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7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包括墙壁,墙壁上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柱、右支柱,左支柱上设有左滑槽,右支柱上设有右滑槽;矩形通孔内设有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防眩目玻璃设于普通玻璃的上方,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玻璃封条与右玻璃封条,左玻璃封条的左侧设有左滑轨,右玻璃封条的右侧设有右滑轨,左滑槽与左滑轨滑动连接,右滑槽与右滑轨滑动连接,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在矩形通孔内移动。通过调整第一玻璃与第二玻璃的位置,可以实现遮住直射光线的效果,使房岗亭内的工作人员不会因光线直射而产生眩目,同时第二玻璃的存在也不会遮挡到观测视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
本技术涉及房岗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
技术介绍
房岗亭,就是岗哨工作的亭,随着现代化发展程度的加快,房岗亭也越来越应用广泛,房岗亭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其中一些企业在生产制造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房岗亭内通常会受到阳光直射,对处于房岗亭内的工作人员,会产生眩目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眼睛健康,对工作的效率也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包括墙壁,墙壁上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柱、右支柱,左支柱上设有左滑槽,右支柱上设有右滑槽,矩形通孔的前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遮挡墙壁,遮挡墙壁将矩形通孔自上往下分为上槽、观望窗口、下槽;矩形通孔内设有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防眩目玻璃设于普通玻璃的上方,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玻璃封条与右玻璃封条,且防眩目玻璃、普通玻璃与左玻璃封条、右玻璃封条固定连接,左玻璃封条的左侧设有左滑轨,右玻璃封条的右侧设有右滑轨,左滑槽与左滑轨滑动连接,右滑槽与右滑轨滑动连接,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在矩形通孔内移动,所述普通玻璃设有下玻璃封条,下玻璃封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缺口、右缺口;左支柱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通过第一固定装置旋转与左缺口配合,第一固定装置的侧面通过第一固定装置的旋转与下玻璃封条的左端相抵;右支柱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通过第二固定装置旋转与右缺口配合,第二固定装置的侧面通过第二固定装置的旋转与下玻璃封条的右端相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柱、第一连接柱、第一弹簧销、第一弹簧孔,第一卡柱与左支柱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与第一卡块固定连接,第一卡柱的内部为第一空腔,第一连接柱与第一空腔滑动配合,第一弹簧孔设于第一卡柱上与第一空腔连接,第一弹簧销设于第一连接柱的侧面,第一弹簧销与第一弹簧孔相互配合,用于调节第一固定装置的高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卡柱、第二连接柱、第二弹簧销、第二弹簧孔,第二卡柱与右支柱的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柱的顶端与第二卡块固定连接,第二卡柱的内部为第二空腔,第二连接柱与第二空腔滑动配合,第二弹簧孔设于第二卡柱上与第二空腔连接,第二弹簧销设于第二连接柱的侧面,第二弹簧销与第二弹簧孔相互配合,用于调节第二固定装置的高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槽在墙壁的后侧有另一个开口,下槽上设有盖板,盖板与墙壁铰接,盖板盖住下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的总位置,可以实现遮住直射光线的效果,使房岗亭内的工作人员不会因光线直射而产生眩目,同时第二玻璃的存在也不会遮挡到观测视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第二固定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壁,10-遮挡墙壁,2-矩形通孔,20-防眩目玻璃,21-普通玻璃,22-左玻璃封条,23-右玻璃封条,3-左支柱,30-左滑槽,4-右支柱,40-右滑槽,50-左滑轨,51-右滑轨,60-观望窗口,61-下槽,62-上槽,63-盖板,7-下玻璃封条,70-左缺口,71-右缺口,8-第一固定装置,80-第一卡块,81-第一卡柱,82-第一连接柱,83-第一弹簧孔,84-第一弹簧销,85-第一空腔,9-第二固定装置,90-第二卡块,91-第二卡柱,92-第二连接柱,93-第二弹簧孔,94-第二弹簧销,95-第二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包括墙壁1,墙壁1上设有矩形通孔2,矩形通孔2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