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13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包括电压输入单元和红外感应单元;电压输入单元通过变压器TR1变压,整流桥BR1整流,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放大电路,放大输入电压,通过调节所述电位器RV1,用于调节输入电压放大效果;红外感应单元通过红外传感模块PD1发射红外线感应人员的靠近,通过调节所述电位器RV2,用于调节感应工作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在智能物联网水族箱中使用,通过电压输入单元调节电压输入,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保护电路,通过红外感应单元在感应到人员接近时,自动照明,方便人观察水族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
本技术涉及感应照明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可以在智能物联网水族箱中使用,通过电压输入单元调节电压输入,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保护电路,通过红外感应单元在感应到人员接近时,自动照明,方便人观察水族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照明装置在各行各业都有所应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照明装置。智能水族箱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水族箱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水族箱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在早期,水族箱多用于展览馆、公园等大众化的场所供大家观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和水族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族箱已成为普通家庭的室内装饰。近年来,水族箱被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家居环境或是休闲娱乐场所都有各种各样的鱼缸。传统水族箱照明需要人自主开关,不够方便。当人离开时,如果忘记关闭电灯,就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在使用水族箱时,更需要关注的是光照对水族箱内生物的影响。因为光照不足,或者长期开灯,不仅会影响水中动物的生活,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包括电压输入单元和红外感应单元;电压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单元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入单元,包括变压器TR1、整流桥BR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V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集成电路U1;所述变压器TR1的第1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R1的第2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R1的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1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红外感应单元,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位器RV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灯L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三极管Q3、三极管Q4、红外传感模块PD1和双向可控硅U2;所述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的第1引脚、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U2的T1极、所述变压器TR1的第4引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灯L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和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U2的G极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U2的T2极与所述电灯L1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所述变压器TR1为4引脚变压器,用于改变输入电压,使其适配电路工作电压。进一步,输入电压通过所述整流桥BR1整流。进一步,所述电容C1、所述电容C2组成分压电路,用于保持输入电压的稳定。进一步,所述集成电路U1为稳压集成电路TL431,稳定输入电压。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2组成推挽放大电路,用于放大输出电压信号,给电路供电。进一步,所述电位器RV1、所述电位器RV2为线性电位器,所述电位器RV1用于调节输出电压放大效果,所述电位器RV2用于调节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的检测范围。进一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为人体红外感应模块KP500B,通过发射的红外线感应人员的进出,改变输出电平。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3、三极管Q4组成信号放大电路,放大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输出的检测信号。进一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检测人员靠近,当有人接近时,输出信号,经过所述三极管Q3、三极管Q4组成的信号放大电路放大,经过所述双向可控硅U2,控制所述电灯L1点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在智能物联网水族箱中使用,通过电压输入单元调节电压输入,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保护电路,通过红外感应单元在感应到人员接近时,自动照明,方便人观察水族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包括电压输入单元和红外感应单元;电压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单元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入单元,包括变压器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单元和红外感应单元;/n电压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单元输入端连接;/n电压输入单元,包括变压器TR1、整流桥BR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V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集成电路U1;/n所述变压器TR1的第1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R1的第2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R1的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1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n红外感应单元,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位器RV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灯L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三极管Q3、三极管Q4、红外传感模块PD1和双向可控硅U2;/n所述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的第1引脚、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U2的T1极、所述变压器TR1的第4引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灯L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电位器RV2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2的第3引脚和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位器RV2的第2引脚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向可控硅U2的G极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U2的T2极与所述电灯L1的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物联网水族箱的红外感应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单元和红外感应单元;
电压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单元输入端连接;
电压输入单元,包括变压器TR1、整流桥BR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V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集成电路U1;
所述变压器TR1的第1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R1的第2引脚接输入电压,所述变压器TR1的第3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R1的第4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1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电位器RV1的第1引脚、所述电位器RV1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
红外感应单元,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位器RV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灯L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三极管Q3、三极管Q4、红外传感模块PD1和双向可控硅U2;
所述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红外传感模块PD1的第1引脚、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双向可控硅U2的T1极、所述变压器TR1的第4引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谢海孔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蹑波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