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它包括通过一连接部分88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89、90,从各个扁平壁形成部分89、90一体地向上突出的多个加强壁形成部分83、84,和形成在该板的各相对侧边缘上并从该处一体地向上突出的侧壁形成部分81、82。在扁平壁形成部分89上的加强壁形成部分83的上端部形成有一突出部85,而在另一扁平壁形成部分90上并待与加强壁形成部分83接靠的加强壁形成部分84的上端部中形成有一用于配合突出部85的凹陷部86。该金属板满足以下关系:A>a,A/a≤1.5,B/b≤1.5,C/c≤1.5,D/d≤1.5,其中,A是突出部85的截面积,B是突出部85的高度,C是突出部85的最大宽度,D是突出部85的上端部的宽度,a是凹陷部86的截面积,b是凹陷部86的深度,c是凹陷部86的最大宽度,d是凹陷部86的一个开口宽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平管及扁平管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例如用作机动车辆空调用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流管的扁平管-的金属板、扁平管及扁平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代替传统的蛇管冷凝器而广泛应用于机动车辆空调的冷凝器,如图16中所示,包括一对彼此平行并隔开设置的集管110、111,由铝制成并且在其相对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集管110、111连接的平行扁平制冷剂流管112,分别设置在相邻的制冷剂管112之间的空气流间隙中并钎焊在该相邻的管上的波纹状铝翅片113,连接到第一集管110的周边壁的上端的入口管114,连接到第二集管111的周壁的下端的出口管115,设置在第一集管110中并位于第一集管的中部以上的第一隔板116,和设置在第二集管111中并位于第二集管的中部以下的第二隔板117,在入口管114和第一隔板116之间的制冷剂管112的数目、在第一隔板116和第二隔板117之间的制冷剂管112的数目、和在第二隔板117和出口管115之间的制冷剂管112的数目从上向下递减以形成管道组。以汽相流进入口管114的制冷剂在以液相从出口管115流出之前曲折地流过该冷凝器中的通道组单元。上述结构的冷凝器(见JP-B No.45300/1991)被称为多流(multiflow)冷凝器,并实现了高效率、低压力损耗和超紧凑。要求上述冷凝器的制冷剂流管112的热交换效率优良,并能够抵抗待引入其中的高压气态制冷剂的压力。而且,为了使冷凝器紧凑,需要该管壁厚较小并且高度较低。已知在例如美国专利No.5553377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用作制冷剂流管的扁平管。所公开的该扁平管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扁平壁,使该两个扁平壁的相对侧边缘互相连接的两个侧壁,和使该扁平壁互相连接的多个加强壁,该加强壁沿所述管的纵向延伸并以预定的距离彼此隔开。该扁平管由一金属板制成,该金属板具有通过一连接部分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从各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一体地向上突出的多个加强壁形成部分,和分别形成在该板的各相对侧边缘上并从该处一体地向上突出的侧壁形成部分。通过成形轧制工艺将该金属板在连接部分处弯曲成发夹形而制成该扁平管。扁平壁由扁平壁形成部分形成,其中一个侧壁由连接部分形成。一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上的加强壁形成部分和侧壁形成部分与另一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上的加强壁形成部分和侧壁形成部分以端对端的对应关系(硬)钎焊到一起,从而形成加强壁和另一侧壁。当在生产传统的扁平管的过程中通过成形轧制将所述金属板以发夹形式弯曲时,加强壁形成部分以及侧壁形成部分以对应的成对关系连接在一起而没有错位,而当在钎焊期间在该板上施加一压力以使得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彼此相向时,每对加强壁形成部分以及侧壁形成部分可能会在扁平壁形成部分的宽度方向/横向彼此错位。如果以此状态钎焊该板,则要在对应的每对(加强壁形成部分)或侧壁形成部分之间形成的连接的长度或面积将变得较小或将不会在局部形成连接,从而导致严重削弱的抗压能力或流经扁平管的液体的泄漏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扁平管的金属板,其中,该金属板可以在被弯曲成发夹形后连接对应的成对加强壁形成部分以及侧壁形成部分而没有错位;并提供该扁平管及该扁平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一扁平管的第一金属板,所述扁平管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扁平壁,使所述两个扁平壁的相对侧边缘互相连接的两个侧壁,和使所述扁平壁互相连接的多个加强壁,所述加强壁沿所述管的纵向延伸并以预定的距离彼此隔开;所述金属板包括通过一连接部分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从各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一体地向上突出的多个加强壁形成部分,和形成在该板的各相对侧边缘上并从该处一体地向上突出的一侧壁形成部分,形成在所述侧壁形成部分和加强壁形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的一接合部分,形成在当该金属板弯曲成一发夹形状时要与上述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接靠的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的一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均可以彼此接合以防止扁平壁形成部分在其横向错位。