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5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包括底座圈、底座中心槽、座圈本体、加固结构和丁晴橡胶圈,所述底座圈内侧设置有底座中心槽,且底座圈的顶端设置有底座顶面,并且底座圈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面,所述底座圈的上方设置有座圈本体,且座圈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高座圈中心槽,所述座圈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座圈顶面,且座圈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座圈底面,所述座圈本体的内壁上固定碳化铬耐磨圈,且座圈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改善了发动机气门座圈使用时的耐磨效果,减少了发动机气门座圈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导致的不利影响且起到了减震和防脱落的效果,而且改善了发动机气门座圈使用时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为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关系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发动机的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而服务的,其中就包括安装在气缸盖上的气门座圈,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气门座圈具有密封气门和传递气门热量的作用。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气门座圈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此类气门座圈在使用时通常对耐磨性能的要求较高,大多数的气门座圈的耐磨性能还达不到要求,因而影响气门座圈的使用寿命;(2)现有的此类气门座圈在使用时通常容易受到热涨冷缩的因素影响,并且气门座圈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因而存在改进的空间;(3)现有的此类气门座圈在使用时导热散热效果效果不佳,因而容易使得气门座圈内部积累大量的热量并难以快速散去,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气门座圈在使用时耐磨性能有待提高,容易受到热涨冷缩的因素影响和导热散热效果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包括底座圈、底座中心槽、座圈本体、加固结构和丁晴橡胶圈,所述底座圈内侧设置有底座中心槽,且底座圈的顶端设置有底座顶面,并且底座圈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面,所述底座圈的上方设置有座圈本体,且座圈本体的内侧设置有高座圈中心槽,并且高座圈中心槽圆心所在的直线与底座中心槽圆心所在的直线共线,所述座圈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座圈顶面,且座圈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座圈底面,并且座圈底面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座圈本体的内壁上固定碳化铬耐磨圈,且座圈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结构。优选的,所述座圈本体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的内部填充有橡胶粘合剂,并且橡胶粘合剂一侧的环形凹槽内部固定有丁晴橡胶圈。优选的,所述加固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加固圈、碳化钨层和高锰钢层,座圈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加固圈。优选的,所述加固圈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碳化钨层,且碳化钨层的外壁与加固圈的内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碳化钨层一侧的加固圈内部固定有高锰钢层,且高锰钢层一侧的外壁与碳化钨层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高锰钢层另一侧的外壁与加固圈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且高锰钢层与碳化钨层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座圈底面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凹锯齿结合面,且凹锯齿结合面位置处的底座顶面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凸锯齿结合面,并且凸锯齿结合面与凹锯齿结合面相互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有碳化铬耐磨圈、加固圈、碳化钨层和高锰钢层,座圈本体内壁上固定有碳化铬耐磨圈提高了发动机气门座圈自身的耐磨性能,同时座圈本体和加固圈内部的碳化钨层和高锰钢层均采用高硬度耐磨的材料,从而改善了发动机气门座圈使用时的耐磨效果,延长了发动机气门座圈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有环形凹槽、橡胶粘合剂和丁晴橡胶圈,环形凹槽的设置减少了发动机气门座圈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导致的不利影响,并且环形凹槽内部通过橡胶粘合剂固定的丁晴橡胶圈提高了发动机气门座圈与孔洞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了减震和防脱落的作用;(3)通过设置有底座圈、底座顶面、座圈底面、凹锯齿结合面和凸锯齿结合面,座圈本体和底座圈通过凹