯材形成稳定乳化体系,易干燥及易脱溶,良好溶解性,可食性与经济性。微胶囊化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工业中的应用,可将微生物(乳酸菌)微胶囊化,可借由包埋处理保护微生物被肠胃道中胃酸、胆盐的破坏。且亦可提升乳酸菌受到冷冻处理过程的保护力,存活比率可高达80~95%。微胶囊化技术也可创造多元化产品如“晶球酸奶”;或者是改善香蕉的美观,乳酸菌能使香蕉泥发酵,但果胶会妨碍乳酸菌作用,先将乳酸菌微胶囊化,只有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会进入胶球中被乳酸菌利用,而单糖被利用掉,就可避免香蕉表皮变褐色。微胶囊化技术在饮料工业可用来制造固体饮料。在乳制品工业,可将添加物如味道不佳的营养物质利用微胶囊技术包埋,除可增强产品的稳定性,乳制品亦无异味,不结块,泡沫均匀细腻,冲调性好,保质期长。在糖果中的应用,可将糖果的调色、调香、调味、营养强化和质量改善,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且可使糖果的颜色持久。在食品添加剂工业,用来改良肉制品用酸味剂、面团质量改良剂、磷酸。用来改良风味与调味料,此为微胶囊技术于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的领域,常见于柠檬油、薄荷油、蒜油、咖喱油等。微胶囊化技术也可用来改良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也可用来改良天然色素具有溶解性与稳定性差的问题,微胶囊化后改善了溶解性与稳定性问题。高温煅烧过后活氧贝壳粉,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抗菌物质,但由于其水溶性很差且杀菌活性不持久,所以至今只局限于清洁厨房各项器具与去除蔬菜农药及杀菌,比较少用于添加在食品工业上,当作食品保鲜防腐剂使用,因此活氧贝壳粉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研发本专利技术,期能借本专利技术的提出,改进现有食品添加物的杀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活氧贝壳粉水溶性差且杀菌活性不持久的问题,使其可应用作食品工业上的添加,作为天然无毒的食品保鲜防腐剂使用,减少化学防腐剂的用量或使用,改善食品的安全和健康。通过将活氧贝壳粉微胶囊化,可改善活氧贝壳粉水溶性差的问题,大大提高活氧贝壳粉的水溶性,并可控制活氧贝壳粉活氧物质慢慢释放,延长抗菌性。就如同微胶囊化技术在食品工业,可改善天然色素溶解性与稳定性问题一样,进而使活氧贝壳粉实现媲美与食品级化学防腐剂相同的食品保鲜防腐效果,但来源又不是有毒性的化学物质,而是来自天然无毒高温煅烧过后的贝壳。为此使用天然无毒的活氧贝壳粉,可以达到媲美食品级化学防腐剂的保鲜防腐效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氧贝壳粉的水溶分散微胶囊构造,其包括活氧贝壳粉核心及水溶保护层外壳包埋的微胶囊构造。本专利技术利用混合由植物胶类、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所组成的水溶保护层外壳,包覆由活氧贝壳粉、植物蛋白、动物蛋白等物质所组成的核心层,改善活氧贝壳粉溶解性与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水溶保护层增加水溶性并通过水溶保护层及核心层内的动植物蛋白等物质,使活氧贝壳粉慢慢释出产生活性氧,达到延长杀菌活性的作用。食品保存是指用于防止或减缓食品的败坏的方法,以保留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降低微生物与毒素产生,借此减少因使用食品而导致的疾病发生机率。食品保存的原理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减缓微生物滋长与食品本身劣变。而本专利技术可减缓食品微生物滋长,扩大传统已知高温煅烧贝壳粉的应用领域范围,使不局限于只是用于清洗杀菌,而是可以添加在食品内,做为天然无毒的食品防腐保鲜剂,用于食品保存保鲜。因为微生物滋长为食品败坏的重要原因,影响食品败坏,而影响食品败坏速度有几个主要因素,初始微生物的数量、食品内成分组成、食品保存条件。而微胶囊活氧贝壳粉具有很好的杀菌力和分散性,且可慢慢释出产生杀菌活性氧,正可减少食品保存时初始微生物的数量,使刚开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低,使微生物要能长到足以影响食品质量的时间就会较长,达到用天然可食用的物质来实现化学防腐剂的食品保存效果,达到食物保鲜、延长保存期限的目的。微胶囊活氧贝壳粉这样的天然抗菌材料,还可就食物种类来调整配方及浓度,提供更好的抑菌效果;因为不同类型的食物,例如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烘焙产品等,甚至是在生食与熟食之间,所需要的抑菌效果也会不一样,微胶囊活氧贝壳粉因水溶性佳且可慢慢释放出产生活氧杀菌,因此可配合不同食材的需求做调配使用,使在储存环境保持稳定状态,例如维持4℃的冷藏温度,使原本可保存一星期的包装食物,在多了这样的天然抗菌材料后,就可延长多几天的储存期。此外,在外送餐饮及便当,或是家中自制的餐食等,未来也都可利用这样的天然抗菌材料来保持食物鲜度,使大家能够吃得更健康安心。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为一活氧贝壳粉核心及水溶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特征在于:由活氧贝壳粉及动植物蛋白层混合物组成一活氧核心层,该活氧核心层外围还包覆设置有一水溶保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特征在于:由活氧贝壳粉及动植物蛋白层混合物组成一活氧核心层,该活氧核心层外围还包覆设置有一水溶保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活氧贝壳粉取自贝壳,以1000℃以上高温煅烧1小时以上,经研磨成细粒粉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贝壳包括取自牡蛎、扇贝、文蛤、蚬、九孔、西施贝其中任一或其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动植物蛋白层取自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其中任一或其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活氧贝壳粉组合物的微胶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动物蛋白为鱼明胶、乳清蛋白或胶原蛋白的其中任一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义
申请(专利权)人:爱利奇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