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及集成供液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352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及集成供液设备,运输装置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平板车组件;平板车组件包括车身本体;介质传输通路,其第一端经阀门组件与集成供液系统的介质出口连接,其第二端与介质汇总点连接;换向阀,其进液端与介质汇总点连接;液压马达,安装于车身本体的设定位置处,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换向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液压马达根据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流动介质量调节其驱动输出轴转向和转速;传动机构,设置于车身本体底部,其包括驱动轮;驱动轮的转轴与液压马达的驱动输出轴连接,驱动轮在驱动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或停止进而带动平板车组件移动或停止。以上方案,提高了集成供液系统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及集成供液设备
本技术涉及综采工作面开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及集成供液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综采工作面轨道巷中,集成供液系统包括的乳化液泵、液箱、变压器、综保、开关等设备分别固定在平板车上,各平板车首尾顺次连接,通过绞车带动平板车顺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集成供液系统的乳化液泵为液压支架供液。现有技术中的此种拉移方式,在有上下坡的巷道中,易发生断绳、溜车等事故,安全隐患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运输集成供液系统的装置在经过有坡度的巷道时容易发生断绳、溜坡等影响安全运输的情况,进而提供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及集成供液设备。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平板车组件,每一所述平板车组件包括:车身本体,其具有承载集成供液系统部件的承接面;介质传输通路,其第一端经阀门组件与所述集成供液系统的介质出口连接,其第二端与介质汇总点连接;换向阀,其进液端与所述介质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平板车组件,每一所述平板车组件包括:/n车身本体,其具有承载集成供液系统部件的承接面;/n介质传输通路,其第一端经阀门组件与所述集成供液系统的介质出口连接,其第二端与介质汇总点连接;/n换向阀,其进液端与所述介质汇总点连接;/n液压马达,安装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设定位置处,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根据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流动介质量调节其驱动输出轴转向和转速;/n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身本体底部,其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与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轮在所述驱动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或停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平板车组件,每一所述平板车组件包括:
车身本体,其具有承载集成供液系统部件的承接面;
介质传输通路,其第一端经阀门组件与所述集成供液系统的介质出口连接,其第二端与介质汇总点连接;
换向阀,其进液端与所述介质汇总点连接;
液压马达,安装于所述车身本体的设定位置处,其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根据介质的流动方向和流动介质量调节其驱动输出轴转向和转速;
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身本体底部,其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与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轮在所述驱动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或停止进而带动所述平板车组件移动或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
电机,其被控端被配置为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以接收所述上位机发送的速度控制信号;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转速与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相对应;
泵体,其进液口作为所述介质传输通路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成供液系统的介质出口连接,其被驱动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泵体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从所述集成供液系统的介质出口抽取介质;
卸载阀,其进液口与所述泵体的出液口连接,其出液口作为所述介质传输通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介质汇总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供液系统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斌刘文超李然王大龙赵康康于远征秦怀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