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线芯绞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22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线芯绞合方法,包括高强度绝缘线芯先穿过第一分线盘,通过绝缘线芯绞合装置中的预扭导轮机构组进行预扭,再穿过第二分线盘,低强度绝缘线芯先穿过所述第一分线盘,再穿过所述第二分线盘,所述低强度绝缘线芯与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在成缆模具中进行旋转绞合。通过本方法可以对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以使高强度绝缘线芯与低强度绝缘线芯进行绞合时更圆整、绞合纹路对称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线芯绞合方法本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944505.1”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0944505.1,申请日为2018年08月19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预扭导轮机构组、绝缘线芯绞合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用于电缆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线芯绞合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的特殊要求越来越多,不同功能的综合电缆运用也越来越多,导体强度差异很大的绝缘芯综合在一根电缆的产品是其中之一,例如铝合金ABC电缆,其中一相导体结构为铝合金导体,其它各相导体结构为铝导体,两者之间强度差异很大,采用常规生产方式,在绝缘线芯成缆时,往往会出现因导体强度差异很大,成缆绞合后缆芯不圆整或“爬杆”绞合不对称,造成产品外观质量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对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以使高强度绝缘线芯与低强度绝缘线芯进行绞合时更圆整、绞合纹路对称均匀的预扭导轮机构组、绝缘线芯绞合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以使高强度绝缘线芯与低强度绝缘线芯进行绞合时更圆整、绞合纹路对称均匀的预扭导轮机构组、绝缘线芯绞合装置及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扭导轮机构组,包括至少一个预扭导轮机构,所述预扭导轮机构包括导轮、支撑组件和可调导轮支架,所述导轮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导线槽,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垂直设置在可调导轮支架上。较佳的,所述可调导轮支架为圆环或圆弧的形状。较佳的,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包括两个预扭导轮机构,两个所述预扭导轮机构包括第一预扭导轮机构和第二预扭导轮机构。较佳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预扭导轮机构对应的支撑组件具有一安装孔,所述导轮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导轮的中心与安装孔的中心重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绝缘线芯绞合装置,包括:第一分线盘、第二分线盘和机筒,所述第一分线盘与所述第二分线盘设置在所述机筒上;预扭导轮机构组,包括如上述的预扭导轮机构组,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沿着所述机筒的驱动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机筒表面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线盘与所述第二分线盘之间;其中,绝缘线芯包括高强度绝缘线芯和低强度绝缘线芯,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用于对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依次穿过对应的分线第一分线盘、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和第二分线盘;所述低强度绝缘线芯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分线盘和第二分线盘,所述低强度绝缘线芯与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在成缆模具中进行旋转绞合。较佳的,所述第一分线盘上设置有分线导轮,所述分线导轮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导线槽且位于所述第一分线盘的第一分线孔内。较佳的,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和所述低强度绝缘线芯分别对应一分线导轮,且位于分线导轮上对应所述机筒方向的相反侧。较佳的,高强度绝缘线芯的相对强度越高,预扭的节距越短,反则反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绝缘线芯绞合方法,所述步骤包括:1)高强度绝缘线芯先穿过第一分线盘,通过预扭导轮机构组进行预扭,再穿过第二分线盘;2)低强度绝缘线芯先穿过所述第一分线盘,再穿过所述第二分线盘;3)所述低强度绝缘线芯与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在成缆模具中进行旋转绞合。