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涉及养蚕设备技术领域。装置本体上的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碎叶机,碎叶机的一端设置有风干装置,第一传送机构的底端安装主支架,主支架上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上安装有振动筛下料机,承重板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筛下料机支架,振动筛下料机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传送机构,碎叶机通过碎叶机支架固定连接承重板,风干装置通过风干装置支架固定连接承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碎叶机可以将桑叶进行粉碎,其中由于搅拌轴以及搅拌棍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桑叶堵塞,而且碎叶辊通过由若干碎叶刀刃组成,将碎叶切割成条状,便于大蚕直接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
本技术涉及养蚕设备技术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
技术介绍
养蚕业作为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之一,桑蚕生产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一项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富民产业,在对外贸易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桑蚕养殖区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实现桑蚕养殖智能化、高效化,将对提高我国桑蚕生产综合效益和促进桑蚕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大蚕饲育阶段四龄期,蚕多铺放在地上、或用竹竿搭建的两到三层的支架上,并且采用人工喂叶,不仅效率底下,而且整片桑叶直接投放,大蚕不易吃完,从而造成桑叶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桑叶上的水分不易风干,容易造成大蚕出现拉稀现象,不利于大蚕饲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具备将废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解决了采用人工喂叶,不仅效率底下,而且整片桑叶直接投放,大蚕不易吃完,从而造成桑叶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桑叶上的水分不易风干,容易造成大蚕出现拉稀现象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所述装置本体上的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顶端设置有碎叶机,所述碎叶机的一端设置有风干装置,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底端安装主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安装有振动筛下料机,所述承重板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筛下料机支架,所述振动筛下料机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碎叶机通过碎叶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所述风干装置通过风干装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进一步的,所述碎叶机的顶端安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碎叶机的底端安装有下料口,所述碎叶机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碎叶辊,所述碎叶辊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位于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棍,所述碎叶辊的底端设置有导流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轴以及搅拌棍在桑叶下料时,不易堵塞,通过碎叶辊将桑叶切割成条状,便于对大蚕进行喂食。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下料机的顶端为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网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一筛网和所述第二筛网之间安装有弹簧件,所述振动筛下料机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板,所述电机板的顶端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一端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击打球,所述第二筛网的底端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置有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便于对不合格的桑叶进行筛选,把不合格的桑叶回收再次利用,合格的桑叶对大蚕进行喂食,便于提高桑叶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所述风干装置成凹字型,所述风干装置的顶端安装有若干风干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干扇便于对第一传送机构上的桑叶进行风干,取出桑叶上多余的水分。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碎叶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架的顶端,所述碎叶辊为若干碎叶刀刃组成,所述导流板连接所述下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辊为若干碎叶刀刃组成便于将桑叶切割成条状,导流板便于使桑叶从下料口进入第一传送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筛网和所述第二筛网之间通过所述弹簧件连接,所述电机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振动筛下料机,所述传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板的顶端,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的内壁,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出料口的底端对应所述第二传送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振动筛下料机内的桑叶直接通过出料口进入第二传送机构内。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固定承重板。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筛下料机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传送机构上的桑叶输送至振动筛下料机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设水处理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碎叶机可以将桑叶进行粉碎,其中由于搅拌轴以及搅拌棍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桑叶堵塞,而且碎叶辊通过由若干碎叶刀刃组成,可以将碎叶切割成条状,便于大蚕直接食用。2、本技术中通过风干装置底端的风干扇对粉碎完成的桑叶进行风干,可以有效的降低桑叶上多余的水分,保持桑叶的干燥,便于大蚕食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大蚕拉稀的现象。3、本技术中通过振动筛下料机对桑叶进行振动下料,可以将不符合尺寸的桑叶限定在振动筛下料机,有利于精细化下料,便于精细化养蚕,提高桑叶的利用率。4、本技术中通过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之间将桑叶传送至桑台,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解放的大量的人力,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碎料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振动筛下料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风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碎叶机,3-第一传送机构,4-承重板,5-主支架,6-碎叶机支架,7-第二传送机构,8-振动筛支架,9-振动筛下料机,10-风干装置,11-下料口,12-搅拌棍,13-搅拌轴,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驱动电机,17-电机架,18-导流板,19-碎叶辊,20-驱动轴,21-弹簧件,22-第一筛网,23-下料斗,24-传动轴,25-传动电机,26-电机板,27-支撑杆,28-转轴,29-出料口,30-击打球,31-第二筛网;32-风干扇,33-下料口,34-风干装置支架;35、传动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的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3,第一传送机构3的顶端设置有碎叶机2,碎叶机2的一端设置有风干装置10,第一传送机构3便于将碎叶机2内的桑叶输送至风干装置10内以及振动筛下料机9内,第一传送机构3的底端安装主支架5,主支架5上设置有承重板4,承重板4上安装有振动筛下料机9,承重板4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筛下料机支架8,振动筛下料机9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传送机构7,碎叶机2通过碎叶机支架6固定连接承重板4,便于支撑固定碎叶机2,风干装置10通过风干装置支架34固定连接承重板4,便于支撑固定风干装置10。本技术中第一传送机构3和第二传送机构7均和现有的传送带传送结构相同。使用时,首先将桑叶通过进料口11进入碎叶机2内,之后启动驱动电机16,由驱动电机16使驱动轴20转动,其中驱动轴20通过主动齿轮15以及传动链条35驱动从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的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3),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的顶端设置有碎叶机(2),所述碎叶机(2)的一端设置有风干装置(10),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的底端安装主支架(5),所述主支架(5)上设置有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上安装有振动筛下料机(9),所述承重板(4)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筛下料机支架(8),所述振动筛下料机(9)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传送机构(7),所述碎叶机(2)通过碎叶机支架(6)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4),所述风干装置(10)通过风干装置支架(34)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的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3),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的顶端设置有碎叶机(2),所述碎叶机(2)的一端设置有风干装置(10),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的底端安装主支架(5),所述主支架(5)上设置有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上安装有振动筛下料机(9),所述承重板(4)的底端设置有振动筛下料机支架(8),所述振动筛下料机(9)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传送机构(7),所述碎叶机(2)通过碎叶机支架(6)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4),所述风干装置(10)通过风干装置支架(34)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叶机(2)的顶端安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碎叶机(2)的底端安装有下料口(33),所述碎叶机(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架(17),所述电机架(17)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轴(20),所述驱动轴(20)上设置有碎叶辊(19),所述碎叶辊(19)和所述驱动电机(16)之间安装有主动齿轮(15),所述主动齿轮(15)通过传动链条(35)连接从动齿轮(14),所述从动齿轮(14)位于搅拌轴(13)上,所述搅拌轴(13)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棍(12),所述碎叶辊(19)的底端设置有导流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给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下料机(9)的顶端为下料斗(23),所述下料斗(23)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筛网(22),所述第一筛网(22)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筛网(31),所述第一筛网(22)和所述第二筛网(31)之间安装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丝绸之路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