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传热的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其包括:至少一个集管箱,其具有至少两个集管腔,其中基本上每个集管腔由基部器件和顶部器件大致限定。顶部器件包括中间侧壁。中间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成彼此靠近。两个中间侧壁之间的间距在基部器件之上随高度而增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热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特别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其具有至少一个集管箱,该集管箱包括至少两个集管腔。尽管本专利技术参照机动车的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来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种用途,而且可用于其它的空调装置等。
技术介绍
以上的这种热交换器在现有技术中的已知的。DE 19826881 A1披露了一种具有由金属薄板制成的集管箱的热交换器,该金属薄板由预处理的板制成。该集管箱沿纵向分成两个腔,其中两排串联布置的扁平管的端部插入到集管箱的基部部段或板中,流经其中的空气被冷却。集管腔包括侧壁,其中两个集管腔的相邻侧壁是平行的,并且彼此直接相靠并彼此焊接且焊接到基部上,以确保该集管箱的紧密密封。DE 10056074 A1披露了一种热交换器,其中预其它的已知装置相反,连接法兰不安装到集管箱的端面上,而是安装到纵向侧面上,以便在不需要额外部件的情况下实现简单的结构。在这种热交换器中,两个腔的相邻的侧壁表面也安装成彼此平行彼此焊接且焊接到集管箱上。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的缺点在于制造公差必须相当的窄,以便使得出现次品的可能最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允许更大的制造公差的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的该目的由权利要求1来实现。优选实施例由从属权利要求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可以特别地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该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个集管箱,其具有至少两个集管腔,其中基本上每个集管腔由基部器件和顶部器件大致限定。第一集管腔的顶部器件包括第一中间侧壁,第二集管腔的顶部器件包括第二中间侧壁。该第一中间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成靠近该第二中间侧壁。该第一中间侧壁距离该第二中间侧壁的侧向间距至少在该集管箱的高度的一部分之上随离开该基部器件的距离而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以下多个优点。由于提供了这样的集管箱,该集管箱包括至少在一部分上并排安装的至少两个集管腔,因此可提供双排式的蒸发器,其中流经该蒸发器的空气首先经过第一排扁平管随后经过第二排扁平管。每一集管腔由由基部器件和顶部器件来限定,其中术语“顶部器件”应理解成在基部器件之上的集管腔的端部。该顶部器件可包括一个或两个侧壁和一个覆盖壁,或整体上弯曲的壁(即半圆形壁)等。由于集管腔并排布置并且由于“中间”侧壁之间的侧向间距即在左侧集管腔的右面上的侧壁与在右侧集管腔的左面上的侧壁之间的间距离开该基部器件越远其分开得越宽,因此在离开该基部器件的距离处可获得更宽的间隙。这确保了助焊剂更好地输送,并由此加强了在间隙中的焊接材料的利用,因此当焊接该集管箱时还在中间侧壁和基部器件处确保了助焊剂更好地输送和焊接材料的利用。“中间”侧壁应理解成第一和第二集管腔的相邻侧壁,(由于它们彼此完全或部分地接触因此还可理解为“接触侧壁”)。因此在双腔式的集管箱中外侧壁是在外侧的侧壁,即这些侧壁不与集管腔邻接。在包括三个集管腔的集管箱中,中间的集管腔的两个侧壁是所谓的“中间”侧壁,这是因为两个侧壁与另一集管腔相邻。在焊接过程中助焊剂朝向基部器件的输送并输送到基部器件中的方面上,朝向基部器件渐缩的间隙对于具有有利的影响,特别是在被加热时。在常规的即平行的侧壁中,侧壁必须精确等间距定位,这是因为该间距对毛细作用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允许不太严格的制造公差,这是因为间隙宽度沿高度连续变化,因此即使不精确的制造公差也可形成对于良好的毛细作用而言适当间距的间隙宽度。有利的制造公差允许使得制造成本保持较低并且获得较低的次品率。依据制造公差与制造成本的关系,可使得次品率设定成较低,或使得次品率稍微高于可获得的最小值,由于所述的有利的制造公差,使得整体而言降低了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在该第一中间侧壁与该第二中间侧壁之间或接触侧壁之间的大致为V形的间隙。