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
本实用涉及减震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出行过程中乘坐座椅的舒适性及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带有减震的的座椅应运而生,特别是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带有减震器的座椅可以大大降低乘员的颠簸感,提升了乘员的舒适性。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由于其结构限制,仅通过缩小其尺寸无法满足减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通过升降机构、减震组件的合理布置,使减震器尺寸更小的同时,保证了其合理的减震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减震组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立交叉形成剪式结构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下框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且另一端与上框架以可滑转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一端与上框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且另一端与下框架以可滑转方式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包括上框架(10)、下框架(11)、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立交叉形成剪式结构的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下框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且另一端与上框架以可滑转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一端与上框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且另一端与下框架以可滑转方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包括上框架(10)、下框架(11)、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立交叉形成剪式结构的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所述第一支架一端与下框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且另一端与上框架以可滑转方式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一端与上框架以可旋转方式连接且另一端与下框架以可滑转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簧,以及具有活塞杆(23)和缸体(24)的阻尼器,所述弹簧一端与上框架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下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缸体与下框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述活塞杆与上框架以可滑转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0)、下框架(11)包括对称布置的横梁(13)以及用于连接横梁且布置在横梁两端的纵梁(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的横梁的相对一侧设有上滑轨(15),所述下框架的横梁的相对一侧设有下滑轨(16),所述减震器还包括能够相对于上滑轨滑动和转动的上滑动杆(31)和能够相对于下滑轨滑动和转动的下滑动杆(32),所述上滑动杆两端布置于上滑轨内,所述下滑动杆两端布置于下滑轨内,所述第一支架靠近上框架一端与上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靠近下框架一端与下滑动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杆上固设有阻尼器安装板(25),所述活塞杆与阻尼器安装板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狭窄空间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宇,孟翔,彭劲,樊宁,张桂尚,李令涛,蔡灿,吴楠,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云鹤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