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泵
本技术涉及车用热管理系统的泵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车辆行业迅猛发展,随着车辆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全自动智能化和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动泵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电动泵包括泵轴、和隔离套,如何改善泵轴和隔离套抵接处的振动及如何降低隔离套加工制造成本是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泵,有利于改善泵轴和隔离套之间的振动,同时有利于降低隔离套加工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泵,包括泵壳体、隔离套、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电动泵具有泵内腔,所述泵内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不连通,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内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外侧,至少部分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电动泵还包括泵轴组件和减震帽,所述转子组件套于所述泵轴组件外周,所述隔离套包括底部和支撑部,通过冲压、拉伸部分所述底部形成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所述减震帽位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减震帽具有一定弹性,所述泵轴组件一端通过所述壳体限位,所述泵轴组件另一端通过所述减震帽支撑于所述支撑部。本技术方案中电动泵包括泵轴组件和减震帽,隔离套包括底部和支撑部,通过冲压、拉伸部分底部形成支撑部,至少部分减震帽位于支撑部,减震帽具有弹性,转子组件套于泵轴组件外周,泵轴组件一端通过壳体限位,泵轴组件另一端通过减震帽支撑于支撑部;有利于改善泵轴和隔离套之间的振动,另外,本技术方案中泵轴组件一端通过减震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泵,包括泵壳体、隔离套、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电动泵具有泵内腔,所述泵内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不连通,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内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外侧,至少部分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泵轴组件和减震帽,所述转子组件套于所述泵轴组件外周,所述隔离套包括底部和支撑部,通过冲压、拉伸部分所述底部形成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所述减震帽位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减震帽具有一定弹性,所述泵轴组件一端通过所述泵壳体限位,所述泵轴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减震帽支撑于所述支撑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泵,包括泵壳体、隔离套、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电动泵具有泵内腔,所述泵内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不连通,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内侧,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隔离套外侧,至少部分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定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还包括泵轴组件和减震帽,所述转子组件套于所述泵轴组件外周,所述隔离套包括底部和支撑部,通过冲压、拉伸部分所述底部形成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所述减震帽位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减震帽具有一定弹性,所述泵轴组件一端通过所述泵壳体限位,所述泵轴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减震帽支撑于所述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底部与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隔离套的底部平行设置,所述支撑部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底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部围成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减震帽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且所述减震帽与所述第一侧壁部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帽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下侧,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一体成形,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底部抵接,所述第一本体部包括第二侧壁部和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泵轴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定义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内径为D1,定义所述第三侧壁部的内径为D2,存在如下关系:D1<D2,所述泵轴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三侧壁部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帽包括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包括第二侧壁部和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泵轴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定义所述第二侧壁部内径为D1,定义所述第三侧壁部内径为D2,存在如下关系:D1<D2,所述泵轴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三侧壁部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组件包括泵轴和泵轴套,以泵轴为嵌件,所述泵轴和所述泵轴套注塑固定,所述泵轴套位于靠近所述泵轴的一端,所述泵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泵轴套设置,部分所述泵轴套位于所述泵轴和所述减震帽之间,所述泵轴套的长度大于所述减震帽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套包括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包括凸缘部、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一端,所述第一抵接部位于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定义所述第一抵接部外周圆的外径为D3,定义所述第二抵接部外周圆的外径为D4,存在如下关系:D1<D3<D2<D4,进而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过盈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三侧壁部过盈抵接,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包括第三本体部,所述第三本体部包括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泵轴套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注塑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套为塑性材料,所述第二本体部成形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二本体部轴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侧成形有第一台阶部、第三凸起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上侧,至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