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2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所述易撕掉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结构可以避免扣式电池内压过大而产生爆炸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
技术介绍
:纽扣电池(buttoncell)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相对于柱状电池如市场上的5号AA等电池),纽扣电池是从外形上来对电池来分,同等对应的电池分类有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异形电池等。扣式电池中的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有叠层式和卷绕式的,不论是叠层式和卷绕式的扣式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均可能存在内部短路、膨胀、爆炸等现象,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就会对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该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避免扣式电池内压过大而产生爆炸的现象。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所述易撕掉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进一步的,上述导电易撕断片材为铝片或铝合金片。进一步的,上述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厚度为6-100微米。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片为镍片或不锈钢片。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片的厚度为0.1-0.2毫米。进一步的,上述金属片呈圆形或椭圆形,导电易撕断片材呈矩形,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宽度小于金属片的宽度,以在导电易撕断片材与金属片之间形成相对的内凹。进一步的,上述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和金属片的内表面贴附有绝缘贴片。本技术扣式电池断路结构的工作方法,所述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所述易撕掉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工作时,当扣式电池正常工作时,正电极片、负电极片通过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及金属片与上壳盖和或下壳体电连接,在上壳盖和下壳体上输出电压;当扣式电池内产生膨胀气体出现内压达到一定时,上壳盖和下壳体产生鼓包或相对位移,从而将导电易撕断片材撕断,使扣式电池内出现断路,避免膨胀气体继续的产生。本技术制造上述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不锈钢材质的上壳盖、下壳体及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的上部延伸有正极极耳,下部延伸有负极极耳,该正极极耳和或负极极耳整个或一截段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导电易撕断片材是铝片或铝合金片;(2)在正极极耳和或负极极耳的端部焊接连接有金属片,金属片为镍片或不锈钢片,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内表面可以贴附绝缘贴片,贴附绝缘贴片避免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内表面与正电极片或负电极片边缘接触产生短路;(3)在下壳体内置入电极隔离组件内,负极极耳外表面与下壳体内底表面中部焊接连接;(4)金属片与上壳盖焊接,上壳盖与下壳体压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述结构有利于避免扣式电池内压过大而产生爆炸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极隔离组件、正极极耳与金属片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整个电极极耳为导电易撕断片材);图2是本技术电极隔离组件、正极极耳与金属片另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截段电极极耳为导电易撕断片材);图3是本技术电极隔离组件、正极极耳与金属片另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具有绝缘贴片);图4是本技术电极隔离组件与负极极耳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极隔离组件、负极极耳与金属片另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1和下壳体2,通常上壳盖1和下壳体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但不排除其它材料制成,所述下壳体2与上壳盖1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3,所述电极隔离组件3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电极隔离组件3可以是叠层式或卷绕式,本文主要以卷绕式为例),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4、负极极耳5;所述正极极耳4与正电极片6连接,所述负极极耳5与负电极片7连接。上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A制成,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一个或两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A制成,也可以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中的一截段采用导电易撕断片材A制成,上述方式均能实现在内压过大时产生切断电路的作用,所述易撕掉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8,金属片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可以通过焊接固定或导电胶连接固定等方式均可,金属片8与极耳可以是焊接、导电胶连接或是锚固均可;该导电易撕断片材当在有一定外力牵拉时即容易被撕裂、断开,从而切断扣式电池的供电,确保扣式电池在内压过大时的安全性,产生内压过大有多种原因,可能是过充电、或内部短路等,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会产生电池爆炸现象,因此通过导电易撕断片材连接在电极片与壳体(上壳盖1和或下壳体2)之间,当内压增大到一定程度(通常电池内部的内压达到10Kpa以上就存在爆炸的危险,因此该内压一般设定在10Kpa以下),使上壳盖1与下壳体2产生鼓包或位移,即会撕断导电易撕断片材,切断扣式电池的供电,确保扣式电池在内压过大时的安全性。其中一种实施例是,上述导电易撕断片材为铝片、铝箔、铜片或铜箔,铝片或铝合金片均是较软且强度较低的材料,容易被撕断,当然其它材料的导电易撕断片材也可以;为了设计合理、便于撕断而又不会影响正常的制作、安装和使用,上述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厚度为6-100微米,较佳的厚度为15微米,该厚度既可以较为容易制作,正常工作下安装和使用又不会容易损坏。其中一种实施例是,上述金属片为镍片或不锈钢片,上述金属片的厚度为0.1-0.2毫米,该金属片为较硬且强度较高的材料,易于与壳体焊接,且不容易断裂或损坏。其中一种实施例是,上述金属片8呈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等,导电易撕断片材A呈矩形,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宽度小于金属片的宽度,以在导电易撕断片材与金属片之间形成相对的内凹9;通过上述构造,使得导电易撕断片材较为容易被撕断,在设计导电易撕断片材长度时,其仅仅略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盖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盖内中部设有电极隔离组件,所述电极隔离组件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电极隔离组件上具有分别向电极隔离组件上部及下部分别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一个或其中一截由导电易撕断片材制成,导电易撕断片材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与上壳盖或下壳体内面连接固定的金属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扣式电池的断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易撕断片材为铝片、铝箔、铜片或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飞吴建平周开礼吴永文王雁斌尚海东谢钦钦吴荣鑫苏墩厚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