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91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包括一第一交换单元以及一第二交换单元,其中:该第一交换单元设有一第一腔体以及一第二腔体,该第一腔体是与一第一导管朝外连通,该第二腔体是与一第二导管朝外连通,该第一导管的水平位置是设置于第二导管下方,该第一腔体是借由若干散热回管与第二腔体间接连通,该层叠的散热回管邻近中段部分设有一隔板,该隔板上设有一通孔;该第二交换单元设有一罩体,且该罩体是与一第一通管及一第二通管朝外连通,该第一通管的水平位置是位于第二通管下方;借由上述结构进行热交换,以便于有效率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不同轴向的循 环方向达到热交换目的的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自然环境严重破坏,而地球变暖带来的效应越演越烈,加之 石油产量不断锐减,已经迫使人们必须珍惜能源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尤其中国台湾地区天然资源匮乏,皆大量仰赖进口能源,而「京都议定书」业已于2 0 0 5年2月1 6日生效,因此开发再生能源,降低能源 使用量已然势在必行;从经济观点来看,限制能源的使用,乍看之下会阻碍产业发展,事 实并非如此,国外己经有许多案例,证明节省能源除了能够省下可观的 电费,也可以提升公司的营运效率,而就长远来看,节能也可为公司省 下更多能源花费,同时提升公司的形象;在各类型产业中,烘烤加温设备几乎是必备的设施,以电子产业为 例,不论是纯水洗净后的去水烘烤、阻剂涂布后的软烤、曝光后烤、硬 烤等,都必须用到加热设备,而加热设备于处理过程中,势必排放大量 余热, 一般来说,现有的烘烤加温设备皆是直接将余热排放到空气中; 然而,此热气或许对于人体并不会造成伤害,但是若未经处理即排放到 空气中,对于外围环境来说温度上升,且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无疑是促使地球变暖加剧,不但间接扼杀许多动植物,也会危及人类整体的生存,因此绿色科技的实行,已是必然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加温设备存在 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大幅降低耗能,达到节 省能源的功效,便于组装或拆卸,更可迅速进行清洗作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交换单元以及 第二交换单元;该第一交换单元包括一第一腔体以及一第二腔体,该第一腔体与一第一导管朝外连通,该第二腔体与一第二导管朝外连通,该 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设有若干散热回管,且该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设 有对应散热回管的若干通孔连通散热回管,使该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是借由散热回管而相互连通;而该若干散热回管约中段部分设有隔板,该 隔板上设有至少一通孔;该第二交换单元包括一罩体,该罩体的容积至 少覆罩于第一交换单元的散热回管,且该罩体与一第一通管以及一第二 通管朝外连通;该第二交换单元的罩体是覆罩第一交换单元的散热回管 外,该第一交换单元的第一通管导进流体,使流体穿过通孔并遍布于散 热回管外,再利用第二通管排出流体;而该第一交换单元的第一导管是 导进流体,该流体进入第一腔体借由通孔流进散热回管,再由第二腔体 的通孔流出,并利用该第二导管排出流体,借此达到能量交换的节能功 效。前述的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中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分隔并未直 接连通。前述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中第二交换单元的第一通管水平位置 是位于第二通管下方,且该第一通管是用以导入热空气,以达到最佳的 能量交换功效。前述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中第一交换单元的第一导管水平位置 是位于第二导管下方,且该第一导管是用以导入冷空气,以达到最佳的 能量交换功效。前述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中散热回管呈u形管状结构,且该散热回管是呈层叠方式排列,借此加快能量交换速度。前述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中第一交换单元上设有一第一拉把, 使该第一交换单元借由抽拉方式而与第二交换单元分离。