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触控盖板及柔性触控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901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触控盖板及柔性触控显示屏,柔性触控盖板包括柔性可弯曲的透明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硬化层,用于增加表面硬度和/或防指纹;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隔离层,用于隔离水汽;设置在隔离层背离透明基材一侧的遮蔽层以及触控层,遮蔽层包围触控层;遮蔽层不透光;其中,遮蔽层包括连接区;触控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轻薄化设计,降低柔性触控显示屏制备的繁琐程度,并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触控盖板及柔性触控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柔性触控盖板及柔性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随着触摸屏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因具有可自发光、可弯曲、功耗低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其采用柔性盖板作为盖板。目前,现有的柔性OLED显示屏一般是通过外挂式和on-cell这两种结构实现触控功能。其中,外挂式从上至下包括柔性盖板、光学胶、带有基板的触控传感器、光学胶、柔性OLED,其需要先在基板上制备得到的触控传感器,然后,利用光学胶将柔性盖板与触控传感器粘合在一起,之后,通过光学胶将触控传感器与柔性OLED贴合在一起;on-cell是利用封装材料对柔性OLED进行封装,并在柔性OLED的封装材料上制作触控传感器。在外挂式结构中,由于需要包括制作触控传感器的基板以及需要在触控传感器与柔性盖板之间增加光学胶,因此,使得柔性OLED显示屏的厚度比较大,不利于轻薄化设计,而且由于需要先通过光学胶将制备出的触控传感器与柔性盖板贴合在一起,再通过光学胶将触控传感器与柔性OLED贴合在一起,因此,使得其制备过程比较繁琐;而在on-cell结构中,在柔性OLED的封装材料上制备触控传感器时会不可避免地对柔性OLED造成影响,降低柔性OLED显示屏的良率。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柔性OLED显示屏的轻薄化设计,降低柔性OLED显示屏制备的繁琐程度,并提高柔性OLED显示屏的良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触控盖板及柔性触控显示屏,以实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轻薄化设计,降低柔性触控显示屏制备的繁琐程度,并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良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触控盖板,包括:柔性可弯曲的透明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硬化层,用于增加表面硬度和/或防指纹;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隔离层,用于隔离水汽;设置在所述隔离层背离所述透明基材一侧的遮蔽层以及触控层,所述遮蔽层包围所述触控层;所述遮蔽层不透光;其中,所述遮蔽层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用于连接电路板,以使得所述触控层通过所述电路板与触控IC相连;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至少包括一层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为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或金属合金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所述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为Cu电极、Ag电极、Au电极、Al电极、Mo电极以及合金电极中的任一种。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中与所述隔离层相邻的电极层为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具有第一过渡层,所述第一过渡层为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的同种金属化合物,用于增加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在所述隔离层表面的附着力;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绝缘层相邻的电极层为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具有第二过渡层,所述第二过渡层为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的同种金属化合物,用于增加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在所述绝缘层表面的附着力。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所述第一过渡层为金属氧化物层、或金属氮化物层;所述第二过渡层为金属氧化物层、或金属氮化物层。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所述遮蔽层背离所述隔离层一侧的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电连接,并汇聚到所述连接区。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隔离层一侧的消隐层;所述消隐层完全覆盖所述触控层,用于消除所述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的网格线与所述网格线未覆盖区域的透明区域的色差。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消隐层背离所述触控层一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消隐层,且露出所述连接区。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所述保护层还覆盖所述遮蔽层及其表面的导电线路;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消隐层的一侧设置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与所述遮蔽层正对设置,露出所述保护层正对所述触控层的区域。优选的,在上述的柔性触控盖板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材与所述硬化层之间的增透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触控显示屏,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触控盖板,所述柔性触控盖板具有透明基材、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以及连接区;与所述柔性触控盖板贴合固定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设置在所述连接区的电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触控IC,所述触控IC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柔性盖板中的所述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电连接。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柔性触控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触控显示屏中,通过将触控层集成在柔性触控盖板上使柔性触控盖板具备触控功能,以减少制备触控传感器所需的基板以及触控传感器与柔性触控盖板之间贴合所需的光学胶的使用,从而降低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厚度,实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轻薄化设计,而且由于柔性触控盖板具有触控功能,因此,只需将柔性触控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一起即可得到柔性触控显示屏,从而可以简化柔性触控显示屏的制备流程,降低制备的繁琐程度。另外,在将触控层集成在柔性触控盖板之后,则无需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封装材料上制备触控传感器,因此,可以降低对柔性显示面板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良率。可见,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轻薄化设计,降低柔性触控显示屏制备的繁琐程度,并提高柔性触控显示屏的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触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触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触控盖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触控盖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的切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触控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可弯曲的透明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n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硬化层,用于增加表面硬度和/或防指纹;/n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隔离层,用于隔离水汽;/n设置在所述隔离层背离所述透明基材一侧的遮蔽层以及触控层,所述遮蔽层包围所述触控层;所述遮蔽层不透光;/n其中,所述遮蔽层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用于连接电路板,以使得所述触控层通过所述电路板与触控IC相连;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至少包括一层电极层;/n所述第一导电层中与所述隔离层相邻的电极层为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具有第一过渡层,用于增加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在所述隔离层表面的附着力;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绝缘层相邻的电极层为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具有第二过渡层,用于增加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在所述绝缘层表面的附着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触控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可弯曲的透明基材,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硬化层,用于增加表面硬度和/或防指纹;
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的隔离层,用于隔离水汽;
设置在所述隔离层背离所述透明基材一侧的遮蔽层以及触控层,所述遮蔽层包围所述触控层;所述遮蔽层不透光;
其中,所述遮蔽层包括连接区,所述连接区用于连接电路板,以使得所述触控层通过所述电路板与触控IC相连;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网格结构的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至少包括一层电极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中与所述隔离层相邻的电极层为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具有第一过渡层,用于增加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在所述隔离层表面的附着力;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绝缘层相邻的电极层为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具有第二过渡层,用于增加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在所述绝缘层表面的附着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为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或金属合金网格结构的电极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为Cu电极、Ag电极、Au电极、Al电极、Mo电极以及合金电极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控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层为所述第一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的同种金属化合物;
所述第二过渡层为所述第二金属网格结构的电极层的同种金属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群飞贺柯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