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装置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层,装置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上端咬合连接有传动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套筒上活动安装有五个甩干桶,当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转动套筒旋转时能使得蚕丝能够分隔甩干使得减小蚕丝堆积挤压在一起的程度从而提高甩干后的质量,再通过转动套筒上甩干腔为整圆的五分之四圆形状设置,使得其内的甩干桶在旋转时能通过外侧的第一齿轮层与固定不转的装置主体上的第二齿轮层咬合,使得甩干桶在随着转动套筒公转的同时能够自转,使得甩干脱水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蚕丝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在蚕丝的生产过程中在蚕茧剥丝后需要对蚕丝进行柔软、清洗等处理,清洗完成后的蚕丝还需要进行脱水处理,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但现有的蚕丝脱水方式大都为简单的旋转离心进行脱水,使得蚕丝容易堆积在一起的同时只有一侧与甩干桶接触使得甩干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提供的在于提供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以解决普通蚕丝脱水装置蚕丝容易堆积在一起且只挤压一面而脱水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层,所述装置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咬合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左侧咬合连接有主转轴底端,所述主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上开设有甩干腔,所述甩干腔内活动安装有甩干桶,所述甩干桶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层,所述甩干桶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甩干桶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装置主体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层,所述甩干桶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甩干腔底部外侧下端开设有出水槽,所述装置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板。进一步的,所述甩干腔为整圆的五分之四圆形状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下端固定连接甩干腔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层与第二齿轮层咬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层为橡胶构成,所述减震层底部开设有三角状且间隔设置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为钝角且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板下端为倾斜向外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甩干腔底部外侧为倾斜设置。有益效果:(1)该装置能通过转动套筒上活动安装有五个甩干桶,当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转动套筒旋转时能使得蚕丝能够分隔甩干使得减小蚕丝堆积挤压在一起的程度从而提高甩干后的质量,再通过转动套筒上甩干腔为整圆的五分之四圆形状设置,使得其内的甩干桶在旋转时能通过外侧的第一齿轮层与固定不转的装置主体上的第二齿轮层咬合,使得甩干桶在随着转动套筒公转的同时能够自转,使得甩干脱水效率提高的同时再通过甩干桶内侧钝角且间隔设置的凸块,使得甩干桶自转的时候能通过凸块触动因为离心力挤在一起蚕丝本身转动使得不断改变挤压的面从而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2)该装置通过甩干腔底部外侧为倾斜设置,使得甩干桶内通过出水孔移动到外侧的水能通过斜面方便移动到甩干腔外,从而保持甩干腔内不会积水,再通过导水板下端为倾斜向外设置,使得甩干腔出来的水能被直接导到装置外部从而避免电机接触到水而发生故障,最后通过减震层为橡胶构成且底部开设有三角状且间隔设置的凹槽,使得能增加减震层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面透视图。图中:1-装置主体、2-装置底座、3-支撑柱、4-减震层、5-电机、6-传动带、7-主转轴、8-甩干桶、9-转动套筒、10-第一齿轮层、11-第二齿轮层、12-出水孔、13-凸块、14-导水板、15-出水槽、16-轴承、17-甩干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包括1-装置主体、2-装置底座、3-支撑柱、4-减震层、5-电机、6-传动带、7-主转轴、8-甩干桶、9-转动套筒、10-第一齿轮层、11-第二齿轮层、12-出水孔、13-凸块、14-导水板、15-出水槽、16-轴承、17-甩干腔,装置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2,装置底座2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层4,装置底座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上端咬合连接有传动带6,传动带6左侧咬合连接有主转轴7底端,主转轴7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9,转动套筒9上开设有甩干腔17,甩干腔17内活动安装有甩干桶8,甩干桶8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层10,甩干桶8上开设有出水孔12,甩干桶8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3,装置主体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层11,甩干桶8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16,甩干腔17底部外侧下端开设有出水槽15,装置底座2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板14。