前述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中第二交换单元上设有一第二拉把, 使该第二交换单元借由抽拉方式而与第一交换单元分离。现有烤炉等加温设备皆将废热气直接排出,对环境造成伤害,且亦无法有效利用能源;本技术是利用该第二交换单元的第一通管导进 烤炉设备的热空气,依据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原理,热空气进入通 孔上升至上半部散热回管组并由第二通管排出,热空气沿途加温散热回 管的下半部至上半部,达到热交换的效果;而该第一交换单元的第一导 管导进冷空气至第一腔体进入散热回管,利用散热回管的U形结构增加 接触面积,使第二交换单元的热空气与散热回管全面接触而进行加温, 并进入第二腔体由第二导管排出加温后的热空气,该加温后的热空气是 回收至烤炉利用;借此,本技术能有效率利用废热气加温空气,使 得烤炉设备省去将冷空气加温的耗能,节省能源,且经过实验数据计算, 以烤炉设备温度2 6 (TC为例,借由烤炉排放欲导入第二交换单元第一通管的气体为2 3 5 。C,经过交换后第二通管排出的气体为1 3 2 °C, 而该第一交换单元导入第一导管的气体为3 0°C,经过散热回管热交换 后排出第二导管的气体为7 9°C,经过下列公式计算g(fca/) = A7X。C) x AS(fe%3 。e) x附(^X^),其中2为热能(单位千卡/分 钟),Ar为温度变化(单位摄氏),A5为换算常数(单位千卡/立方 公尺摄氏),附为气体流量(单位立方公尺/分钟),套入上述公式 g = (260 _ 30) x 0.32 x 6.76 = 497.6= 34.7 %(1 = 1 163 * 10_3 * 60未经过本技术热交换的气体直接用于烤炉耗能为3 4. 7千瓦/小 时2一, -^O-T^O^W^-SW.e^^^-ST.S^^ ,利用本技术热 交换加温后,所得气体用于烤炉耗能为2 7. 3千瓦/小时,因此每小时 可节省7. 4千瓦的电力,从所得数据可看出其确实大幅降低耗能,达到 节省能源的功效;再者,本技术利用第一拉把及第二拉把,以便于 组装或拆卸,更可迅速进行清洗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幅降低耗能,达到节省能源的功效, 便于组装或拆卸,更可迅速进行清洗作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交换单元循环流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交换单元循环流动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第一腔体l1第二导管121 隔板l 5 第二交换单元2 第二通管2 3第一导管l11 散热回管l3 通孔1 5 1 罩体2 1 第二拉把2 4第一交换单元1 第二腔体12 通孔1 4 第一拉把l6 第一通管2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请参阅图1及图2 所示,其包括一第一交换单元1以及一第二交换单元2 ,其中该第一交换单元1设有一第一腔体1 1以及一第二腔体12,该第 一腔体1 1与第二腔体1 2并列设置且彼此分隔并未直接连通,该第一 腔体ll与第二腔体l2上方设有一第一拉把16横跨第一腔体1l及 第二腔体1 2 ;该第一腔体1 1与一第一导管1 1 1朝外连通,该第一 导管l 1 l用以导入冷气体;该第二腔体l 2是与一第二导管1 2 l朝 外连通,该第二导管l 2 l是用以排出第一导管l 1 l导入的气体,该 第一导管l11的水平位置设置于第二导管12l下方;该第一腔体ll是借由若干散热回管l 3与第二腔体1 2间接连通,该第一腔体l 1 内设有对应于散热回管l 3的若干通孔1 4与散热回管1 3连通,而该 第二腔体l2内亦设有对应于散热回管13的若干通孔14与散热回管1 3连通,该散热回管l 3是呈长U形的结构,且该散热回管l 3是彼 此层叠设置,该层叠的散热回管l 3邻近中段部分设有一隔板1 5,使层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交换单元以及第二交换单元; 该第一交换单元包括一第一腔体以及一第二腔体,该第一腔体与一第一导管朝外连通,该第二腔体与一第二导管朝外连通,该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设有若干散热回管,且该第一腔 体与第二腔体设有对应散热回管的若干通孔连通散热回管,使该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是借由散热回管而相互连通;而该若干散热回管约中段部分设有隔板,该隔板上设有至少一通孔; 该第二交换单元包括一罩体,该罩体的容积至少覆罩于第一交换单元的散热回管, 且该罩体与一第一通管以及一第二通管朝外连通; 该第二交换单元的罩体是覆罩第一交换单元的散热回管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铭吕邦超
申请(专利权)人:志圣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