连续的严格单调增大的间距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这总是使得适当的侧向间距基本上于制造公差无关。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稳定器件或分配器件设置到至少一个侧壁上。稳定器件增加了结构稳定性。稳定器件或分配器件可设置在中间侧壁或外侧壁上。还可构思到,使得一个或多个稳定器件或分配器件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中间侧壁和/或一个或多个外侧壁上。该稳定器件或分配器件可设置集管腔的内侧上和/或其外部空间中,或者对于集管腔向外或向内延伸。至少一个分配或稳定器件的纵向方向优选为大致垂直于基部器件,以便该分配或稳定器件优选为大致垂直于该基部器件表面延伸。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分配或稳定器件构形成凹陷部系统,其形状为凹槽系统或凹口系统等。可构思该凹陷部系统是在集管腔的侧壁的外表面上的凹陷,例如从基部器件向上延伸到在基部器件之上的特定高度。该凹陷部系统例如可构造成V形或U形,其中U形的宽度即凸缘之间的宽度可明显大于U形的深度。凹陷部宽度与凹陷部深度的可能比率的范围是1∶10到100∶1,其中大约1∶5和80∶1的范围是优选的。对于凹口式的凹陷部系统,1∶1的比率是优选的,而相当高的数值是可行的,特别是对于凹槽式的凹陷部系统。基本上由非切割工艺但不限于此的工艺制成的凹陷部系统或稳定系统增大侧壁的侧向稳定性,并且由增大了集管腔整体的稳定性。分配器件有助于助焊剂和焊接材料的分布。这有利于制造工艺,这是由于制造公差改善的同时保持相同或更低的次品率。在中间侧壁或接触壁的外表面上的凹陷部系统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它们确保了在侧壁之间或集管腔的凸缘之间形成毛细间隙,依据凹陷部系统的宽度该毛细间隙覆盖一大的面积。这种毛细间隙无论宽和窄有利于在焊接中助焊剂的输送,以便实现侧壁彼此和侧壁与基部器件的可靠焊接联接。在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中的典型的扁平管式蒸发器中,凹陷部的高度在大约0.05-0.4毫米之间,其中宽度在0.05-8或10毫米或更高之间。实施例中所指明的数值仅涉及一个具体的示例。这种或其它的扁平管式蒸发器或普通的蒸发器允许更小或更大的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稳定器件或至少一个分配器件向外突伸,其中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稳定器件或至少一个分配器件从至少一个集管腔的一个侧壁向外突伸。特别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稳定器件从中间侧壁或接触侧壁中的一个侧壁向外突伸,以便两个中间侧壁之间的侧向间距(或间隙)在稳定器件的位置处减小。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稳定器件或至少一个分配器件构造成折片系统,其特别优选为是通过非切割工艺制成的。特别优选的是,至少在一部分上或至少一个集管腔的整个长度上等间距地设置多个分配或稳定器件,其中该稳定器件可以在第一集管腔的中间侧壁和第二集管腔的中间侧壁的朝外表面上交替地设置。可类似构思到,仅在一个中间侧壁或一个集管腔上设置所有的稳定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分配和稳定器件的深度随离开该基部器件的距离而增加。例如,该深度即该稳定器件相对于侧壁的外尺寸的垂直距离可以是靠近基部器件的最大深度的三分之一。在向外突伸的稳定器件中,这是相对于侧壁的高度,而在作为稳定器件的凹陷部系统中,应当理解成凹陷部相对于侧壁的深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在该中间侧壁与该基部器件的接触区域中设置有凹陷部,其中该凹陷部可以例如构造成用于对侧壁端部进行导向的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扁平管在侧翼区域中的壁厚小于在曲率部分或半径区域中的壁厚。该实施例是非常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1),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其包括:至少一个集管箱(2),其具有至少两个集管腔(3、4),其中基本上每个集管腔(3、4)由基部器件(12)和顶部器件(13)大致限定;第一集管腔(3)的顶部器件(1 3)包括第一中间侧壁(15),第二集管腔(4)的顶部器件(23)包括第二中间侧壁(25);该第一中间侧壁(15)的至少一部分定位成靠近该第二中间侧壁(25);其中,该第一中间侧壁(15)距离该第二中间侧壁(25)的侧向间距至 少在该集管箱(2)的高度(69)的一部分之上随离开该基部器件(12)的距离而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迪尔,K弗尔斯特尔,F奥特,W泽瓦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