在具体实施时,甩干腔17为整圆的五分之四圆形状设置,使得甩干桶8在旋转时能通过外露的一部分与装置主体接触,使得甩干桶8在随着转动套筒9公转的同时能够自转,从而提高甩干效率。在具体实施时,轴承16下端固定连接甩干腔17底部,使得甩干腔8能够通过底部的轴承16达到自转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齿轮层10与第二齿轮层11咬合连接,使得在甩干桶8能实现公转的同时自转的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减震层4为橡胶构成,减震层4底部开设有三角状且间隔设置的凹槽,使得能增加减震层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稳定性。在具体实施时,凸块13为钝角且间隔设置,使得甩干桶8自转的时候能通过凸块13触动因为离心力挤在一起蚕丝本身转动使得不断改变挤压的面从而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在具体实施时,导水板14下端为倾斜向外设置,使得甩干腔17出来的水能被直接导到装置外部从而避免电机5接触到水而发生故障。在具体实施时,甩干腔17底部外侧为倾斜设置,使得甩干桶8内通过出水孔12移动到外侧的水能通过斜面方便移动到甩干腔17外,从而保持甩干腔17内不会积水。本技术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转动套筒9上活动安装有五个甩干桶8,将需要脱水的蚕丝放入甩干桶8中,当电机5通过传动带6带动主转轴7从而带动转动套筒9旋转时能使得蚕丝能够分隔甩干使得减小蚕丝堆积挤压在一起的程度从而提高甩干后的质量,再通过转动套筒9上甩干腔17为整圆的五分之四圆形状设置,使得其内的甩干桶8在旋转时能通过外侧的第一齿轮层10与固定不转的装置主体1内侧上的第二齿轮层11咬合,与甩干桶8底部的轴承,使得甩干桶8在随着转动套筒9公转的同时能够自转,使得甩干脱水效率提高的同时再通过甩干桶8内侧钝角且间隔设置的凸块13,使得甩干桶8自转的时候能通过凸块13触动因为离心力挤在一起蚕丝本身转动使得不断改变挤压的面从而进一步提高脱水效率,接着通过甩干腔17底部外侧为倾斜设置,使得甩干桶8内通过出水孔12移动到外侧的水能通过斜面方便移动到出水槽15从而移动到甩干腔17外,从而保持甩干腔17内不会积水,再通过装置底座2内导水板14下端为倾斜向外设置,使得甩干腔17出来的水能被直接导到装置底座2外部从而避免电机5接触到水而发生故障,最后通过支撑柱3减震层4为橡胶构成且底部开设有三角状且间隔设置的凹槽,使得能增加减震层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2),所述装置底座(2)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层(4),所述装置底座(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上端咬合连接有传动带(6),所述传动带(6)左侧咬合连接有主转轴(7)底端,所述主转轴(7)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9),所述转动套筒(9)上开设有甩干腔(17),所述甩干腔(17)内活动安装有甩干桶(8),所述甩干桶(8)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层(10),所述甩干桶(8)上开设有出水孔(12),所述甩干桶(8)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3),所述装置主体(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层(11),所述甩干桶(8)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16),所述甩干腔(17)底部外侧下端开设有出水槽(15),所述装置底座(2)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丝加工脱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2),所述装置底座(2)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层(4),所述装置底座(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上端咬合连接有传动带(6),所述传动带(6)左侧咬合连接有主转轴(7)底端,所述主转轴(7)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套筒(9),所述转动套筒(9)上开设有甩干腔(17),所述甩干腔(17)内活动安装有甩干桶(8),所述甩干桶(8)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层(10),所述甩干桶(8)上开设有出水孔(12),所述甩干桶(8)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3),所述装置主体(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层(11),所述甩干桶(8)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16),所述甩干腔(17)底部外侧下端开设有出水槽(15),所述装置底座(2)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丝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丝绸之路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