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7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为双体卧式浮筒,包括两个单体卧式浮筒和连接在两个单体卧式浮筒顶部的顶部框架;两个单体卧式浮筒之间留有间隙,且二者的结构彼此对称,顶部框架将两个单体卧式浮筒连接成为一体;每一单体卧式浮筒包括内部支撑骨架和浮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单体卧式浮筒连成一体,重心降低且重心一直位于双体卧式浮筒中部,类似不倒翁结构,在台风天风大浪急的恶劣天气下也不会倾倒和失稳,有效保证了挂网后整个拦污网的稳定性;浮筒主体结构材料为EVA高分子材料,本身耐海水腐蚀,表层又喷涂强度很高的SPUA聚脲涂层,外露金属框架刷涂高效HJ406防污漆,海水环境下不易老化及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厂拦污网浮筒
本技术属于核电厂拦污网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拦污网浮筒。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在运核电机组中的各机组频繁出现海生物聚集导致机组跳机、跳堆、降功率运行的事件,使得核电厂冷源安全及拦污网防护技术受到了核电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在建、在役滨海核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取水多为明渠、隧洞形式,依据各核电厂自身需要在取水路径上布置几道拦污网,每道拦污网上都有若干个金属浮筒用于支撑及固定揽绳上的网片。请参阅图1至图3,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拦污网带浮筒的结构平面图和结构剖面图,图3所示为图2中浮筒90的结构图。作为拦污网92的重要组成部分,图3中的浮筒为立式金属浮筒,这种浮筒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浮筒为金属结构,在海水环境下,容易发生锈蚀,即使在其表面喷涂重防腐材料及附加阴极保护措施,由于海水环境腐蚀作用,金属一般需每半年作一次检查,两到三年左右需将浮筒起吊上岸重新喷涂防腐涂料,如果是几道拦网,那每次起吊加防腐喷涂,耗时、费力很不经济;金属浮筒最长每十年需要更换一次,在电站使用寿期内,金属浮筒更换达六次之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厂拦污网浮筒为双体卧式浮筒,其包括两个单体卧式浮筒和连接在两个单体卧式浮筒顶部的顶部框架;两个单体卧式浮筒之间留有间隙,且二者的结构彼此对称,顶部框架将两个单体卧式浮筒连接成为一体;每一单体卧式浮筒包括内部支撑骨架和浮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厂拦污网浮筒为双体卧式浮筒,其包括两个单体卧式浮筒和连接在两个单体卧式浮筒顶部的顶部框架;两个单体卧式浮筒之间留有间隙,且二者的结构彼此对称,顶部框架将两个单体卧式浮筒连接成为一体;每一单体卧式浮筒包括内部支撑骨架和浮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采用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采用高分子EVA材料分层粘合制成;所述浮筒的表层、顶部框架外都刷有SPUA聚脲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SPUA聚脲涂层的厚度为3~10mm,SPUA聚脲涂层外面喷涂有100~200μm厚的防污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骨架包括方管、至少两根下拉管和至少两根侧拉管;做为内部支撑骨架主要受力构件的方管为水平设置,下拉管的第一端采用肋板焊接连接在方管的下壁,侧拉管的第一端采用肋板焊接连接在方管的左侧或右侧,侧拉管在方管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与下拉管对应;每根下拉管的第二端与对应位置处的侧拉管的第二端采用斜支管焊接连接;相邻侧拉管的第二端分别采用侧支管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厂拦污网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包括上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安刘鑫熊碧露罗岁丰林仙仁隋学明黄小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