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4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与外壳体的拐角处贯穿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接板的底端面上开设有面槽,所述面槽的内侧放置有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端贯穿条形槽至连接板的外部,所述分隔板的顶端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设计的连接板和限位块,可以将多个连接线进行分类并限位,从而在前期的安装,以及后期寻找相适配的连接线时,更加方便,避免出现连接线端部因打结造成的损害,同时方便维修,配合设计的凸块和连接孔,可以将限位块进行简单的拆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
本技术属于电机控制器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在电动车辆中,如摩托车,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能,来控制摩托车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或者将帮助摩托车辆刹车,并将部分刹车能量存储到动力电池中。它是摩托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在使用中,处于控制器壳体一端的连接线数量较多,同时由于没有任何可以进行分类限位的结构,因此在后期的维修以及前期的安装中,容易造成混乱,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与外壳体的拐角处贯穿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接板的底端面上开设有面槽,所述面槽的内侧放置有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端贯穿条形槽至连接板的外部,所述分隔板的顶端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分隔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卡入连接孔内与分隔板连接,所述分隔板的表面开设有螺孔。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弹性材质构件,所述凸块的底端两侧形成有呈倾斜状的凸起,所述凸块与凸起均为弹性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有与之呈垂直状的贴合板,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拐角处处于贴合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处,且呈贴合状。优选的,所述贴合板与连接板的外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贴合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外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外壳体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一端相对于分隔板的位置处贯穿有多根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为塑料材质构件。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线的表面均套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且薄膜的厚度为两丝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连接板和限位块,可以将多个连接线进行分类并限位,从而在前期的安装,以及后期寻找相适配的连接线时,更加方便,避免出现连接线端部因打结造成的损害,同时方便维修,配合设计的凸块和连接孔,可以将限位块进行简单的拆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2.通过设计的贴合板,可以在外壳体与连接板进行安装中,由现有的一边固定改为两边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板与分隔板的安装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壳体与连接板的安装剖视图;图中:1、连接头;2、连接线;3、外壳体;4、连接板;5、安装孔;6、限位块;7、凸块;9、连接孔;10、分隔板;11、螺孔;12、固定螺栓;13、贴合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体3,外壳体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4,其中一个连接板4与外壳体3的拐角处贯穿开设有条形槽,连接板4的底端面上开设有面槽,面槽的内侧放置有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分隔板10,分隔板10的顶端贯穿条形槽至连接板4的外部,分隔板10的顶端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连接孔9,分隔板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通过设计的连接板4和限位块6,可以将多个连接线2进行分类并限位,从而在前期的安装,以及后期寻找相适配的连接线2时,更加方便,避免出现连接线2端部因打结造成的损害,同时方便维修,限位块6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限位块6的底端固定有凸块7,设计的凸块7和连接孔9,可以将限位块6进行简单的拆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凸块7卡入连接孔9内与分隔板10连接,分隔板10的表面开设有螺孔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块6为弹性材质构件,凸块7的底端两侧形成有呈倾斜状的凸起,凸块7与凸起均为弹性材质构件,从而能够发生形变卡入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体3一端相对于分隔板10的位置处贯穿有多根连接线2,连接线2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1,连接头1为塑料材质构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多个连接线2的表面均套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且薄膜的厚度为两丝米。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体3,外壳体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4,其中一个连接板4与外壳体3的拐角处贯穿开设有条形槽,连接板4的底端面上开设有面槽,面槽的内侧放置有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分隔板10,分隔板10的顶端贯穿条形槽至连接板4的外部,分隔板10的顶端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连接孔9,分隔板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通过设计的连接板4和限位块6,可以将多个连接线2进行分类并限位,从而在前期的安装,以及后期寻找相适配的连接线2时,更加方便,避免出现连接线2端部因打结造成的损害,同时方便维修,限位块6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限位块6的底端固定有凸块7,设计的凸块7和连接孔9,可以将限位块6进行简单的拆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凸块7卡入连接孔9内与分隔板10连接,分隔板10的表面开设有螺孔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块6为弹性材质构件,凸块7的底端两侧形成有呈倾斜状的凸起,凸块7与凸起均为弹性材质构件,从而能够发生形变卡入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板4的表面固定有与之呈垂直状的贴合板13,通过设计的贴合板13,可以在外壳体3与连接板4进行安装中,由现有的一边固定改为两边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外壳体3的底部拐角处处于贴合板13与连接板4之间的夹角处,且呈贴合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贴合板13与连接板4的外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2,贴合板13通过固定螺栓12与外壳体3螺纹连接,连接板4通过固定螺栓12与外壳体3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体3一端相对于分隔板10的位置处贯穿有多根连接线2,连接线2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1,连接头1为塑料材质构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多个连接线2的表面均套设有聚四氟乙烯薄膜,且薄膜的厚度为两丝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安装中,先将分隔板10放置在外壳体3一端处连接板4的底部,随后分隔板10贯穿连接板4表面开设的条形槽,接着根据连接线2的数量安装相适配数量的限位块6,在安装中,直接将限位块6底端的凸块7卡入分隔板10顶端面开设的连接孔9内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4)与外壳体(3)的拐角处贯穿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接板(4)的底端面上开设有面槽,所述面槽的内侧放置有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的顶端贯穿条形槽至连接板(4)的外部,所述分隔板(10)的顶端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连接孔(9),所述分隔板(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限位块(6)的底端固定有凸块(7),所述凸块(7)卡入连接孔(9)内与分隔板(10)连接,所述分隔板(10)的表面开设有螺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包括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4)与外壳体(3)的拐角处贯穿开设有条形槽,所述连接板(4)的底端面上开设有面槽,所述面槽的内侧放置有横截面呈“L”型结构的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的顶端贯穿条形槽至连接板(4)的外部,所述分隔板(10)的顶端面等距离开设有多个连接孔(9),所述分隔板(1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限位块(6)的底端固定有凸块(7),所述凸块(7)卡入连接孔(9)内与分隔板(10)连接,所述分隔板(10)的表面开设有螺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摩托车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为弹性材质构件,所述凸块(7)的底端两侧形成有呈倾斜状的凸起,所述凸块(7)与凸起均为弹性材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民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溧水创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