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密封回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6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油管领域,公开了可调节密封回油管,其包括法兰和回油管,法兰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回油管的T形孔,T形孔包括同心设置的插孔和沉孔,回油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落入在沉孔内,回油管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沉孔的底壁抵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环的下端面抵触;沉孔内还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下端面与连接环的上端面抵触,连接环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密封圈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密封圈的上端面突出于法兰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方便,密封性能好;另外,弹簧能够起到一个自动密封调节的作用,当使用时间久了密封圈发生形变后,密封圈会一直受到压力从而保持其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密封回油管
本技术涉及回油管领域,尤其涉及了可调节密封回油管。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增压器利用排出废气的能量形成一个空气泵,对进气实现加压,由于增压器转速及工作温度较高,需要通过机油对轴承进行润滑冷却,润滑冷却后的机油通过增压器回油管回流入油底壳中,增压器回油管与增压器通过增压器回油管法兰连接配合,现有技术中增压器回油管与增压器回油管法兰多使用焊接连接,因此对增压器回油管厚度有一定要求以便于焊接。增加了增压器回油管重量及成本;由于增压器回油管与回油管法兰面采用刚性垫片连接,不易实现完全密封;增压器回油管与增压器回油管法兰焊接连接,焊点易脱落,密封性差;回油管法兰面与增压器接触,要求一定的粗糙度,机加工困难。中国专利号为CN20371707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压器回油管,其包括法兰和安装在法兰上的增压器回油管本体,法兰的中部设有T形孔,增压器回油管本体穿过T形孔与法兰连接,增压器回油管本体的端口部向外翻边形成环形外沿面,增压器回油管本体与T形孔之间安装有橡胶包套,使得增压器回油管本体与法兰之间避免使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不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密封回油管,包括法兰(1)和安装在法兰(1)上的回油管(2),法兰(1)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回油管(2)的T形孔,T形孔包括同心设置的插孔(11)和沉孔(12),其特征在于:回油管(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环(3),连接环(3)落入在沉孔(12)内,回油管(2)上还套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沉孔(12)的底壁抵触,弹簧(4)的另一端与连接环(3)的下端面抵触;沉孔(12)内还安装有密封圈(5),密封圈(5)的下端面与连接环(3)的上端面抵触,连接环(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31),密封圈(5)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31)相适配的第二斜面(51),密封圈(5)的上端面突出于法兰...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密封回油管,包括法兰(1)和安装在法兰(1)上的回油管(2),法兰(1)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回油管(2)的T形孔,T形孔包括同心设置的插孔(11)和沉孔(12),其特征在于:回油管(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环(3),连接环(3)落入在沉孔(12)内,回油管(2)上还套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与沉孔(12)的底壁抵触,弹簧(4)的另一端与连接环(3)的下端面抵触;沉孔(12)内还安装有密封圈(5),密封圈(5)的下端面与连接环(3)的上端面抵触,连接环(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31),密封圈(5)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31)相适配的第二斜面(51),密封圈(5)的上端面突出于法兰(1)的上端面;回油管(2)包括光段(21)和波纹段(22),连接环(3)设置在光段(21)上,波纹段(22)的壁厚为0.2-0.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密封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插孔(11)的内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柏茂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玛努利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