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门关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257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开关技术领域的关门关灯装置,其对关门关灯装置进行了改进,该装置包括门体、门框以及灯,门体中设有门锁,门框中设有与门锁的锁舌相匹配的锁槽,门体通过合页与门框铰接,灯安装于房间之内,锁槽之中检测开关,锁槽的底部设有两个螺纹盲孔,检测开关的底部通过螺旋弹簧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中设有螺栓,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螺纹盲孔之中,灯的一侧设有光感应器,门框的内侧第一红外光电开关,门框的外侧设有第二红外光电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人离开房间关门后忘记关灯的问题,可以节约能源,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门关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关门关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匆忙,早出晚归,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灯。但是,当着急出门时,或者晚上去厕所过后,往往忘记关灯,造成了不必要的电的浪费。经过大量检索发现一些典型的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721835938.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出门忘记关灯的关门关灯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在关门时门触碰按压卡接板上的卡接片,卡接片带动卡接板、转轴、按压杆和按压头移动,按压头按压开关上的按钮,将位于门框边上的开关关闭,由于卡接板与转轴铰接,将卡接板向反方向偏转,卡接板和卡接片不与门接触,实现关门不关灯。又如申请号为20112028414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随门关灯器,如图4所示,当随手关门时,触碰块与电灯开关触碰,起到自动关灯的作用,避免了因为疏忽而忘记关灯的情况。又如申请号为20122061598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关灯式合页开关,如图5所示,在该技术中,当人们外出关门时,电路控制装置自动控制室内电灯关闭,达到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电器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人们出门时无须手动关灯,方便实用。由此可见,对于关门关灯装置,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如简化结构以及防止误关灯等)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关门关灯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关门关灯装置,包括门体、门框以及灯,所述门体中设有门锁,所述门框中设有与门锁的锁舌相匹配的锁槽,所述门体通过合页与门框铰接,所述灯安装于房间之内,所述锁槽之中设有可检测门锁的锁舌是否卡入锁槽的检测开关,所述灯的一侧设有光感应器,所述门框的内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内的第一红外光电开关,所述门框的外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外的第二红外光电开关,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检测开关、光感应器、第一红外光电开关以及第二红外光电开关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检测开关为微动开关。可选的,所述检测开关为光电检测开关。可选的,所述锁槽的底部设有两个螺纹盲孔,所述检测开关的底部通过螺旋弹簧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螺纹盲孔之中。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1、本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人离开房间关门后忘记关灯的问题,可以节约能源;2、由于检测开关通过螺旋弹簧连接底板的中心,当检测开关为微动开关的时候,螺旋弹簧的存在能够起到一个减震的作用,减少锁舌卡入锁槽时,锁舌对微动开关的撞击力度,提高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3、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螺纹盲孔之中,通过转动螺栓可以调节底板相对盲孔的距离,继而调整检测开关的位置。当检测开关为光电检测开关时,通过调整检测开关的距离,可以调整检测开关的灵敏度,提高锁舌卡入锁槽的识别准确率;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一种关门关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中检测开关与锁槽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防止出门忘记关灯的关门关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随门关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自动关灯式合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为一种关门关灯装置,根据图1-2所示阐述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匆忙,早出晚归,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灯。但是,当着急出门时,或者晚上去厕所过后,往往忘记关灯,造成了不必要的电的浪费。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关门关灯装置,当人离开房间关上房门时,光感应器能够感应灯是否关闭,如果关闭,则不进行任何动作,如果灯没有关,则可以自动关灯;而当人进到房间需要关门且开灯的时候,灯可以保持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关门关灯装置,包括门体1、门框2以及灯3,所述门体1中设有门锁4,所述门框2中设有与门锁4的锁舌相匹配的锁槽5,所述门体1通过合页与门框2铰接,所述灯3安装于房间之内,所述锁槽5之中设有可检测门锁4的锁舌是否卡入锁槽5的检测开关7,所述灯3的一侧设有光感应器8,所述门框2的内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内的第一红外光电开关9,所述门框2的外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外的第二红外光电开关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关门关灯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与与检测开关4、第一红外光电开关9、第二红外光电开关6以及光感应器8。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第一红外光电开关9以及第二红外光电开关6通断的先后顺序来判断人是进入房间还是离开房间。一般来说,第一红外光电开关9以及第二红外光电开关6设于门框2的内外两侧,二者皆可以是红外对射光电开关。第一红外光电开关9以及第二红外光电开关设于贴近底面的位置,而门体1的下边缘位于第一红外光电开关9射线的上方。在门框两侧的墙壁上还会设有控制灯3打开还是关闭的电器开关。要达到本实施例中一种关门关灯装置,还应包括一个继电器开关,继电器开关与微处理器连接,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继电器开关触点的开关。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电器开关串联,当微处理器控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房间内的人可以通过电器开关控制灯3的通断。当微处理器控制继电器常开触点断开,房间内的灯3熄灭。当人进入房间时,微处理器比如单片机检测到这一信号,则控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此时房间内的灯3的通断由电器开关决定。当处理器通过第一红外光电开关9以及第二红外光电开关6传回来的信号判断人是离开了房间,控制光感应器8运行,检测灯3的状态。若灯3开启,则断开继电器常开触点,关掉灯3,否则的话,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门关灯装置,包括门体、门框以及灯,所述门体中设有门锁,所述门框中设有与门锁的锁舌相匹配的锁槽,所述门体通过合页与门框铰接,所述灯安装于房间之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之中设有可检测门锁的锁舌是否卡入锁槽的检测开关,所述锁槽的底部设有两个螺纹盲孔,所述检测开关的底部通过螺旋弹簧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螺纹盲孔之中,所述灯的一侧设有光感应器,所述门框的内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内的第一红外光电开关,所述门框的外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外的第二红外光电开关,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检测开关、光感应器、第一红外光电开关以及第二红外光电开关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门关灯装置,包括门体、门框以及灯,所述门体中设有门锁,所述门框中设有与门锁的锁舌相匹配的锁槽,所述门体通过合页与门框铰接,所述灯安装于房间之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槽之中设有可检测门锁的锁舌是否卡入锁槽的检测开关,所述锁槽的底部设有两个螺纹盲孔,所述检测开关的底部通过螺旋弹簧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螺纹盲孔之中,所述灯的一侧设有光感应器,所述门框的内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内的第一红外光电开关,所述门框的外侧设有位于房间之外的第二红外光电开关,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张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