锯齿结合面和凸锯齿结合面相连接,凹锯齿结合面和凸锯齿结合面的啮合连接方式增大了传热面积,减小了热阻,同时,底座圈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大大改善了发动机气门座圈使用时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加固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圈;2、底座中心槽;3、底座顶面;4、底座底面;5、座圈本体;6、环形凹槽;7、加固结构;701、加固圈;702、碳化钨层;703、高锰钢层;8、座圈中心槽;9、座圈底面;10、座圈顶面;11、碳化铬耐磨圈;12、橡胶粘合剂;13、丁晴橡胶圈;14、凹锯齿结合面;15、凸锯齿结合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包括底座圈1、底座中心槽2、座圈本体5、加固结构7和丁晴橡胶圈13,底座圈1内侧设置有底座中心槽2,且底座圈1的顶端设置有底座顶面3,并且底座圈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面4,底座圈1的上方设置有座圈本体5,且座圈本体5的内侧设置有高座圈中心槽8,并且高座圈中心槽8圆心所在的直线与底座中心槽2圆心所在的直线共线;座圈本体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6,且环形凹槽6的内部填充有橡胶粘合剂12,并且橡胶粘合剂12一侧的环形凹槽6内部固定有丁晴橡胶圈13,用于减少发动机气门座圈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导致的不利影响和防脱落;座圈本体5的顶端设置有座圈顶面10,且座圈本体5的底端设置有座圈底面9,并且座圈底面9与底座顶面3固定连接,座圈本体5的内壁上固定碳化铬耐磨圈11,且座圈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结构7;加固结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加固圈701、碳化钨层702和高锰钢层703,座圈本体5的内部固定有加固圈701,加固圈701内部的一侧固定有碳化钨层702,且碳化钨层702的外壁与加固圈701的内壁紧密贴合,碳化钨层702一侧的加固圈701内部固定有高锰钢层703,且高锰钢层703一侧的外壁与碳化钨层702一侧的外壁固定连接,高锰钢层703另一侧的外壁与加固圈701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且高锰钢层703与碳化钨层702相互配合;座圈本体5内壁上固定有碳化铬耐磨圈11提高了发动机气门座圈自身的耐磨性能,同时座圈本体5和加固圈701内部的碳化钨层702和高锰钢层703均采用高硬度耐磨的材料,从而改善了发动机气门座圈使用时的耐磨效果,延长了发动机气门座圈的使用寿命;座圈底面9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凹锯齿结合面14,且凹锯齿结合面14位置处的底座顶面3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凸锯齿结合面15,并且凸锯齿结合面15与凹锯齿结合面14相互啮合,用于增大传热面积和减小热阻。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该发动机气门座圈对准气缸盖的气门座孔孔口,其次用压气门座圈工装将该发动机气门座圈打入气门座孔中,在此过程中,座圈本体5的外壁与气门座孔的内壁紧密贴合,其中,环形凹槽6的设置减少了发动机气门座圈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导致的不利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包括底座圈(1)、底座中心槽(2)、座圈本体(5)、加固结构(7)和丁晴橡胶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圈(1)内侧设置有底座中心槽(2),且底座圈(1)的顶端设置有底座顶面(3),并且底座圈(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面(4),所述底座圈(1)的上方设置有座圈本体(5),且座圈本体(5)的内侧设置有高座圈中心槽(8),并且高座圈中心槽(8)圆心所在的直线与底座中心槽(2)圆心所在的直线共线,所述座圈本体(5)的顶端设置有座圈顶面(10),且座圈本体(5)的底端设置有座圈底面(9),并且座圈底面(9)与底座顶面(3)固定连接,所述座圈本体(5)的内壁上固定碳化铬耐磨圈(11),且座圈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结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包括底座圈(1)、底座中心槽(2)、座圈本体(5)、加固结构(7)和丁晴橡胶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圈(1)内侧设置有底座中心槽(2),且底座圈(1)的顶端设置有底座顶面(3),并且底座圈(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面(4),所述底座圈(1)的上方设置有座圈本体(5),且座圈本体(5)的内侧设置有高座圈中心槽(8),并且高座圈中心槽(8)圆心所在的直线与底座中心槽(2)圆心所在的直线共线,所述座圈本体(5)的顶端设置有座圈顶面(10),且座圈本体(5)的底端设置有座圈底面(9),并且座圈底面(9)与底座顶面(3)固定连接,所述座圈本体(5)的内壁上固定碳化铬耐磨圈(11),且座圈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圈本体(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6),且环形凹槽(6)的内部填充有橡胶粘合剂(12),并且橡胶粘合剂(12)一侧的环形凹槽(6)内部固定有丁晴橡胶圈(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汽车发动机气门座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李玉范王智源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祥尔德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