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20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间隔棒,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棒体,四个所述棒体远离框架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和滑板,所述底座的顶侧中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前侧横截面呈L型的支壁,所述支壁的顶侧中端垂直贯穿连接有导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滑板,便于将线缆经底座的右上侧置于放置槽上后,通过导杆下移滑板,使得夹块将线缆的顶侧夹住,同时挡板将底座的右上侧封闭,最后再通过螺栓将挡板固定在螺纹孔的外侧,即可将线缆固定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线缆,安装拆卸仅通过一个螺栓完成,较为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间隔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间隔棒,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间隔棒。
技术介绍
目前,在架空输电线路中,分裂导线时必须使用间隔棒来获得稳定的机电性能,间隔棒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子导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保持分裂导线的几何形状。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9375089U)一种间隔棒,包括框架结构和阻尼线夹;其中,框架结构包括二框架单元,阻尼线夹固定安装于二框架单元之间,阻尼线夹包括第一、第二线夹单元,第一线夹单元和第二线夹单元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第一夹持单元通过线夹臂连接于框架单元,线夹臂上形成有供第二夹持单元滑移的滑槽,滑槽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固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部压抵有限位件,第二夹持单元的面向滑槽的一侧形成有匹配于限位件的第二凹槽,第一线夹单元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二线夹单元,采用本技术中的间隔棒,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减震、抗震和夹持性能。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夹持线缆的结构大小无法调节,只能适用于一种规格的线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3);/n所述框架(3)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棒体(2),四个所述棒体(2)远离框架(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1);/n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底座(13)和滑板(6),所述底座(13)的顶侧中端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底座(1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前侧横截面呈L型的支壁(15),所述支壁(15)的顶侧中端垂直贯穿连接有导杆(5),所述滑板(6)的顶侧与导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板(6)的底侧中端固定安装有夹块(8),所述滑板(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7);/n所述挡板(7)的右侧中端垂直开设有开口(16),所述底座(13)的右侧中端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3);
所述框架(3)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棒体(2),四个所述棒体(2)远离框架(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1);
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底座(13)和滑板(6),所述底座(13)的顶侧中端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底座(1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前侧横截面呈L型的支壁(15),所述支壁(15)的顶侧中端垂直贯穿连接有导杆(5),所述滑板(6)的顶侧与导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板(6)的底侧中端固定安装有夹块(8),所述滑板(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7);
所述挡板(7)的右侧中端垂直开设有开口(16),所述底座(13)的右侧中端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声玖蒲劲松舒军郑洪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