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沉淀框,沉淀框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通管,通管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仓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滤网,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活性炭吸附层,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浮游生物处理池,浮游生物处理池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通水管,通水管的一端贯穿仓体并延伸至仓体的外部。该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污水注入暴晒框的内部进行处理,完成处理之后从排水管排出,处理装置使用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渣管一和排渣管二将滤网和沉淀框内部的杂物排出,使其整体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处理不彻底导致河流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是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面临一系列的水环境危机,而河流的治理需要强大的处理设备来进行相关的处理过程,但是一般的污水处理装置只是简单的进行过滤,仅仅通过简单的过滤,处理不彻底,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具备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沉淀框,沉淀框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通管,通管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仓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滤网。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活性炭吸附层,仓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浮游生物处理池,浮游生物处理池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通水管,通水管的一端贯穿仓体并延伸至仓体的外部,仓体的一侧设有暴晒框,暴晒框的一侧面与通水管远离仓体的一端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仓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因外力导致处理装置倾倒或倾斜。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渣管一,沉淀框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排渣管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将滤网内部过滤的残渣排出,和沉淀框内部沉淀的杂物排出。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通管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手动阀门,手动阀门的转动栓贯穿仓体并延伸至仓体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沉淀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对手动阀门进行操作,方便使用。进一步的,所述仓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注水管,暴晒框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将污水注入仓体的内部进行处理,且便于将完成处理的污水排出。进一步的,所述仓体的正面固定操作指示板,操作指示板呈长方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处理装置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滤网、沉淀框、通管、用空、活性炭吸附层、浮游生物处理池和暴晒框之间的配合设置,工作人员将污水通过注水管注入仓体的内部,经过滤网对污水内部的杂物进行初步过滤之后,污水进入沉淀框的内部,通过沉淀框对污水中的细沙及微细的杂物进行沉降处理,然后沉淀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打开阀门,将沉淀框上层的污水排出,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之后污水进入浮游生物处理池对微生物进行处理,最后污水注入暴晒框的内部进行处理,完成处理之后从排水管排出,处理装置使用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渣管一和排渣管二将滤网和沉淀框内部的杂物排出,使其整体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处理不彻底导致河流污染。2、本技术通过固定座和防滑条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因外力导致处理装置倾倒或倾斜,通过排渣管一和排渣管二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滤网内部过滤的残渣排出,和沉淀框内部沉淀的杂物排出,通过操作指示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处理装置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仓体;2、浮游生物处理池;3、手动阀门;4、沉淀框;5、通孔;6、滤网;7、注水管;8、排渣管一;9、排渣管二;10、活性炭吸附层;11、通水管;12、暴晒框;13、排水管;14、固定座;15、防滑条;16、通管;17、操作指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仓体1,便于工作人员将污水注入仓体1的内部进行处理,且便于将完成处理的污水排出,仓体1的正面固定操作指示板17,操作指示板17呈长方状,能够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处理装置的损坏,仓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5,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因外力导致处理装置倾倒或倾斜,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沉淀框4,沉淀框4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通管16,每个通管16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手动阀门3,手动阀门3的转动栓贯穿仓体1并延伸至仓体1的外部,便于沉淀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对手动阀门3进行操作,方便使用,通管16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5,仓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滤网6,滤网6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排渣管一8,沉淀框4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排渣管二9,便于工作人员将滤网6内部过滤的残渣排出,和沉淀框4内部沉淀的杂物排出。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活性炭吸附层10,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浮游生物处理池2,浮游生物处理池2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通水管11,通水管11的一端贯穿仓体1并延伸至仓体1的外部,仓体1的一侧设有暴晒框12,暴晒框12的一侧面与通水管11远离仓体1的一端相连通。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污水通过注水管7注入仓体1的内部,经过滤网6对污水内部的杂物进行初步过滤之后,污水进入沉淀框4的内部,通过沉淀框4对污水中的细沙及微细的杂物进行沉降处理,然后沉淀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打开阀门,将沉淀框4上层的污水排出,通过活性炭吸附层10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之后污水进入浮游生物处理池2对微生物进行处理,最后污水注入暴晒框12的内部进行处理,完成处理之后从排水管13排出,处理装置使用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渣管一8和排渣管二9将滤网6和沉淀框4内部的杂物排出,使其整体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因污水处理不彻底导致河流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沉淀框(4),沉淀框(4)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通管(16),通管(16)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5),仓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滤网(6);/n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活性炭吸附层(10),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浮游生物处理池(2),浮游生物处理池(2)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通水管(11),通水管(11)的一端贯穿仓体(1)并延伸至仓体(1)的外部,仓体(1)的一侧设有暴晒框(12),暴晒框(12)的一侧面与通水管(11)远离仓体(1)的一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沉淀框(4),沉淀框(4)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有通管(16),通管(16)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5),仓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滤网(6);
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活性炭吸附层(10),仓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浮游生物处理池(2),浮游生物处理池(2)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通水管(11),通水管(11)的一端贯穿仓体(1)并延伸至仓体(1)的外部,仓体(1)的一侧设有暴晒框(12),暴晒框(12)的一侧面与通水管(11)远离仓体(1)的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德鸿,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盛锦水利水电有限公司,谢家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