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01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属于净水器设备技术领域中的滤芯,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滤芯外壳、设置在滤芯外壳上端的进水管、设置在滤芯外壳下端的进水管,进水管、出水管均与滤芯外壳内部连通,所述滤芯外壳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腔、一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进水腔与一级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一过滤板分隔,一级过滤腔与二级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二过滤板分隔,所述第一过滤板分隔下方设置有第一滤芯头,所述第一滤芯头置于一级过滤腔中,所述第一过滤板上方设置有空心锥形进水斗,所述锥形进水斗均布设置有进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具有很好的多重净化效果且使用范围更广且更利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
本技术属于净水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
技术介绍
日常饮用的自来水经过多重清洁、杀菌消毒手段,经出水厂水质检验能够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再经过漫长的管道输送到住户,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水管、二次水箱等存在不可避免的污染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净水器是在自来水输送到住户后对水质进行处理的一种有效的设备。净水器也称净水机,活性炭净水器是利用活性炭为主要过滤材料,安装在自来水管道,过滤市政自来水,从而获取健康和安全饮用水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通常采用各种结构的滤芯,滤芯的处理效果直接决定了净水器整体的水处理效果。申请号CN201621495863.1公开了一种净水器,其特征是包括:依次串联的I级净水器滤管、II级净水器滤管、III级净水器滤管、IV级净水器滤管、V级净水器滤管,还包括自来水水管、常开电磁阀、常闭电磁阀、废水水管、纯净水水管和定时器;其中,所述自来水水管为白色,所述废水水管为红色,所述纯净水水管为蓝色;自来水从自来水水管进入,依次经过五级净水器滤管过滤后,从纯净水水管流出,而废水则从废水水管流出。但是上述的一种净水器在中由于采用多级净水器滤管通过并排的串联式结构,使得滤芯的结构过于复杂和庞大,不适于针对市面上大多数的净水器的更换使用,由此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的滤芯亟待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结构过于分散且结构复杂庞大的问题,通过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使得滤芯的结构便于安装在常用的净水器中使用,使得滤芯的使用范围更广且更利于安装。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包括滤芯外壳、设置在滤芯外壳上端的进水管、设置在滤芯外壳下端的出水管,进水管、出水管均与滤芯外壳内部连通,所述滤芯外壳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腔、一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进水腔与一级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一过滤板分隔,一级过滤腔与二级过滤腔之间通过第二过滤板分隔,所述第一过滤板分隔下方设置有第一滤芯头,所述第一滤芯头置于一级过滤腔中,所述第一过滤板上方设置有空心锥形进水斗,所述锥形进水斗均布设置有进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筛孔板、石英砂层、活性炭层、生物棉层、陶瓷过滤板;所述第一滤芯头为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一滤芯头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二石英砂层、第二陶瓷过滤板层、竹炭颗粒层。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头,所述第二滤芯头的底部与二级过滤腔下方设置的第三过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芯头中部穿过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板与滤芯外壳之间形成出水腔。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腔中设置有出水斗,所述出水斗截面较大的一端与出水腔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水斗穿过出水腔底板与出水腔连通设置。进一步的,第二滤芯头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滤芯头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三陶瓷过滤板、RO反渗透膜层。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在滤芯外壳内部依次设置进水腔、一级过滤腔、二级过滤腔,使得对水的净化工作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使得净化的效果更好,其中在第一过滤板上方设置有空心锥形进水斗,使得从进水管中进入滤芯中的水冲击洒在空心锥形进水斗上,并在空心锥形进水斗上方进行均匀的扩散,从而实现进入滤芯中的水能够均匀的扩散至第一过滤板的上方并在第一过滤板中进行均匀的过滤渗透;同时在一级过滤腔中设置第一滤芯头,一级过滤腔中的水通过第一滤芯头的过滤作用进行由内到外扩散式的过滤渗透,通过第一滤芯头的过滤渗透作用后将过滤后的水排放至二级过滤腔中进行再次的过滤。