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68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输送带以及与输送带相连的归正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光伏组件尺寸的第一测量模组、用于探测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孔位置的第二测量模组以及控制模组,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将测量到的光伏组件尺寸传输给所述控制模组后,所述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孔位置的自动检测,而且适用性广、高效、快捷,提高作业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utomatic detection device for mounting hole of PV modu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的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以太阳光照为能源通过电池片中电子跃迁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电能并对外输出,为家用电器等各种负载提供电源。光伏组件输出电能的多少与吸收的太阳光照成正相关,因此可通过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孔将光伏组件呈一定角度安装在安装架上,保证光伏组件吸收最多的太阳光照,发挥最大的转换效率。带有边框的光伏组件能否正确的安装在安装架上,其安装孔的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边框的安装孔位置的检验工序至关重要。目前采用的边框安装孔检测方法是:光伏组件固化后,员工在清洗背板面的过程中,用树脂板制成的安装孔检验工装对边框的安装孔位置进行检验,整个动作增加了该工位约5s的操作时间,影响产能约0.149mw/天(按单线每天2600件产能,单件功率350w计算),而且该种检验方法不便于员工操作。另外,光伏组件根据电池片数量及大小的不同衍生出多种版型,例如:整片版型6K、6U、6X,半片对称版型3K、3U、3W等。不同版型大小不一,边框上的安装孔位置自然也是多种多样,这就意味着每种版型都要采买一套对应的安装孔检验工装,工装种类和数量繁多,管理起来较为繁琐且增加了管理成本。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边框安装孔检验方法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广、高效、快捷的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输送带以及与输送带相连的归正件,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光伏组件尺寸的第一测量模组、用于探测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孔位置的第二测量模组以及控制模组,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将测量到的光伏组件尺寸传输给所述控制模组后,所述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测量模组为安装在所述归正件上的测距光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归正件包括长边归正件和短边归正件,所述长边归正件与所述输送带相连,用于对光伏组件的长边进行归正,所述短边归正件用于对光伏组件的短边进行归正,所述测距光电安装在所述短边归正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长边归正件和短边归正件均由所述气缸驱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垂直于所述光伏组件所在的平面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的支撑部、及连接两侧支撑部并横跨所述输送带的横梁,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安装在所述横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测量模组沿所述导轨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测量模组为探测光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组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的长边垂直于输送带传送方向放置、短边平行于输送带传送方向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第一测量模组对光伏组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传输给控制模组,控制模组接收到测量结果后进行识别并控制第二测量模组对边框上的安装孔位置进行探测,实现了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孔位置的自动检测,且适用性广、高效、快捷,提高作业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移除框架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100,用于对光伏组件900的边框90安装孔91位置进行自动检测。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100包括输送带10、与输送带10相连的归正件20、用于测量所述光伏组件900尺寸的第一测量模组30、用于探测光伏组件900的边框90安装孔91位置的第二测量模组40以及控制模组50,光伏组件900放置在所述输送带10上进行传输。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组50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当然,所述控制模组50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具有控制功能的模组,此处不作限制。所述光伏组件900的长边垂直于输送带10传送方向放置、短边平行于输送带10传送方向放置。所述归正件20包括长边归正件21和短边归正件22,所述长边归正件21与所述输送带10相连,用于对光伏组件900的长边进行归正,所述短边归正件22用于对光伏组件900的短边进行归正。本实施例中,所述长边归正件21设置有四个,每两个长边归正件21对应于光伏组件900的一侧长边,且该两个长边归正件21分设在输送带10的两侧;所述短边归正件22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于光伏组件900的两个短边设置。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气缸(未标号),所述长边归正件21和短边归正件22均由所述气缸驱动。具体的,当光伏组件900到达输送带10上的指定位置后,气缸控制四个长边归正件21向上升起、两个短边归正件22同步向光伏组件900的短边靠拢,此时可对光伏组件900的两个长边和两个短边进行归正,以便后续进行检测动作;待检测完成后,气缸再控制两个短边归正件22向外侧移动、四个长边归正件21向下缩回,以方便光伏组件900从输送带10上流出。所述第一测量模组30安装在所述归正件20上。具体地,所述第一测量模组30设置有一对,分别安装在两个短边归正件2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模组30为测距光电,用于测量光伏组件900的长度,并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反馈给所述控制模组50。当然,所述第一测量模组30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可以测量光伏组件900长度的模组,此处不作限制。所述控制模组50接收到反馈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识别,并根据预先写入的光伏组件900长度与边框90安装孔91标准位置值的对应关系,发出移动指令给所述第二测量模组40,以控制所述第二测量模组40工作。所述第二测量模组40垂直于所述光伏组件900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框架60,所述框架60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带10两侧的支撑部61、及连接两侧支撑部61并在输送带10的上方横跨所述输送带10的横梁62,所述第二测量模组40安装在所述横梁62上。所述横梁62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横梁62上设置有导轨63,所述导轨63设置有四根且分别从相应横梁62的靠近支撑部61的位置相向延伸。所述第二测量模组40可移动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输送带以及与输送带相连的归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光伏组件尺寸的第一测量模组、用于探测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孔位置的第二测量模组以及控制模组,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将测量到的光伏组件尺寸传输给所述控制模组后,所述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输送带以及与输送带相连的归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光伏组件尺寸的第一测量模组、用于探测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孔位置的第二测量模组以及控制模组,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将测量到的光伏组件尺寸传输给所述控制模组后,所述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模组为安装在所述归正件上的测距光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归正件包括长边归正件和短边归正件,所述长边归正件与所述输送带相连,用于对光伏组件的长边进行归正,所述短边归正件用于对光伏组件的短边进行归正,所述测距光电安装在所述短边归正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安装孔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长边归正件和短边归正件均由所述气缸驱动。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晓迎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