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87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包括底部固定板、支撑钢架、隔板、吸音棉、连接板、对接板、橡胶垫、弹簧、外部封板、对接柱、对接槽、连接块和连接支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板、对接板之间通过对接槽、连接块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通过将该汽车内饰板一分为二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对接槽的底部两侧设置呈倒刺状钩角,保证板材之间连接紧固,橡胶垫的上下两侧均涂有一层热熔胶,并通过热熔胶胶结固定,将水蒸气完全阻隔,防止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受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具体为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属于汽车内饰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个整车厂通常都由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团队,来完成与内饰相关的大量工程工作,汽车中内饰板是汽车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因此,则需要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妇产科用的康复床,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汽车内饰板内没有加装弹簧,导致在发生事故车内人员与汽车内饰板进行撞击时容易受伤,其二、现有的汽车内饰板的内部没有设置橡胶垫,导致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容易受潮,其三、现有的汽车内饰板采用一体式连接,导致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包括底部固定板、支撑钢架、隔板、吸音棉、连接板、对接板、橡胶垫、弹簧、外部封板、对接柱、对接槽、连接块和连接支柱;所述底部固定板连接在对接柱的底部,所述支撑钢架设置在底部固定板、隔板之间的空隙处,所述隔板水平固定在支撑钢架的底部,所述吸音棉填充在隔板、连接板之间的空隙处,所述连接板位于吸音棉的底部,所述对接板位于连接板的底部,所述橡胶垫胶结固定在对接板的底部,所述弹簧竖直固定在橡胶垫的下方,且所述弹簧位于外部封板上,所述外部封板水平固定在弹簧的底部,所述对接柱竖直固定在底部固定板、连接板之间,所述对接槽位于对接柱上,所述连接块竖直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柱上,且所述连接块卡接固定在对接槽内,所述连接支柱竖直固定在橡胶垫、弹簧之间连接板上。优选的,为了将隔音降噪效果最大化,所述吸音棉呈满布式填充,且吸音棉的大小不相同且形状不规则。优选的,为了防止在发生事故车内人员与汽车内饰板进行撞击时容易受伤,所述外部封板通过弹簧与橡胶垫底部的板材呈弹性连接。优选的,为了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所述连接板、对接板之间通过对接槽、连接块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优选的,为了保证板材之间连接紧固,所述对接槽的底部两侧设置呈倒刺状钩角。优选的,为了防止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受潮,所述橡胶垫的上下两侧均涂有一层热熔胶,并通过热熔胶胶结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设计合理,吸音棉呈满布式填充,且吸音棉的大小不相同且形状不规则,通过使用不同规则和不同大小的吸音棉将噪音全方位吸收,从而实现将隔音降噪效果最大化,外部封板通过弹簧与橡胶垫底部的板材呈弹性连接,通过弹簧产生缓冲,防止在发生事故车内人员与汽车内饰板进行撞击时容易受伤,连接板、对接板之间通过对接槽、连接块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通过将该汽车内饰板一分为二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对接槽的底部两侧设置呈倒刺状钩角,保证板材之间连接紧固,橡胶垫的上下两侧均涂有一层热熔胶,并通过热熔胶胶结固定,将水蒸气完全阻隔,防止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受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音棉平面示意图。