2、本技术中,通过筛孔板、石英砂层、活性炭层、生物棉层、陶瓷过滤板之间的配合使得被过滤的水实现对沉渣的依次吸附。3、本技术中,通过多次过滤后的被过滤水在二级过滤腔内部通过第二滤芯头采用又外到内的过滤方式进入第二滤芯头的内部实现再次的过滤,由此使得污水的严密的净化效果。4、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二滤芯头内部设置第三陶瓷过滤板、RO反渗透膜层,并将被净化的水从第三陶瓷过滤板、RO反渗透膜层依次的进行过滤,RO反渗透膜层的最后过滤作用,使得最后被净化的水避免反渗透从而顺利的进入排水腔中进行收集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滤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滤芯外壳、2-进水管、3-出水管、4-进水腔、5-一级过滤腔、6-二级过滤腔、7-第一过滤板、8-第二过滤板、9-第一滤芯头、10-锥形进水斗、11-筛孔板、12-石英砂层、13-活性炭层、14-生物棉层、15-陶瓷过滤板、16-第二石英砂层、17-第二陶瓷过滤板层、18-竹炭颗粒层、19-第二滤芯头、20-第三过滤板、21-出水腔、22-出水斗、23-第三陶瓷过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包括滤芯外壳1、设置在滤芯外壳1上端的进水管2、设置在滤芯外壳1下端的出水管3,进水管2、出水管3均与滤芯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滤芯外壳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腔4、一级过滤腔5、二级过滤腔6,进水腔4与一级过滤腔5之间通过第一过滤板7分隔,一级过滤腔5与二级过滤腔6之间通过第二过滤板8分隔,所述第一过滤板7分隔下方设置有第一滤芯头9,所述第一滤芯头9置于一级过滤腔5中,所述第一过滤板7上方设置有空心锥形进水斗10,所述锥形进水斗10均布设置有进水孔;在滤芯外壳1内部依次设置进水腔4、一级过滤腔5、二级过滤腔6,使得对水的净化工作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使得净化的效果更好,其中在第一过滤板7上方设置有空心锥形进水斗10,使得从进水管2中进入滤芯中的水冲击洒在空心锥形进水斗10上,并在空心锥形进水斗10上方进行均匀的扩散,从而实现进入滤芯中的水能够均匀的扩散至第一过滤板7的上方并在第一过滤板7中进行均匀的过滤渗透;同时在一级过滤腔5中设置第一滤芯头9,一级过滤腔5中的水通过第一滤芯头9的过滤作用进行由内到外扩散式的过滤渗透,通过第一滤芯头9的过滤渗透作用后将过滤后的水排放至二级过滤腔6中进行再次的过滤。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板7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筛孔板11、石英砂层12、活性炭层13、生物棉层14、陶瓷过滤板15;所述第一滤芯头9为中空圆柱体,所述第一滤芯头9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二石英砂层16、第二陶瓷过滤板层17、竹炭颗粒层18;通过筛孔板11、石英砂层12、活性炭层13、生物棉层14、陶瓷过滤板15之间的配合使得被过滤的水实现对沉渣的依次吸附。作为优选,所述二级过滤腔6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头19,所述第二滤芯头19的底部与二级过滤腔6下方设置的第三过滤板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芯头19中部穿过第三过滤板20,所述第三过滤板20与滤芯外壳1之间形成出水腔21;通过多次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包括滤芯外壳(1)、设置在滤芯外壳(1)上端的进水管(2)、设置在滤芯外壳(1)下端的出水管(3),进水管(2)、出水管(3)均与滤芯外壳(1)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外壳(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腔(4)、一级过滤腔(5)、二级过滤腔(6),进水腔(4)与一级过滤腔(5)之间通过第一过滤板(7)分隔,一级过滤腔(5)与二级过滤腔(6)之间通过第二过滤板(8)分隔,所述第一过滤板(7)分隔下方设置有第一滤芯头(9),所述第一滤芯头(9)置于一级过滤腔(5)中,所述第一过滤板(7)上方设置有空心锥形进水斗(10),所述锥形进水斗(10)均布设置有进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包括滤芯外壳(1)、设置在滤芯外壳(1)上端的进水管(2)、设置在滤芯外壳(1)下端的出水管(3),进水管(2)、出水管(3)均与滤芯外壳(1)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外壳(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腔(4)、一级过滤腔(5)、二级过滤腔(6),进水腔(4)与一级过滤腔(5)之间通过第一过滤板(7)分隔,一级过滤腔(5)与二级过滤腔(6)之间通过第二过滤板(8)分隔,所述第一过滤板(7)分隔下方设置有第一滤芯头(9),所述第一滤芯头(9)置于一级过滤腔(5)中,所述第一过滤板(7)上方设置有空心锥形进水斗(10),所述锥形进水斗(10)均布设置有进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净水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7)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筛孔板(11)、石英砂层(12)、活性炭层(13)、生物棉层(14)、陶瓷过滤板(15);所述第一滤芯头(9)为中空圆柱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飞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华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