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士琴专利>正文

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6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属于照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所围成的腔室内设有延时控制板,延时控制板上集成有延时控制模块;前壳体上设有金属感应片,金属感应片通过导电片连接点动感应模块,点动感应模块与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手接触金属感应片,实现了近距离手指点动感应开关功能,解决了接触式感应开关应用在公共场所容易造成病菌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
本技术属于照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共场所、楼梯过道使用的触摸延时照明开关,以及公共洗手间里所使用的触摸延时冲水开关,都是需要人的手指接触到开关的金属摸片上才能使用,在公共场所使用触摸控制开关,存在细菌、病毒传染给健康人的问题,接触式传染式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之一,对社会危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利用金属感应片,非接触感应开启电源,解决了接触式感应开关应用在公共场所容易造成病菌交叉感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所围成的腔室内设有延时控制板,所述延时控制板上集成有延时控制模块;所述前壳体上设有金属感应片,所述金属感应片通过导电线连接点动感应模块,点动感应模块与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金属感应片为不锈钢金属片。优选的,所述延时控制板通过支架与前壳体连接。优选的,所述点动感应模块通过固定件与前壳体连接。优选的,所述点动感应模块包括TTP223感应芯片,点动感应模块的接地端接地,点动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电线与金属感应片连接,点动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整流电路、延时控制电路,所述延时控制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和第三电解电容;r>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火线输出线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还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还与TP223感应芯片的电源端连接,TP223感应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TP223感应芯片的电源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向可控硅的阴极依次通过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接地;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阴极还与第八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还通过第五电阻与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阴极还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第一三级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还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级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三级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优选的,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两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线的火线输入线和火线输出线,火线输出线与零线之间连接负载;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一接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二与单向可控硅的阳极连接。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指示模块,所述电源指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电源线的火线输出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前壳体上设置金属感应片,并将金属感应片通过导电线连接点动感应模块,无需手接触金属感应片,实现了近距离手指点动感应开关功能,解决了接触式感应开关应用在公共场所容易造成病菌交叉感染的问题。另外,本技术通过控制单向可控硅的导通与否、以及时间实现延时开关的功能,采用控制第三三极管是否对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提供触发信号,来间接控制单向可控硅,通过第二三极管导通与否,实现控制关断,通过第一三极管导通,将第二电解电容两端电压卸放清零,为下一个相同的延时充电时间1分钟垫定基础,电路控制原理简单新颖,制作成本低,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图;图中:前壳体1,电源指示灯2,金属感应片3,支架4,点动感应模块5,火线输入线6,火线输出线7,延时控制板8,后壳体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包括前壳体1和后壳体9,前壳体1和后壳体9可以采用卡接连接或者其它组装拆卸连接方式。前壳体1和后壳体9所围成的腔室内设有延时控制板8,延时控制板8通过支架4与前壳体1连接,支架4一端与前壳体1固定连接,支架4另一端设有安装孔一,延时控制板8上设有安装孔二,支架4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与延时控制板8组装拆卸连接。延时控制板8上集成有延时控制模块,前壳体1上设有金属感应片3,金属感应片3为不锈钢金属片,金属感应片3通过导电线连接点动感应模块5,点动感应模块5通过固定件与前壳体1连接,点动感应模块5与延时控制板8上的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点动感应模块5包括TTP223感应芯片U1,TTP223感应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TTP223感应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电线与金属感应片5连接,TTP223感应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与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延时控制模块包括整流电路、延时控制电路,整流电路包括由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两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线的火线输入线6和火线输出线7,火线输出线7与零线之间连接负载(负载为照明灯2);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一接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二与延时控制电路连接。延时控制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SCR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三电解电容C3、稳压二极管ZD1。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火线输出线7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还与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还与TP223感应芯片U1的电源端连接,TP223感应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TP223感应芯片U1的电源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单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第二电阻R2、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一三极管Q1组成为第一电解电容C1充电的稳压电路,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限流电阻经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一三极管Q1稳压后,5V电压存储在第一电解电容C1两端,为TP223感应芯片U1和第三三极管Q3提供5V的工作电源。单向可控硅SCR1的阳极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二连接,单向可控硅SCR1的阴极依次通过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接地。单向可控硅SCR1的阴极还与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所围成的腔室内设有延时控制板,所述延时控制板上集成有延时控制模块;所述前壳体上设有金属感应片,所述金属感应片通过导电线连接点动感应模块,点动感应模块与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所围成的腔室内设有延时控制板,所述延时控制板上集成有延时控制模块;所述前壳体上设有金属感应片,所述金属感应片通过导电线连接点动感应模块,点动感应模块与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感应片为不锈钢金属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板通过支架与前壳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动感应模块通过固定件与前壳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动感应模块包括TTP223感应芯片,点动感应模块的接地端接地,点动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电线与金属感应片连接,点动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延时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点动感应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整流电路、延时控制电路,所述延时控制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和第三电解电容;
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火线输出线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还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还与TP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士琴
申请(专利权)人:吴士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