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预制建筑的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3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预制建筑的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结构,其包括矩形框,其设置于基座上,矩形框的第一侧板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多根连接钢筋的一端定位在第一定位槽内,其另一端定位在灌浆套筒底部的第二定位槽内,灌浆套筒的顶部设置在矩形框的第二侧板上,灌浆套筒通过第一定位部件放置在基座上,又通过弹簧连接在其上方的钢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簧带来的向下的力和第一定位部件的支撑力相配合,使灌浆套筒与钢筋固定在矩形框围成的区域内,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定位更加准确,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钢筋架与灌浆套筒间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预制建筑的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预制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预制建筑的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指带肋钢筋插入内腔为凹凸表面的灌浆套筒,通过向套筒与钢筋的间隙灌注专用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凝固后将钢筋锚固在套筒内实现针对预制构件的一种钢筋连接技术。该技术将灌浆套筒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内,在安装现场从预制构件外通过注浆管将灌浆料注入套筒,来完成预制构件钢筋的连接,是预制构件中受力钢筋连接的主要形式,主要用于各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连接。在预制板的浇注前,往往采用钢丝捆绑的方法对灌浆套筒固定在钢筋上,这种方法操作过于繁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且无法精确地对其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通过弹簧带来的向下的力和第一定位部件的支撑力相配合,使灌浆套筒与钢筋固定在矩形框围成的区域内,比起现有技术定位更加准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钢筋架与灌浆套筒间的固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预制建筑的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结构,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预制建筑的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矩形框(1),其设置于基座(2)上,所述矩形框(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111),多根连接钢筋(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111)内;/n多个灌浆套筒(3),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1),所述连接钢筋(13)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1)内,所述多个灌浆套筒(3)的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2)上,所述灌浆套筒(3)的外壁设置有灌浆管(32)和排浆管(33);/n钢筋架(4),其包括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包括相互平行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预制建筑的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框(1),其设置于基座(2)上,所述矩形框(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111),多根连接钢筋(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111)内;
多个灌浆套筒(3),其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31),所述连接钢筋(13)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1)内,所述多个灌浆套筒(3)的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2)上,所述灌浆套筒(3)的外壁设置有灌浆管(32)和排浆管(33);
钢筋架(4),其包括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钢筋(41)和第二钢筋(42),所述第一钢筋(41)位于所述连接钢筋(13)上方,所述第二钢筋(42)位于所述灌浆套筒(3)上方且垂直于所述灌浆套筒(3),所述第二钢筋网位于所述灌浆套筒(3)和所述连接钢筋(13)的下方;
第一定位部件(5),其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灌浆套筒(3)的外壁,所述第一定位部件(5)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基座(2)上;
第二定位部件(6),其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灌浆套筒(3)的外壁,所述第二定位部件(6)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明沙明武吴佳昌赵甦王晓夕余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良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