较佳的,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包括若干预扭导轮机构,在步骤1)中,具体步骤包括: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穿过所述第一分线盘、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时,在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中采用上下轮流交替穿过所述预扭导轮机构,最后穿过所述第二分线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本专利技术预扭导轮机构组,可以对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以使高强度绝缘线芯与低强度绝缘线芯进行绞合时更圆整、绞合纹路对称均匀,实现对高强度绝缘线芯的预扭节距的控制,且运用本专利技术的预扭导轮机构可以方便组装及拆卸,同时也适用多根不同高强度绝缘线芯的预扭,设置多个预扭导轮机构组来实现多根绝缘线芯的绞合圆整,提高了电缆的质量和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绝缘线芯绞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预扭导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预扭导轮机构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扭导轮机构组,包括至少一个预扭导轮机构,所述预扭导轮机构包括导轮1、支撑组件2和可调导轮支架3,所述导轮1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导线槽1a,所述导轮1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2上,所述支撑组件2垂直设置在可调导轮支架3上。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在对不同强度的绝缘线芯进行绞合时,绝缘线芯包括高强度绝缘线芯与低强度绝缘线芯,低强度绝缘线芯即为绝缘线芯中最低强度的绝缘线芯,此时不对低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对相对于比低强度绝缘线芯强度较高的高强度绝缘芯进行预扭,比低强度绝缘线芯强度较高的高强度绝缘芯为多根时,需对此多根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高强度绝缘线芯需放置在第一导线槽1a中,以对绝缘线芯进行导向且将绝缘线芯保持在导轮1上,防止滑出导轮1,影响绝缘线芯的绞合效果,通过设置可调导轮支架3,当对于不同规格的高强度绝缘线芯需进行预扭时,可以调节可调导轮支架3的所处的位置,来调整预扭的节距,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预扭导轮机构可以对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以使高强度绝缘线芯与低强度绝缘线芯进行绞合时更圆整、绞合纹路对称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导轮支架3为圆环或圆弧的形状。其中,可调导轮支架3是预扭导轮机构的装配部位,用于安装在对应装置上。可以将可调导线支架3设置于绝缘线芯绞合装置的机筒5上,便于组装在机筒5和从机筒5上进行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运用在其他装置上,在此不作限定。当可调导线支架3为圆环形状,便于可调导轮支架3套设在机筒5上,方便组装和拆卸;当可调导轮支架3为圆弧形状时,便于直接将可调导轮支架3卡接在机筒5上,方便组装和拆卸;进一步,可调导轮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螺孔3a,将螺钉旋转进入螺孔3a抵接机筒5进行固定,防止预扭导轮机构的抖动和位置偏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扭导轮机构组包括两个预扭导轮机构,两个所述预扭导轮机构包括第一预扭导轮机构9和第二预扭导轮机构10。通过设置两个预扭导轮机构对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可以在高强度绝缘线芯上控制预扭的节距,举例说明,例如当需进行旋转绞合的绝缘线芯为两条,对于高强度绝缘线芯进行预扭,当进行两组实验,两组实验的低强度绝缘线芯的强度相同,第一组中高强度绝缘线芯与第二组中高强度绝缘线芯不同,当第一组中高强度绝缘线芯的强度大于第二组中高强度绝缘线芯的强度,此时对第一组中高强度绝缘线芯的预扭节距小于第二组高强度绝缘线芯的预扭节距,以进一步减小第一组中高强度绝缘线芯的内应力,通过调节可调导轮支架3的位置,调节后进行预扭,两组试验绝缘线芯绞合后的更圆整、均匀。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高强度绝缘线芯的相对强度越高,预扭的节距越短,反则反之。也适用多根不同高强度绝缘线芯的预扭,设置多个预扭导轮机构组来实现多根高强度绝缘线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线芯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包括:/n1)高强度绝缘线芯(6)先穿过第一分线盘,通过预扭导轮机构组进行预扭,再穿过第二分线盘(4);/n2)低强度绝缘线芯(7)先穿过所述第一分线盘,再穿过所述第二分线盘(4);/n3)所述低强度绝缘线芯(7)与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6)在成缆模具中进行旋转绞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线芯绞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包括:
1)高强度绝缘线芯(6)先穿过第一分线盘,通过预扭导轮机构组进行预扭,再穿过第二分线盘(4);
2)低强度绝缘线芯(7)先穿过所述第一分线盘,再穿过所述第二分线盘(4);
3)所述低强度绝缘线芯(7)与所述高强度绝缘线芯(6)在成缆模具中进行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雷郭德富马洪辉李娟郭东山刘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