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内表面开有螺纹的传热管,特别是指一种改进的内表面开有螺纹的适合安装于诸如空调、制冷器、锅炉等热交换器中的,在管内进行液流物态转换的传热管。内表面开有螺纹的传热管(以下称为内表面螺纹管),是在金属管(如铜管等等)的内表面上开有许多条螺旋形沟纹,如图1所示。然而,已经发现通过限制螺纹深度、形状和螺旋角等等加以改进的先有技术的内表面螺纹管,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热特性与管子制造成本之比很低,也就是说,由于内表面螺纹管的内表面精细而且具有凸凹结构,除非利用滚轧方法,很难提供质量稳定的管子。然而,滚轧方法在生产速度上受电机等等的转动速率的限制,换言之,受到了制造成本限制。另一方面,无螺纹管可以用高速拉延的方法制造,因此,如果根据传热特性与制造成本之比来考虑先有技术的内表面螺纹管时,很难指出从无螺纹管转变到螺纹管的优点。先有技术中典型的内表面螺纹管的结构或形状如图2(a)和2(b)所示。这先有技术螺纹管的特性与制造成本之比很低,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1)众所周知,特性或性能是与螺纹深度(Hf)成正比的。与无螺纹管相比,螺纹管中的压力衰减急剧增 ...
【技术保护点】
内表面开有螺纹,适合于在管内流动的流体进行物态转换,具有在内表面上构成的许多条螺旋形沟纹的一种传热管,其中所述螺纹的深度(Hf)与管子内径(Di)之比(Hf/Di)为0.02到0.03,所述螺纹对管轴的螺旋角(β)为7°到30°,其特征在于包括:各个开有螺纹部分的横截面积(S)与所述螺纹深度(Hf)之比(S/Hf)的范围为从0.15到0.40;以及在位于所述各螺纹间的螺脊横截面内的顶角(β)范围为从30°到60°。
【技术特征摘要】
并不受此限制,而是包括所有的改进型和代替结构,熟悉本技术的人从这里公开的基本资料中能够想出这些结构。权利要求1.内表面开有螺纹,适合于在管内流动的流体进行物态转换,具有在内表面上构成的许多条螺旋形沟纹的一种传热管,其中所述螺纹的深度(Hf)与管子内径(Di)之比(Hf/Di)为0.02到0.03,所述螺纹对管轴的螺旋角(β)为7°到30°,其特征在于包括各个开有螺纹部分的横截面积(S)与所述螺纹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原义广,尾泉清,伊藤安彦,屈真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