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33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为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对固定杆,固定杆的内侧等距离排列设置散热片,在散热片上以蛇型结合有冷媒管,其特征是为了防止冷媒管和散热片之间产生电位差,在冷媒管外周面上形成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热交换器,尤其是防止出现热交换器的零部件由于相互接触而由电位差引起侵蚀,提高热交换器使用寿命的空调器冷凝器的防侵蚀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地,窗式空调器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上,位于室内的室内侧热交换器和位于室外的室外侧热交换器在一个整体上,因此与室内侧热交换器和室外侧热交换器分开来设置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及大型的柜式空调器不同。窗式空调器如图1所示,为了吸入室内空气,在箱体型的机壳1前面一侧形成有宽阔的吸入口2;为了向室内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另一侧形成有排出口3;为了控制空调器,排出口3下侧设置有多个操作旋钮4。如图2所示,设置在机壳1内部的底板11上侧隔一定距离设有室内侧隔离壁体12和室外侧隔离壁体13,并且室内侧隔离壁体12的后面装有隔开室内侧和室外侧并起支撑作用的挡板14。挡板14的一侧的电机底座上设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室内侧端部上设有使空气循环的送风扇17,驱动电机16室外侧端部上结合有冷却扇18。为了使通过吸入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扇17的前方设有室内侧热交换器19,冷却扇18的前方设有室外侧热交换器20。如图3所示,室外侧热交换器20的两侧隔一定距离设有固定杆21、21′,固定杆21、21′的内侧设有多个散热片22,散热片22上以蛇型结合有冷媒管23。24是把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的压缩机。驱动如上所述的现有窗式空调器,在送风扇17的作用下流入到吸入口2里的热空气经过室内侧热交换器19,转换成冷空气后通过排出口3排出到室内。位于室外侧的室外侧热交换器20在冷冻循环的作用下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被冷却扇18送出的风向外部散热。但是,上述构成的现有空调器安装在降雨量多或者沿海地区时,从外部渗透的雨水或者盐水侵蚀室外侧的热交换器20的零部件。这些侵蚀通常由于由铜材质的冷媒管23和接触在冷媒管23上的铝材质的散热片22之间的电位差而加剧快速侵蚀。特别是电极电位(galvanic series)相对低的铝材质散热片22侵蚀得更快,降低了热交换器20的性能并快速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让冷媒管和散热片之间产生电位差,防止出现由电位差引起零部件快速侵蚀的现象,使热交换器使用寿命延长的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为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对固定杆,固定杆的内侧等距离排列设置散热片,在散热片上以蛇型结合有冷媒管,为了防止冷媒管和散热片之间产生电位差,在冷媒管外周面上形成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所述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是利用HMDSO(Hexa methyl disiloxane,6-甲基-二硅氧烷(CH3)3SiOSi(CH3)3)气体从等离子体中和装置向冷媒管的表面真空蒸着的。所述的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是利用HMDSO(Hexamethyldisiloxane,6-甲基-二硅氧烷(CH3)3SiOSi(CH3)3)和He的混合气体从等离子体中和装置向冷媒管的表面真空蒸着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热交换装置有如下效果热交换器的冷媒管外周面上形成与散热片相同材料的镀层,在装配冷媒管和散热片时使相同材料的镀层和散热片接触,防止出现零部件之间由电位差产生的电位差现象,防止零部件快速侵蚀,延长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窗式空调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窗式空调器结构的横剖面图。图3是现有窗式空调器的热交换器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的平面图。图5是图4的A部的扩大剖面图。图中,21,21′固定杆;22散热片;23冷媒管;100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窗式空调器的基本结构与图1、图2中所示的现有结构相同,在这里省略说明,与现有结构相同的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如图4、图5所示,空调器的热交换器是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对固定杆21、21′,固定杆21、21′的内侧等距离排列设置散热片22,在散热片22上的通孔里以蛇型插入结合有冷媒循环的冷媒管23。为了防止冷媒管23和散热片22产生电位差,冷媒管23的外周面上有不让冷媒管23和散热片22之间产生电位差的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100。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100是利用HMDSO(Hexa methyldisiloxane,6-甲基-二硅氧烷(CH3)3SiOSi(CH3)3)或者HMDSO和He气体的混合气体,从在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装置向冷媒管23的表面真空蒸着0.02~1μm厚度。热交换器19、20的侵蚀主要是两种金属的电解质内的电位差引起的电位差(GALVANIC CORROSION)。构成热交换器的金属在腐蚀环境下电极电位序列不同,其中热交换器零部件中的铜Cu的侵蚀最弱,然后依次是Fe,Zn,Al。虽然Al在侵蚀环境下比较容易侵蚀,但是被侵蚀的同时在其表面形成起保护作用的耐侵蚀的氧化薄膜。Fe、Zn等不能形成像Al形成耐侵蚀的氧化薄膜的材料,在热交换器上首先发生由电位差引起的侵蚀现象的是Al,Cu。电极电位序列是以氢气被还原的倾向为基准,把各种金属被还原的倾向按大小表示出来,把比氢气被还原的倾向大的金属为正电位、比氢气被还原的倾向小的金属为负电位,所以负电位越大越容易侵蚀。组成热交换器的元素的电极电位在25度水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如表1。表1 在本专利技术中,制造热交换器19、20,通常把冷媒管23插入在散热片22上的通孔里后,以扩管作业的形式装配。这时,冷媒管23的外周面上在形成有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100的状态下进行扩管作业,所以镀在冷媒管23的表面上的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100跟散热片22接触,防止冷媒管23和散热片22之间由电位差引起侵蚀。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为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对固定杆,固定杆的内侧等距离排列设置散热片,在散热片上以蛇型结合有冷媒管,其特征是为了防止冷媒管和散热片之间产生电位差,在冷媒管外周面上形成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其特征是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是利用HMDSO(Hexa methyl disiloxane,6-甲基-二硅氧烷(CH3)3SiOSi(CH3)3)气体从等离子体中和装置向冷媒管的表面真空蒸着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其特征是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是利用HMDSO(Hexamethyldisiloxane,6-甲基-二硅氧烷(CH3)3SiOSi(CH3)3)和He的混合气体从等离子体中和装置向冷媒管的表面真空蒸着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热交换器的防侵蚀装置,所述的空调器热交换器为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对固定杆,固定杆的内侧等距离排列设置散热片,在散热片上以蛇型结合有冷媒管,为了防止冷媒管和散热片之间产生电位差,在冷媒管外周面上形成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在装配热交换器时冷媒管和散热片的接触由耐侵蚀的等离子体中和膜隔断,防止零部件之间的电位差,延长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4F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万吴呈勤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