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重液冷超高效多级增压电机泵
本技术涉及电机泵
,具体涉及三重液冷超高效多级增压电机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非潜水型水泵多数采用风冷电机,有电机风叶吹至电机表面使电机冷却,这样的风冷方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风叶转动也消耗能源,较差的冷却效果限制了电机的过载能力,使用最广的离心泵因电机过载烧坏的情况时常发生;利用水泵出水用导管引入电机内部冷却电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因采用的技术仍然存在有下列缺陷及弊端:1;以专利CN204089485U公开的一种水冷电机及CN102628445A公开的一种泵用水冷电机为代表的利用导管将水泵部分出水引入电机外壳夹层,通过导管回流到水泵进口,该方法解决了风冷电机的风噪,但存在能源浪费、降低水泵性能、冷却水量小、冷却效果差、不美观、工艺复杂的弊端。2;将水泵出水用导管从电机侧面全部导入电机外壳夹层,从另一侧出水,该方法解决了风冷电机的风噪、冷却效果好,但存在导管弯头多管阻大、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的弊端。3;通过泵轴机械密封将电机密封在管中,泵出水从电机表面流过,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重液冷超高效多级增压电机泵,其特征是:所述的三重液冷超高效多级增压电机泵,由电机泵出液口法兰(1)、电机泵出液口法兰外连接固定孔(2)、电机泵涡壳体(3)、电机泵进液口连体法兰(4)、电机泵外连接固定螺母(5)、电机泵出液口通道(6)、电机泵叶轮体(7)、机泵固定螺母(8)、电机泵涡壳固定桩(9)、机泵连接固定螺栓(10)、电机泵涡壳体密封圈(11)、电机泵端盖体(12)、电机定子线圈(13)、电机冷却液(14)、电机转子(15)、电机定子(16)、电机接线盒(17)、液冷增压流道(18)、电机空心轴(19)、电机轴承(20)、密封静环垫(21)、密封静环体(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重液冷超高效多级增压电机泵,其特征是:所述的三重液冷超高效多级增压电机泵,由电机泵出液口法兰(1)、电机泵出液口法兰外连接固定孔(2)、电机泵涡壳体(3)、电机泵进液口连体法兰(4)、电机泵外连接固定螺母(5)、电机泵出液口通道(6)、电机泵叶轮体(7)、机泵固定螺母(8)、电机泵涡壳固定桩(9)、机泵连接固定螺栓(10)、电机泵涡壳体密封圈(11)、电机泵端盖体(12)、电机定子线圈(13)、电机冷却液(14)、电机转子(15)、电机定子(16)、电机接线盒(17)、液冷增压流道(18)、电机空心轴(19)、电机轴承(20)、密封静环垫(21)、密封静环体(22)、密封动环体(23)、电机空心轴液流通道(24)、密封固定环体(25)、电机轴固定叶轮螺纹(26)、叶轮固定螺母(27)、电机泵初级叶轮体(28)、电机泵连体涡壳(29)、电机泵连体涡壳压盖(30)、涡壳压盖装卸孔(31)、涡壳压盖螺纹(32)、涡壳压盖螺母(33)、涡壳密封圈(34)、夹层电机壳体(35)、机泵连接螺栓(36)、多级增压进液口(37)、叶轮内连接固定壁(38)、轴体叶轮连接体(39)、电机空心轴进液口(40)、电机底座(41)组成;其所述的夹层电机壳体(35)进液口端连接有电机泵端盖体(12),电机泵端盖体(12)外端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泵涡壳体(3)、内端外部固定有密封静环垫(21)、密封静环体(22)、内端部固定有电机轴承(20),电机轴承(20)内端固定有电机空心轴(19),电机空心轴(19)进口端外壁固定有电机泵叶轮体(7),另端固定有电机泵初级叶轮体(28),外壁的中端固定有电机转子(15),外壁的双端分别固定有密封固定环体(25);其所述的夹层电机壳体(35)另一端外端部设置有电机泵连体涡壳(29)、涡壳压盖螺母(33),电机泵连体涡壳(29)内端配合安装有电机泵初级叶轮体(28);其所述的夹层电机壳体(35)外圈夹层内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