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防护栏作为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在作业时安装在车辆的两侧,直接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作业车辆和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防护措施。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栏大多为框架焊接的固定式结构,较为笨重,在安全防护栏拆装时费时费力,且占用空间较大,不便于安全防护栏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栏较为笨重且在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两立柱,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各立柱分别包括下端的固定段和与固定段通过水平铰接轴铰接的、可向另一个立柱折叠的折叠段,两立柱的相对侧各自设有滑动配合段,滑动配合段的上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上方,下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下方;底杆,连接在两立柱的固定段;防护杆,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固定装配在两立柱的滑动配合段上,其数量为一个且处于底杆的上方,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 ...
【技术保护点】
1.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立柱,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各立柱分别包括下端的固定段和与固定段通过水平铰接轴铰接的、可向另一个立柱折叠的折叠段,两立柱的相对侧各自设有滑动配合段,滑动配合段的上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上方,下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下方;/n底杆,连接在两立柱的固定段;/n防护杆,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固定装配在两立柱的滑动配合段上,其数量为一个且处于底杆的上方,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要求,或者防护杆的数量有两个以上且处于底杆的上方,各防护杆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左、右立柱之间,相邻防护杆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护杆与底杆之间的距离满足防护要求,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立柱,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各立柱分别包括下端的固定段和与固定段通过水平铰接轴铰接的、可向另一个立柱折叠的折叠段,两立柱的相对侧各自设有滑动配合段,滑动配合段的上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上方,下端位于相应水平铰接轴下方;
底杆,连接在两立柱的固定段;
防护杆,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固定装配在两立柱的滑动配合段上,其数量为一个且处于底杆的上方,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要求,或者防护杆的数量有两个以上且处于底杆的上方,各防护杆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左、右立柱之间,相邻防护杆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护杆与底杆之间的距离满足防护要求,或者防护杆与防护杆之间、防护杆与底杆之间通过设置折叠杆机构而满足防护要求;
位于最上方的防护杆在滑至最低位置时,两立柱的折叠段可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和防护杆均包括两个杆段,两个杆段的相邻端通过竖直铰接轴铰接,以实现相应杆在水平方向上沿竖直铰接轴对折,当配置有折叠杆机构时,所述折叠杆机构分布在竖直铰接轴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上方防护杆的竖直铰接轴处设有锁止结构,以在最上防护杆沿水平方向展开时将最上方防护杆锁止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彪,李飞,王群章,徐子彬,陈明,杨吉胜,胡正飞,张运动,余溢,马耀辉,尚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