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区廊道结构,包括顶板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横梁和若干立柱单元,各立柱单元均包括立梁、连接件和水泥墩。连接件的连接勾固定于水泥墩中,水泥墩埋于地下,立梁的下端安装到连接板上。支撑梁连接到各立柱单元的立梁,横梁安装于支撑梁上并用于支撑顶板,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支撑梁一侧。横梁长度方向中心的偏移形成立梁两侧的不对称结构可以在立柱的一侧提供比较宽敞的行人通道,增加建筑的趣味性。而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上的网块可以用于藤蔓植物的生长,使该园区廊道结构更加融入园区环境,同时避免上方坠物伤及行人。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园林建筑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区廊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园区廊道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遮盖或者是装点起来。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保证环境的良好稳定。并且在城市绿化过程中,通常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创造出园林环境。这类园林环境多用作旅游或者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在园林环境中多设有供游客遮雨歇息的园林建筑。其中廊道是一种开放性的休闲通道式建筑,能够有效融入园林,点缀环境。但现有的廊道结构都相对较于复杂,结构稳定性依旧较差,且功能比较单一,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耐用的园区廊道结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区廊道结构,包括顶板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顶板,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横梁和若干立柱单元,各立柱单元均包括立梁、连接件和水泥墩,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勾,连接板位于连接勾的上端,连接勾固定于水泥墩中,水泥墩埋于地下,立梁的下端安装到连接板上,支撑梁连接到各立柱单元的立梁,横梁安装于支撑梁上并用于支撑顶板,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支撑梁一侧,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的数量不少于2,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均连接有网块。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数量均为2,两横梁分别连接到相邻立柱单元的立梁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支撑梁的平面投影为弧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包括石凳,石凳位于支撑梁一侧,石凳与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不位于支撑梁的同一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水泥墩的下端设有夯土层,水泥墩的上侧由上到下还设有水泥层和砂石层。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顶板平面投影的地面上铺设有黄锈石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支撑梁和横梁均为方钢结构,立梁为槽钢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支撑梁的数量为2,两支撑梁分别位于立梁的两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顶板为8~12mm厚的钢化玻璃。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顶板和横梁之间设有驳接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这种园区廊道结构,利用支撑组件支撑顶板,其中支撑组件中的立柱单元通过连接件的连接勾固定到水泥墩中,并将水泥墩埋于地下,支撑梁连接到立柱单元的立梁,横梁安装于支撑梁上并用于支撑顶板,横梁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支撑梁一侧,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的数量不少于2,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均连接有网块,整体结构上可以保证该园区廊道结构的稳定,通过水泥墩固定的立梁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利用支撑梁和横梁可以有效支撑顶板,保证顶板安装的结构,同时横梁长度方向中心的偏移形成立梁两侧的不对称结构可以在立柱的一侧提供比较宽敞的行人通道,增加建筑的趣味性,而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上的网块可以用于藤蔓植物的生长,使该园区廊道结构更加融入园区环境,并且能起到比较好的防护作用,避免上方坠物伤及行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立柱单元位置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网块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该廊道结构顶部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该廊道结构地面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本技术为一种园区廊道结构,包括顶板11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顶板11,并在顶板11下侧形成行人活动空间。通常顶板11为一般板件结构件,具体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24、横梁23和若干立柱单元,立柱单元用于顶起支撑梁24和横梁23。各立柱单元均包括立梁21、连接件22和水泥墩31,连接件22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勾,连接板位于连接勾的上端。连接勾固定于水泥墩31中,水泥墩31埋于地下。立梁21的下端安装到连接板上,通过水泥墩31可以固定立梁21,有效避免其倾倒,进一步保证该园区廊道结构的稳定性。通常连接勾包括至少两个背向设置的勾件,同于保证连接件22的与水泥墩31的连接强度。水泥墩31可以预先浇筑后埋入地下,也可以在上面挖出凹坑现场浇筑。