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517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包括田块,田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不透水层、水分通道层、耕作层,田块开设有双层排水沟,双层排水沟的沟底为不透水沟底,双层排水沟的沟壁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透水沟壁及不透水沟壁,透水沟壁与不透水沟壁之间设置有不透水隔层,不透水隔层将双层排水沟分割为下层的积液排水沟及上层的径流排水沟;径流排水沟内侧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L型灌溉通道,积液排水沟连通有地埋式的积液蓄水池,径流排水沟连通有露天式的地表径流蓄水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分开收集,防止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污染,同时还可以用于农田灌溉,防止农田营养物质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属严重缺水的国家,加之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基数增加,及工农业从业人口素质低与监管执法不严或缺失,使本缺少的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成为污染型缺水的国度。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有农田土壤积液和农田地表径流,农田土壤积液中混有土壤中重金属、氮、磷等水污染物,农田地表径流中含有氮、磷等水污染物,农田土壤积液通过通过下渗进入地下水,最终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污染,地表径流径向流入江河湖泊造成污染,不仅造成水污染,还带走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导致农田土壤肥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将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分开收集,防止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污染,同时还可以用于农田灌溉,防止农田营养物质流失。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包括田块,所述田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不透水层、水分通道层、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包括田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块(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不透水层(11)、水分通道层(12)、耕作层(13),所述田块(1)开设有双层排水沟(2),所述双层排水沟(2)的沟底为不透水沟底(21),所述双层排水沟(2)的沟壁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透水沟壁(22)及不透水沟壁(23),所述透水沟壁(22)与所述水分通道层(12)连接,所述透水沟壁(22)与所述不透水沟壁(23)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不透水沟底(21)的不透水隔层(24),所述不透水隔层(24)将双层排水沟(2)分割为下层的积液排水沟(25)及上层的径流排水沟(26);/n所述田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土壤积液与地表径流收集系统,包括田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块(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不透水层(11)、水分通道层(12)、耕作层(13),所述田块(1)开设有双层排水沟(2),所述双层排水沟(2)的沟底为不透水沟底(21),所述双层排水沟(2)的沟壁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透水沟壁(22)及不透水沟壁(23),所述透水沟壁(22)与所述水分通道层(12)连接,所述透水沟壁(22)与所述不透水沟壁(23)之间设置有平行于所述不透水沟底(21)的不透水隔层(24),所述不透水隔层(24)将双层排水沟(2)分割为下层的积液排水沟(25)及上层的径流排水沟(26);
所述田块(1)于所述双层排水沟(2)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径流排水沟(26)内侧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L型灌溉通道(5),所述L型灌溉通道(5)的侧壁靠近所述径流排水沟(26)且开设有多个连通径流排水沟(26)的闸口(91),每一闸口(91)内均可拆卸安装有闸门(9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川许超李博蒋明张耿杰李元刘淑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昆明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