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1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22
一种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解决了现有的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在上料时,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劳动强度大,上料效率低,或借助其他吊装设备上料,设备投入大,不利于企业生产的问题,其包括底座、外筒和内筒,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部安装有外筒,外筒的内部插接有内筒,内筒的两侧和底部均开设有渗水孔,外筒底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贯穿外筒与内筒连接,底座的内侧安装有废液收集箱,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架,支架中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支架的顶端安装有横梁,横梁的中部插接有丝杆,丝杆的两侧固定有导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进行上料,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dyeing cloth automatic dehyd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
本技术涉及布料脱水领域,具体为一种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
技术介绍
脱水机主要是指对物料实行干湿分离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脱水机的种类以及使用范围也大大扩展,其中就包括印染领域,在对布料的生产环节中布料进行染色完成后通常需求对其进行甩干操作,脱水机的出现便于布料快速干燥并对其进行利用,大大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效率,但传统的布料全自动脱水机其在实际的应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在上料时,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劳动强度大,上料效率低,或借助其他吊装设备上料,设备投入大,不利于企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在上料时,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劳动强度大,上料效率低,或借助其他吊装设备上料,设备投入大,不利于企业生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座、外筒、内筒、渗水孔、第一伺服电机、废液收集箱、支架、控制面板、横梁、辅助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包括底座(1)、外筒(2)、内筒(3)、渗水孔(4)、第一伺服电机(5)、废液收集箱(6)、支架(7)、控制面板(8)、横梁(9)、辅助连接杆(10)、丝杆(11)、导向柱(12)、轴承(13)、第二伺服电机(14)、移动块(15)、滚轮(16)、第三伺服电机(17)、线盘(18)、钢丝绳(19)和挂钩(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部安装有外筒(2),外筒(2)的内部插接有内筒(3),内筒(3)的两侧和底部均开设有渗水孔(4),外筒(2)底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贯穿外筒(2)与内筒(3)连接,底座(1)的内侧安装有废液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布料全自动脱水机,包括底座(1)、外筒(2)、内筒(3)、渗水孔(4)、第一伺服电机(5)、废液收集箱(6)、支架(7)、控制面板(8)、横梁(9)、辅助连接杆(10)、丝杆(11)、导向柱(12)、轴承(13)、第二伺服电机(14)、移动块(15)、滚轮(16)、第三伺服电机(17)、线盘(18)、钢丝绳(19)和挂钩(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部安装有外筒(2),外筒(2)的内部插接有内筒(3),内筒(3)的两侧和底部均开设有渗水孔(4),外筒(2)底端的中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贯穿外筒(2)与内筒(3)连接,底座(1)的内侧安装有废液收集箱(6),底座(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架(7),支架(7)中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8),支架(7)的顶端安装有横梁(9),横梁(9)的中部插接有丝杆(11),丝杆(11)的两侧固定有导向柱(12),丝杆(11)与横梁(9)连接处通过轴承(13)连接,丝杆(1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4),丝杆(11)和导向柱(12)上套接有移动块(15),移动块(15)的底端对称安装有滚轮(16),移动块(15)的一侧安装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诚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