柱3、右支柱4,左支柱3上设有左滑槽30,右支柱4上设有右滑槽40,矩形通孔2的前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遮挡墙壁10,遮挡墙壁10将矩形通孔2自上往下分为上槽62、观望窗口60、下槽61;矩形通孔2内设有防眩目玻璃20和普通玻璃21,防眩目玻璃20设于普通玻璃21的上方,防眩目玻璃20和普通玻璃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玻璃封条22与右玻璃封条23,且防眩目玻璃20、普通玻璃21与左玻璃封条22、右玻璃封条23固定连接,左玻璃封条22的左侧设有左滑轨50,右玻璃封条23的右侧设有右滑轨51,左滑槽30与左滑轨50滑动连接,右滑槽40与右滑轨51滑动连接,防眩目玻璃20和普通玻璃21在矩形通孔2内移动,所述普通玻璃21设有下玻璃封条7,下玻璃封条7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缺口70、右缺口71;左支柱3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一固定装置8,第一固定装置8的上端设有第一卡块80,第一卡块80通过第一固定装置8旋转与左缺口70配合,第一固定装置8的侧面通过第一固定装置8的旋转与下玻璃封条7的左端相抵;右支柱4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二固定装置9,第二固定装置9的上端设有第二卡块90,第二卡块90通过第二固定装置9旋转与右缺口71配合,第二固定装置9的侧面通过第二固定装置9的旋转与下玻璃封条7的右端相抵。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装置8包括第一卡柱81、第一连接柱82、第一弹簧销84、第一弹簧孔83,第一卡柱81与左支柱3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接柱82的顶端与第一卡块80固定连接,第一卡柱81的内部为第一空腔85,第一连接柱82与第一空腔85滑动配合,第一弹簧孔83设于第一卡柱81上与第一空腔85连接,第一弹簧销84设于第一连接柱82的侧面,第一弹簧销84与第一弹簧孔83相互配合,用于调节第一固定装置8的高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装置9包括第二卡柱91、第二连接柱92、第二弹簧销94、第二弹簧孔93,第二卡柱91与右支柱4的下端铰接,第二连接柱92的顶端与第二卡块90固定连接,第二卡柱91的内部为第二空腔95,第二连接柱92与第二空腔95滑动配合,第二弹簧孔93设于第二卡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壁,墙壁上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柱、右支柱,左支柱上设有左滑槽,右支柱上设有右滑槽,矩形通孔的前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遮挡墙壁,遮挡墙壁将矩形通孔自上往下分为上槽、观望窗口、下槽;矩形通孔内设有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防眩目玻璃设于普通玻璃的上方,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玻璃封条与右玻璃封条,且防眩目玻璃、普通玻璃与左玻璃封条、右玻璃封条固定连接,左玻璃封条的左侧设有左滑轨,右玻璃封条的右侧设有右滑轨,左滑槽与左滑轨滑动连接,右滑槽与右滑轨滑动连接,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在矩形通孔内移动,所述普通玻璃设有下玻璃封条,下玻璃封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缺口、右缺口;/n左支柱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通过第一固定装置旋转与左缺口配合,第一固定装置的侧面通过第一固定装置的旋转与下玻璃封条的左端相抵;右支柱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通过第二固定装置旋转与右缺口配合,第二固定装置的侧面通过第二固定装置的旋转与下玻璃封条的右端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目的房岗亭,其特征在于,包括墙壁,墙壁上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支柱、右支柱,左支柱上设有左滑槽,右支柱上设有右滑槽,矩形通孔的前侧上方和下方均设有遮挡墙壁,遮挡墙壁将矩形通孔自上往下分为上槽、观望窗口、下槽;矩形通孔内设有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防眩目玻璃设于普通玻璃的上方,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玻璃封条与右玻璃封条,且防眩目玻璃、普通玻璃与左玻璃封条、右玻璃封条固定连接,左玻璃封条的左侧设有左滑轨,右玻璃封条的右侧设有右滑轨,左滑槽与左滑轨滑动连接,右滑槽与右滑轨滑动连接,防眩目玻璃和普通玻璃在矩形通孔内移动,所述普通玻璃设有下玻璃封条,下玻璃封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缺口、右缺口;
左支柱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通过第一固定装置旋转与左缺口配合,第一固定装置的侧面通过第一固定装置的旋转与下玻璃封条的左端相抵;右支柱的下端铰接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通过第二固定装置旋转与右缺口配合,第二固定装置的侧面通过第二固定装置的旋转与下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顺轻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