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环天线,包括塑料边框、金属框、设系统地、前摄像头、馈电点、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金属框包括第一边框及第二边框,第一边框与系统地的顶部设有第一缝隙,第二边框与系统地的侧部设有第二缝隙,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的连接处设有断缝;前摄像头设置在系统地的顶部且部分位于第一缝隙内;馈电点、第一开关均位于第一缝隙内,第二开关位于第二缝隙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框与系统地之间开设有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第一开关和馈电点位于第一缝隙内且与第一边框电连接,第二开关位于第二缝隙内且与第二边框电连接,以减少前摄像头对天线的影响,保证ID完美的情况下且不损失天线性能,从而大大地提升天线的中高频的带宽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环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有涉及一种应用于隐藏式前摄的手机的金属环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通信领域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终端采用全金属框或者金属框来提高产品的外观和质感,然而这种产品外观或者质感的终端的天线性能往往是互相制约的,加上终端轻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天线的设计空间越来越小。目前,手机的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前摄的布置向升降和屏下隐藏式等方向发展。由于前摄占据比较多的天线和PCB布板空间,导致天线方案受限,使得天线的中高频的带宽和效率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隐藏式前摄的手机的金属环天线,其克服了上述技术的缺陷,其减小了前摄对天线的影响,提升天线的中高频的带宽和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环天线,包括塑料边框、嵌设于所述塑料边框内的金属框、设于所述金属框内的系统地、前摄像头、馈电点、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所述塑料边框与所述金属框通过注塑工艺注塑而成;所述金属框包括顶部的第一边框及侧边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系统地的顶部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二边框与系统地的侧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的连接处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的断缝;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系统地在所述第一缝隙远离所述断缝的末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系统地在所述第二缝隙远离所述断缝的末端电连接;所述前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系统地的顶部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所述馈电点、第一开关均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边框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二边框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开关位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断缝之间,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缝隙段分为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和第三净空区,所述第一净空区位于所述馈电点远离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所述第二净空区位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第一开关之间;所述第三净空区位于所述第一开关远离所述馈电点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净空区的长度、第三净空区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净空区的长度,所述第三净空区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净空区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摄像头位于所述第三净空区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摄像头与所述第一边框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摄像头为屏下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二缝隙段分为第四净空区及第五净空区,所述第四净空区与所述断缝连通,所述第五净空区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净空区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的宽度不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之间具有交叉部分,所述断缝与所述交叉部分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环天线还包括后摄像头和听筒,所述后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系统地远离所述前摄像头的一侧部上,所述听筒安装在所述系统地靠近所述后摄像头的一侧部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框内设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馈电点,金属框与系统地之间开设有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第一开关和馈电点位于第一缝隙内且与金属框的第一边框电连接,第二开关位于第二缝隙内且与金属框的第二边框电连接,以减少前摄像头对天线的影响,保证ID完美的情况下且不损失天线性能,从而大大地提升天线的中高频的带宽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金属框内的系统地与前摄像头、馈电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开关处于某一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开关处于各个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开关处于各个状态下的效率图;图6为对比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对比例1在开关处于各个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图;图8为图6所示的对比例1在开关处于各个状态下的效率图;图9为对比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对比例2在开关处于各个状态下的反射系数图;图11为图9所示的对比例2在开关处于各个状态下的效率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与对比例1的效率的对比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与对比例2的效率的对比图。其中,10、塑料边框;20、金属框;21、第一边框;210、第一缝隙;211、第一净空区;212、第二净空区;213、第三净空区;22、第二边框;220、第二缝隙;221、第四净空区;222、第五净空区;29、断缝;30、系统地;40、前摄像头;50、馈电点;60、第一开关;70、第二开关;80、后摄像头;90、听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述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环天线,应用于隐藏式前摄的手机,该金属环天线包括塑料边框10、嵌设于塑料边框10内的金属框20、设于金属框内20的系统地30、前摄像头40、馈电点50、第一开关60及第二开关70,塑料边框10与金属框20通过注塑工艺注塑而成;金属框20包括顶部的第一边框21及侧边的第二边框22,第一边框21与系统地30的顶部设有第一缝隙210,第二边框22与系统地30的侧部设有连通第一缝隙210的第二缝隙220,第一边框21与第二边框22的连接处设有连通第一缝隙210和第二缝隙220的断缝29;第一边框21与系统地30在第一缝隙210远离断缝29的末端电连接,第二边框22与系统地30在第二缝隙220远离断缝29的末端电连接;前摄像头40设置在系统地30的顶部且部分位于第一缝隙210内;馈电点50、第一开关60均位于第一缝隙210内且用于与第一边框21电连接,第二开关70位于第二缝隙220内且用于与第二边框22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环天线通过在金属框20内设有第一开关60、第二开关70和馈电点50,金属框20与系统地30之间开设有第一缝隙210及第二缝隙220,第一开关60和馈电点50位于第一缝隙210内且与金属框20的第一边框21电连接,第二开关70位于第二缝隙220内且与金属框20的第二边框22电连接,以减少前摄像头40对天线的影响,保证ID完美的情况下且不损失天线性能,从而大大地提升天线的中高频的带宽和效率。请再次参阅图1,塑料边框10将金属框20的周缘包裹在内,使得手机在金属框20和塑料边框10的双重保护下,既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又具有较好的外观,塑料边框10还将金属框20的边框的断缝29包裹在内,满足手机天线的辐射性能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地30设置在PCB板上,金属环天线还包括后摄像头80和听筒90,后摄像头80安装在系统地30远离前摄像头40的一侧部上,听筒90安装在系统地30靠近后摄像头80的一侧部且部分位于第一缝隙210内。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馈电点50、第一开关60均嵌于金属框20的第一边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环天线,应用于隐藏式前摄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边框、嵌设于所述塑料边框内的金属框、设于所述金属框内的系统地、前摄像头、馈电点、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所述塑料边框与所述金属框通过注塑工艺注塑而成;所述金属框包括顶部的第一边框及侧边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系统地的顶部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二边框与系统地的侧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的连接处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断缝;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系统地在所述第一缝隙远离所述断缝的末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系统地在所述第二缝隙远离所述断缝的末端电连接;所述前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系统地的顶部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所述馈电点、第一开关均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边框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二边框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环天线,应用于隐藏式前摄的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边框、嵌设于所述塑料边框内的金属框、设于所述金属框内的系统地、前摄像头、馈电点、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所述塑料边框与所述金属框通过注塑工艺注塑而成;所述金属框包括顶部的第一边框及侧边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系统地的顶部设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二边框与系统地的侧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的连接处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二缝隙的断缝;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系统地在所述第一缝隙远离所述断缝的末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系统地在所述第二缝隙远离所述断缝的末端电连接;所述前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系统地的顶部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所述馈电点、第一开关均位于所述第一缝隙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边框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位于所述第二缝隙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二边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位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断缝之间,所述馈电点与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缝隙段分为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和第三净空区,所述第一净空区位于所述馈电点远离所述第一开关的一侧;所述第二净空区位于所述馈电点和所述第一开关之间;所述第三净空区位于所述第一开关远离所述馈电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生,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