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26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包括前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侧板和后板,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侧板相连接,前板和后板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侧板相连接,打印机放置区的前板上开设有出纸口,打印机放置区的侧板上设置有散热口,打印机放置区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区,散热区内设置有风扇,散热区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侧板和后板的结构设置,方便拆卸和重组,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灵活度较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用支架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
技术介绍
微印相证件打印机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产品符合互联网传播形象,具有高端的设计风格;微印相证件打印机高清LED显示屏,让用户完美体验微信照片打印、线下互动、多媒体广告精彩呈现,为企业提供线下精准的品牌宣传平台;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硬件核心配置稳定,外观采用加厚外壳,为用户体验以及商家品牌展示奠定坚实基础。现有技术中的打印机用支架固定性较强,不可以灵活的进行拆卸工作,不便于携带和重组,对于不同尺寸的微印相证件打印机,需要重新制定不同尺寸的支架,灵活性不强,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大部分的打印机用支架不具有散热的功能。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包括前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侧板和后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沿着竖直方向依次从上往下设置,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侧板相连接,前板和后板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侧板相连接,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设置有打印机放置区,打印机放置区的前板上开设有出纸口,打印机放置区的侧板上设置有散热口,打印机放置区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区,散热区内设置有风扇,风扇与底部的电机相驱动连接,散热区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打印纸放置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打印纸放置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折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二折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四隔板通过底部四周的第一安装孔与散热区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四隔板上还设置有隔条层,隔条层的四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隔条层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条。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通过前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侧板和后板的结构设置,方便拆卸和重组,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灵活度较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通过散热口和散热区的风扇协同作用,对微印相证件打印机进行散热处理,保证打印机的正常工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的第四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第一隔板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出纸口7第四隔板8风扇9电机10支撑柱11移动轮12侧板13第一打印纸放置区14第二打印纸放置区15打印机放置区16散热区17后板18第一折板19散热口20第二折板21第一安装孔22隔条层23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包括前板、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第四隔板7、侧板12和后板17,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沿着竖直方向依次从上往下设置,且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侧板12相连接,前板和后板17均通过第二连接件3与侧板12相连接,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之间设置有打印机放置区15,打印机放置区15的前板上开设有出纸口6,打印机放置区15的侧板12上设置有散热口19,打印机放置区15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区16,散热区16内设置有风扇8,风扇8与底部的电机9相驱动连接,散热区16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0。优选的,支撑柱10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1。通过移动轮11方便对于支架本体的移动。优选的,第一隔板1和第二隔板4之间设置有第一打印纸放置区13。优选的,第二隔板4和第三隔板5之间设置有第二打印纸放置区14。其中,第一打印纸放置区13和第二打印纸放置区14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放置待打印纸或者打印之后的纸。优选的,第一连接件2上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一折板18。通过第一折板18的可折叠性,可以将第一折板18与侧板12想接触连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与侧板1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优选的,第二连接件3上设置有可折叠的第二折板20。通过第二折板20的可折叠性,可以将第二折板20与侧板12想接触连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前板和后板17与与侧板1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优选的,第四隔板7通过底部四周的第一安装孔21与散热区16相连接。优选的,第四隔板7上还设置有隔条层22,隔条层22的四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通过第二安装孔23将打印机牢固的固定在第四隔板7上。优选的,隔条层22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条。通过防滑条加大打印机与隔条层22之间的摩擦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第四隔板(7)、侧板(12)和后板(17),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沿着竖直方向依次从上往下设置,且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侧板(12)相连接,所述前板和后板(17)均通过第二连接件(3)与侧板(12)相连接,所述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之间设置有打印机放置区(15),所述打印机放置区(15)的前板上开设有出纸口(6),所述打印机放置区(15)的侧板(12)上设置有散热口(19),所述打印机放置区(15)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区(16),所述散热区(16)内设置有风扇(8),所述风扇(8)与底部的电机(9)相驱动连接,所述散热区(16)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第四隔板(7)、侧板(12)和后板(17),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沿着竖直方向依次从上往下设置,且所述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侧板(12)相连接,所述前板和后板(17)均通过第二连接件(3)与侧板(12)相连接,所述第三隔板(5)和第四隔板(7)之间设置有打印机放置区(15),所述打印机放置区(15)的前板上开设有出纸口(6),所述打印机放置区(15)的侧板(12)上设置有散热口(19),所述打印机放置区(15)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区(16),所述散热区(16)内设置有风扇(8),所述风扇(8)与底部的电机(9)相驱动连接,所述散热区(16)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印相证件打印机用散热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士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