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金属板,形成在所述侧壁形成部分和加强壁形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的一接合部分,和形成在当该金属板弯曲成一发夹形状时要与上述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接靠的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的一接合部分,可以彼此接合以防止该壁形成部分在其厚度方向错位。因此,当例如通过成形轧制将该金属板在连接部分弯曲成一发夹形状时,各对对应的加强壁形成部分以及侧壁形成部分彼此接靠而没有错位,并且该壁形成部分的接合部分彼此接合。即使是当将该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朝向彼此挤压以进行钎焊时,在该接合部分之间的接合也防止具有该接合部分的所述壁形成部分在其厚度方向,即扁平壁形成部分的横向错位,从而,也防止了其它各相对的成对壁形成部分彼此在其厚度方向,即扁平壁形成部分的横向错位。当在该状态钎焊所获得的板时,加强壁形成部分和侧壁形成部分在其整个长度上以对应的或配对关系被可靠地钎焊,从而使得所获得的扁平管具有显著提高的抗压能力。顺便提及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铝”除了纯铝之外还包括铝合金。图2、4、7和13中的上侧、下侧、左手侧、右手侧在本文中将分别称为“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一扁平管的包括第一金属板的第二金属板,其中,在所述侧壁形成部分和加强壁形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形成有一突出部,和在要与上述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接靠的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中形成有一用于使突出部配合于其中的凹陷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一扁平管的包括第二金属板的第三金属板,其中,该第三金属板满足关系式A>a,A/a≤1.5,B/b≤1.5,C/c≤1.5,和D/d≤1.5其中,A是突出部在沿垂直于所述壁形成部分的纵向的平面的剖面中的截面积,B是突出部的高度,C是突出部在所述壁形成部分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宽度,D是突出部的上端部在所述壁形成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宽度,a是凹陷部在沿垂直于所述壁形成部分的纵向的平面的剖面中的截面积,b是凹陷部的深度,c是凹陷部在所述壁形成部分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宽度,和d是凹陷部的一个开口在所述壁形成部分的厚度方向的宽度。当将该第三金属板在连接部分弯曲成一发夹形状以通过将突出部用力装配到凹陷部中而使得加强壁形成部分以及侧壁形成部分以对应的或配对关系接靠时,突出部和凹陷部发生变形,并且作用在突出部的相对侧面和限定凹陷部的相对侧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突出部从凹陷部中滑出,从而克服一弹回力使该金属板以弯曲状态保持并不必使用一夹具来使该金属板以弯曲状态保持以进行钎焊。当要在制造扁平管的同时制造冷凝器时,这使得该临时定位(tack)的金属板易于处理,从而使得冷凝器易于制造。对于该第三金属板,突出部的截面积和凹陷部的截面积的关系为A>a,这是因为当将该金属板在连接部分弯曲成发夹形状以通过将突出部用力装配到凹陷部中而使得加强壁形成部分以及侧壁形成部分以对应成对关系接靠时,在该状态下,在突出部的相对侧面和限定凹陷部的相对侧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突出部从凹陷部中滑出。相似地,突出部的截面积和凹陷部的截面积之比等于或小于1.5,即,A/a≤1.5,这是因为如果A/a超过1.5,当将该金属板在连接部分弯曲成发夹形状以使得加强壁形成部分以及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平管制造用金属板,所述扁平管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扁平壁,使所述两个扁平壁的相对侧边缘互相连接的两个侧壁,和使所述扁平壁互相连接的多个加强壁,所述加强壁沿所述管的纵向延伸并以预定的距离彼此隔开,所述金属板包括:通过一连接部分连接 在一起的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从各个扁平壁形成部分一体地向上突出的多个加强壁形成部分,和形成在该板的各相对侧边缘上并从该处一体地向上突出的一侧壁形成部分,形成在所述侧壁形成部分和加强壁形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的一接合部分,形成在当该金属板弯曲成一发夹形状时要与上述至少一个壁形成部分接靠的壁形成部分的上端部的一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可以彼此接合以防止扁平壁形成部分在其横向错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村哲,川又保二,田村乔,星野良一,小笠原升,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