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3756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包括丝杠以及电机,电机通过过渡板连接电机座,过渡板成矩形板体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供丝杠穿过的通孔,过渡板内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成菱形结构且顶部错开分别连接入水口与出水口,电机座为顶部开口的U型管状结构,电机座的两端向外延伸构成安装侧板,电机座的一端为与过渡板固连的矩形结构的矩形端,电机座的另一端为圆环状结构的圆环端,圆环端内部设置有U形结构第二冷却通道,圆环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与第二冷却通道连接,矩形端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三冷却通道,安装侧板内设置有导通道连接了第二冷却通道与第三冷却通道。在移动轴部分设计循环系统,减小机床热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加工机床,尤其是涉及一种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中,热误差的影响非常严重,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稳定性的最大误差源,占机床总误差的40%~70%。五轴机床相比于三轴机床,它能加工各种复杂的曲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等行业。然而五轴机床的热源增加,导致机床热误差增大。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轴由驱动电机带动,电机运行时会发热,并且运动轴移动会导致丝杠、轴承和安装座之间摩擦生热,热会传递到机床上。因此五轴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更多的热量,这些存留在加工系统中的热量会引起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变形,因此减小热误差对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针对前述问题深入探讨,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并成功的开发出本技术《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在移动轴部分设计循环系统,减小机床热误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以及连接丝杠的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过渡板连接电机座,所述的过渡板成矩形板体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供丝杠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过渡板内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的第一冷却通道成菱形结构且顶部错开分别连接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的电机座为顶部开口的U型管状结构,所述的电机座的两端向外延伸构成安装侧板,所述的电机座的一端为与过渡板固连的矩形结构的矩形端,电机座的另一端为圆环状结构的圆环端,所述的圆环端内部设置有U形结构第二冷却通道,圆环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与第二冷却通道连接,所述的矩形端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三冷却通道,所述的安装侧板内设置有导通道连接了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杠以及连接丝杠的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过渡板连接电机座,所述的过渡板成矩形板体结构且中心设置有供丝杠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过渡板内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的第一冷却通道成菱形结构且顶部错开分别连接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的电机座为顶部开口的U型管状结构,所述的电机座的两端向外延伸构成安装侧板,所述的电机座的一端为与过渡板固连的矩形结构的矩形端,电机座的另一端为圆环状结构的圆环端,所述的圆环端内部设置有U形结构第二冷却通道,圆环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与第二冷却通道连接,所述的矩形端内设置有螺旋状的第三冷却通道,所述的安装侧板内设置有导通道连接了第二冷却通道与第三冷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冷却通道成弹簧状螺旋弯曲,所述的第三冷却通道与丝杠共轴,所述的第三冷却通道的头部连接其中一个导通道,第三冷却通道的尾部连接另一个导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温油液装置,所述的入水口连接控温油液装置的出水管,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控温油液装置的入水管,所述的控温油液装置内置加热组件与冷却组件。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德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大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