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路面砖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路面砖是以粉煤灰或其他矿渣或灰砂为原料,添加石灰、石膏以及骨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效蒸汽养护等工艺制成。在市政施工中,所铺设的路面砖包括单色的路面砖和底、面两种不同颜色的双色路面砖,在生产中,需要利用布料装置为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模具内布料。现有技术中生产单色路面砖的布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料斗、料斗门和搅拌机构。搅拌机构3下部设有密封条,在搅拌机构3到达所述模具前,搅拌机构的密封条与布料小车的三角支撑架5顶面接触,防止粉料泄漏。布料小车通过其三角支撑架5固定在蒸压砖压制成型机的模架横梁6上,模架横梁6上还安装有模具中框7,模架横梁6上下移动的同时,布料小车和模具中框7也一起上下移动。当模架横梁6上升到不同的高度时,模具中框7会高出下模芯8不同的高度,从而形成相应深度的模腔9。料斗1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撑架5上,搅拌机构在布料小车上的油缸4带动下可以沿三角支撑架5上的直线导轨10往复布料,搅拌机构3的初始位置和料斗1对应,以承接料斗落下的粉料。当模架横梁6上升到给定高度时,此时承接有粉料的搅拌机构与此时所形成的模腔9重合,搅拌机构搅拌布料,然后布料小车的油缸4复位,搅拌机构回到初始位置,蒸压砖压制成型机对模腔9内的粉料进行压制。以上布料装置只是对一种粉料进行布料,用于生产单色的路面砖。当需要生产两种颜色的路面砖时,由于路面砖底、面分别为两种不同颜色,因此需要进行底料和面料的二次布料。 >目前实际生产中,是在上述传统布料装置原先的料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二次布料料斗以及二次布料料斗下方的二次布料搅拌机构,所增加的二次布料料斗以及二次布料搅拌机构的设置方式和上述传统布料装置中料斗及其搅拌机构的设置方式相同。这样整个布料装置具有两个料斗分别作为底料斗和面料斗,可以分别进行底料和面料的布料工作。但是,在增加二次布料料斗和相应的二次布料搅拌机构以后,就提高了布料装置的结构复杂程度,而且由于压机一端的悬臂加长、加重,直接导致压机受扭矩的影响变大。当模架横梁上下移动时,冲击变大,导致压机故障率不但增加,而且维修不方便。这也是现有路面砖生产压制成型机的弊端所在。可见,目前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布料总体工艺布局较复杂、占用空间大、机构复杂、动作繁多,不仅维护率高,运营成本高,而且整个生产过程效率低,产量小,周期长。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生产出的路面砖常出现面料厚度分布不均匀和底料与面料混杂一起等现象,影响了路面砖的外观美观及其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布料周期短,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只需增加面料布料装置,即可配合现有设备投入生产路面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包括底料布料装置和面料布料装置,底料布料装置位于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模具的一侧,通过可移动的底料搅拌机构向所述模具的模腔内布底料;所述面料布料装置位于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另一侧,和底料布料装置相对设置,面料布料装置和机器人连接,以实现面料布料装置位置的移动;所述面料布料装置包括支架、面料框和皮带机,皮带机和面料框均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皮带机上的输送皮带用于承接面料框内落下的面料,并在输送皮带转动过程中进行布料;在皮带机的落料端设有对面料进行分流和导向的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沿垂直于输送皮带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料板,导料板形状和皮带机落料端的圆弧形状吻合,相邻导料板构成导料槽。相邻导料板的间距小于模腔外形尺寸。所述的多个导料板均活动安装在水平丝杆上,且每个导料板的两侧设有螺母,以固定导料板。所述皮带机落料端的上方设有调节板,由升降机构驱动调节板上下活动,调节输送皮带和调节板之间的距离,以控制面料的布料量。所述面料布料装置还设有清理机构,用于在面料布料前对模腔内壁残留底料的清理,清理机构通过连接臂悬置在所述皮带机落料端的前方。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水平刷头和安装在水平刷头上的刷毛,水平刷头沿垂直于皮带机输送方向设置,刷毛的最高端低于所述皮带机输送皮带的底面。所述面料框底部开口的四边沿中,除朝向皮带机落料端的边沿外,其余边沿上均安装有与输送皮带接触的密封条。所述底料布料装置包括布料小车、底料斗和底料搅拌机构,所述布料小车通过三角支撑架和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模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底料斗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撑架上,底料斗和三角支撑架的顶面之间为所述底料搅拌机构往复移动的空间。