支撑梁24连接到各立柱单元的立梁21,支撑梁24连接到该园区廊道结构的每一根立梁21上,确保受力的均匀稳定。横梁23安装于支撑梁24上并用于支撑顶板11,也可以同时设置横梁23还连接到立梁21上。横梁23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支撑梁24一侧,即在平面投影中,横梁23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支撑梁24具有一定的距离。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的数量不少于2,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均连接有网块26。网块26可以便于藤蔓植物的缠绕,并且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坠物。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顶板11为8~12mm厚的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可以提高透光率,方向行人欣赏风景,并且也有助于藤蔓植物的生长。通常还会在钢化玻璃上贴热反射镀膜,降低该园区廊道结构下的温度。优选地,钢化玻璃的厚度选用10.76m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梁24的平面投影为弧形。同样地,立柱单元也沿着支撑梁24线性阵列,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不同立柱单元的石墩协调支撑。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数量均为2,并且两横梁23分别连接到相邻立柱单元的立梁21上,提高其结构的紧凑性和整体性,确保横梁23的连接强度和支撑强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梁24的数量为2,两支撑梁24分别位于立梁21的两侧,保证支撑梁24的连接强度。为了方便描述而不代表具体方向,将附图1中视图方向的左称为左,视图方向的右称为右,视图方向的上称为上,视图方向的下称为下。这里所进行的位置关系的比较都是从各结构件的中心位置出发进行比较的。可以从附图1中看出,支撑梁24分别位于立梁21的左右两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包括石凳35,石凳35位于支撑梁24一侧,石凳35与横梁23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不位于支撑梁24的同一侧。从附图1中看出,横梁23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立梁21的左侧,也是位于支撑梁24的左侧,而石凳35位于支撑梁24的右侧位置。由此可以在立梁21的左侧形成比较宽敞的行人活动空间,而立梁21的右侧用于行人歇息。在本实施例中,该园区廊道结构的水泥墩31的下端设有夯土层32,水泥墩31的上侧由上到下还设有水泥层34和砂石层33,保证水泥墩31的稳定。并且在顶板11平面投影的地面上铺设有黄锈石板36,提高环境的观赏性。在顶板11和横梁23之间设有驳接爪25,驳接爪25下侧焊接在横梁23上,上侧用于固定顶板11。优选地,支撑梁24和横梁23均为方钢结构,立梁21为槽钢结构,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自身重量。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区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1)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顶板(11),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24)、横梁(23)和若干立柱单元,各所述立柱单元均包括立梁(21)、连接件(22)和水泥墩(31),所述连接件(22)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勾,所述连接板位于连接勾的上端,所述连接勾固定于水泥墩(31)中,所述水泥墩(31)埋于地下,所述立梁(21)的下端安装到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梁(24)连接到各立柱单元的立梁(21),所述横梁(23)安装于支撑梁(24)上并用于支撑顶板(11),所述横梁(23)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支撑梁(24)一侧,相邻所述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的数量不少于2,相邻所述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均连接有网块(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区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1)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顶板(11),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梁(24)、横梁(23)和若干立柱单元,各所述立柱单元均包括立梁(21)、连接件(22)和水泥墩(31),所述连接件(22)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勾,所述连接板位于连接勾的上端,所述连接勾固定于水泥墩(31)中,所述水泥墩(31)埋于地下,所述立梁(21)的下端安装到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梁(24)连接到各立柱单元的立梁(21),所述横梁(23)安装于支撑梁(24)上并用于支撑顶板(11),所述横梁(23)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位于支撑梁(24)一侧,相邻所述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的数量不少于2,相邻所述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均连接有网块(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区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立柱单元之间的横梁(23)数量均为2,两所述横梁(23)分别连接到相邻立柱单元的立梁(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区廊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4)的平面投影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区廊道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东,马强,崔彦彬,蔡泉淼,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绿化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