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170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包括C形臂,C形臂的一侧开设有缺口,C形臂的顶部设置有上压气缸,C形臂的底部设置有下气缸,缺口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板,缺口的内壁靠近滑动板处紧密焊接有滑轨,滑动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线轨,缺口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下压头,滑动板的顶部内壁紧密焊接有上压头,下压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线轨,上压头与下压头之间设置有工件,滑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通过上压气缸的工作带动下压头与下压头的移动,且移动时对工件的压力能够自适应调整,不会造成对工件过度挤压的损坏,且灰尘清理刷能够对滑轨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保证上压头的移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
本技术涉及压机
,具体为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
技术介绍
压机是压力机、液压压机、油压机的简称,压机指用于工业制品通过压力成型的一种成型机械,一般采用液压油缸,因此也叫油压机。在建材行业,压机是压砖机的简称,压机又分手动压砖机和自动液压砖机。现有的压机压头在向下移动时容易过度挤压造成工件损坏,压头的力度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整,此外,长时间使用后上压头一侧的滑轨容易集灰,造成伤压头移动不稳定,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压机压头在向下移动时容易过度挤压造成工件损坏,压头的力度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整,长时间使用后上压头一侧的滑轨容易集灰,造成伤压头移动不稳定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包括C形臂,所述C形臂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C形臂的顶部设置有上压气缸,所述C形臂的底部设置有下气缸,所述缺口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板,所述缺口的内壁靠近滑动板处紧密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包括C形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臂(1)的一侧开设有缺口(12),所述C形臂(1)的顶部设置有上压气缸(2),所述C形臂(1)的底部设置有下气缸(3),所述缺口(12)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板(4),所述缺口(12)的内壁靠近滑动板(4)处紧密焊接有滑轨(11),所述滑动板(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线轨(5),所述缺口(12)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下压头(13),所述滑动板(4)为L形结构,所述滑动板(4)的顶部内壁紧密焊接有上压头(41),所述下压头(1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线轨(6),所述上压头(41)与下压头(13)之间设置有工件(7);/n所述滑轨(11)的两侧对称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头自适应的压机,包括C形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臂(1)的一侧开设有缺口(12),所述C形臂(1)的顶部设置有上压气缸(2),所述C形臂(1)的底部设置有下气缸(3),所述缺口(12)的内侧设置有滑动板(4),所述缺口(12)的内壁靠近滑动板(4)处紧密焊接有滑轨(11),所述滑动板(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线轨(5),所述缺口(12)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有下压头(13),所述滑动板(4)为L形结构,所述滑动板(4)的顶部内壁紧密焊接有上压头(41),所述下压头(1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线轨(6),所述上压头(41)与下压头(13)之间设置有工件(7);
所述滑轨(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11),所述滑轨(1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上滑块(42),所述滑轨(11)的一侧下方设置有下滑块(43),所述上滑块(42)与下滑块(43)之间设置有固定板(44),所述固定板(44)的顶部与上滑块(42)紧密焊接,所述固定板(44)的底部与下滑块(43)紧密焊接,所述上滑块(42)与下滑块(43)为U形结构,所述上滑块(42)与下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艺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