所述底料搅拌机构由安装在三角支撑架上的油缸推动实现往复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布料小车与机器人精准协作完成定点、定量二次布料,一次加面料,可布料多次。不但效率高、周期短,还可以定点、定量且可调节进行智能化布料、模块化管理。当客户需要生产二次布料的砖,而先前无此设备时,只需在原有布料设备基础上,增加其面料布料装置的模块即可投入生产。本技术面料布料装置设置在路面砖压制成型机之外,可以减轻对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压力,降低机械故障率,保证生产连续性。面料布料装置中的清理机构可以对模腔内壁残留的底料进行清理,以提高成品砖面层的质量;由导料板形成的导料槽可以对输送皮带上的面料分流导向,提高面料布料厚度的均匀性,而且导料板采用可调节安装,使得导向槽能够和模腔一一对应,以生产不同型号的砖;所述调节板可以通过升降对面料的使用量加以控制,从而就可以控制面料布料后的厚度,以满足不同型号砖的需要。对于面料的布料厚度,还可以通过调节伺服减速机的转速实现。控制面料布料装置移动的机器人为多轴机器人,每个自由度由相应的伺服电机驱动,从而实现面料布料装置的精准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生产单色砖时路面砖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生产双色砖时路面砖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路面砖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面料布料装置安装在机器人上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面料布料装置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中面料布料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面料布料装置的主视图;图8为面料布料装置中导料板的安装示意图;图中标记:1、料斗,2、料斗门,3、搅拌机构,4、油缸,5、三角支撑架,6、模架横梁,7、模具中框,8、下模芯,9、模腔,10、直线导轨,11、二次布料料斗,12、二次布料料斗门,13、二次布料搅拌机构,14、面料框,15、皮带机,16、机器人,17、机械臂,18、伺服减速机,19、支架,20、气管,21、输送皮带,22、导料板,23、水平丝杆,24、调节板,25、驱动气缸,26、连接板,27、清理机构,28、同步带,29、张紧轮,30、导向机构,31、气控装置,32、避让槽,33、螺母,34、刷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包括底料布料装置和面料布料装置,底料布料装置位于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模具的一侧,通过可移动的搅拌机构(3)向所述模具的模腔(9)内布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布料装置位于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另一侧,和底料布料装置相对设置,面料布料装置和机器人(16)连接,以实现面料布料装置位置的移动;所述面料布料装置包括支架(19)、面料框(14)和皮带机(15),皮带机(15)和面料框(14)均固定在所述支架(19)上,皮带机(15)上的输送皮带(21)用于承接面料框(14)内落下的面料,并在输送皮带(21)转动过程中进行布料;在皮带机(15)的落料端设有对面料进行分流和导向的导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包括底料布料装置和面料布料装置,底料布料装置位于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模具的一侧,通过可移动的搅拌机构(3)向所述模具的模腔(9)内布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布料装置位于路面砖压制成型机的另一侧,和底料布料装置相对设置,面料布料装置和机器人(16)连接,以实现面料布料装置位置的移动;所述面料布料装置包括支架(19)、面料框(14)和皮带机(15),皮带机(15)和面料框(14)均固定在所述支架(19)上,皮带机(15)上的输送皮带(21)用于承接面料框(14)内落下的面料,并在输送皮带(21)转动过程中进行布料;在皮带机(15)的落料端设有对面料进行分流和导向的导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沿垂直于输送皮带(21)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料板(22),导料板(22)形状和皮带机(15)落料端的圆弧形状吻合,相邻导料板(22)构成导料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导料板(22)的间距小于模腔(9)外形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导料板(22)均活动安装在水平丝杆(23)上,且每个导料板(22)的两侧设有螺母(33),以固定导料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砖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机(15)落料端的上方设有调节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红星,李恒利,李红军,孔海燕,黄敏,时红亮,赵彦波,杨航航,景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冶建材设备有限公司,洛阳中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