图中:1、底部固定板,2、支撑钢架,3、隔板,4、吸音棉,5、连接板,6、对接板,7、橡胶垫,8、弹簧,9、外部封板,10、对接柱,11、对接槽,12、连接块和13、连接支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包括底部固定板1、支撑钢架2、隔板3、吸音棉4、连接板5、对接板6、橡胶垫7、弹簧8、外部封板9、对接柱10、对接槽11、连接块12和连接支柱13;所述底部固定板1连接在对接柱10的底部,所述支撑钢架2设置在底部固定板1、隔板3之间的空隙处,所述隔板3水平固定在支撑钢架2的底部,所述吸音棉4填充在隔板3、连接板5之间的空隙处,所述连接板5位于吸音棉4的底部,所述对接板6位于连接板5的底部,所述橡胶垫7胶结固定在对接板6的底部,所述弹簧8竖直固定在橡胶垫7的下方,且所述弹簧8位于外部封板9上,所述外部封板9水平固定在弹簧8的底部,所述对接柱10竖直固定在底部固定板1、连接板5之间,所述对接槽11位于对接柱10上,所述连接块12竖直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柱13上,且所述连接块12卡接固定在对接槽11内,所述连接支柱13竖直固定在橡胶垫7、弹簧8之间连接板上。所述吸音棉4呈满布式填充,且吸音棉4的大小不相同且形状不规则,通过使用不同规则和不同大小的吸音棉4将噪音全方位吸收,从而实现将隔音降噪效果最大化,所述外部封板9通过弹簧8与橡胶垫7底部的板材呈弹性连接,通过弹簧8产生缓冲,防止在发生事故车内人员与汽车内饰板进行撞击时容易受伤,所述连接板5、对接板6之间通过对接槽11、连接块12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通过将该汽车内饰板一分为二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所述对接槽11的底部两侧设置呈倒刺状钩角,保证板材之间连接紧固,所述橡胶垫7的上下两侧均涂有一层热熔胶,并通过热熔胶胶结固定,将水蒸气完全阻隔,防止汽车内饰板的内部受潮。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时,先将底部固定板1通过螺丝与汽车固定部位进行旋拧锁定,然后将连接板5、对接板6之间通过对接槽11、连接块12之间呈相互咬合式连接,通过将该汽车内饰板一分为二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防止在组装时由于体积太大导致安装不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固定板(1)、支撑钢架(2)、隔板(3)、吸音棉(4)、连接板(5)、对接板(6)、橡胶垫(7)、弹簧(8)、外部封板(9)、对接柱(10)、对接槽(11)、连接块(12)和连接支柱(13);所述底部固定板(1)连接在对接柱(10)的底部,所述支撑钢架(2)设置在底部固定板(1)、隔板(3)之间的空隙处,所述隔板(3)水平固定在支撑钢架(2)的底部,所述吸音棉(4)填充在隔板(3)、连接板(5)之间的空隙处,所述连接板(5)位于吸音棉(4)的底部,所述对接板(6)位于连接板(5)的底部,所述橡胶垫(7)胶结固定在对接板(6)的底部,所述弹簧(8)竖直固定在橡胶垫(7)的下方,且所述弹簧(8)位于外部封板(9)上,所述外部封板(9)水平固定在弹簧(8)的底部,所述对接柱(10)竖直固定在底部固定板(1)、连接板(5)之间,所述对接槽(11)位于对接柱(10)上,所述连接块(12)竖直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柱(13)上,且所述连接块(12)卡接固定在对接槽(11)内,所述连接支柱(13)竖直固定在橡胶垫(7)、弹簧(8)之间连接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隔音型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固定板(1)、支撑钢架(2)、隔板(3)、吸音棉(4)、连接板(5)、对接板(6)、橡胶垫(7)、弹簧(8)、外部封板(9)、对接柱(10)、对接槽(11)、连接块(12)和连接支柱(13);所述底部固定板(1)连接在对接柱(10)的底部,所述支撑钢架(2)设置在底部固定板(1)、隔板(3)之间的空隙处,所述隔板(3)水平固定在支撑钢架(2)的底部,所述吸音棉(4)填充在隔板(3)、连接板(5)之间的空隙处,所述连接板(5)位于吸音棉(4)的底部,所述对接板(6)位于连接板(5)的底部,所述橡胶垫(7)胶结固定在对接板(6)的底部,所述弹簧(8)竖直固定在橡胶垫(7)的下方,且所述弹簧(8)位于外部封板(9)上,所述外部封板(9)水平固定在弹簧(8)的底部,所述对接柱(10)竖直固定在底部固定板(1)、连接板(5)之间,所述对接槽(11)位于对接柱(10)上,所述连接块(12)竖直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柱(13)上,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琛胡中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优品汽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