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52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紧固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上模具由上模外壳以及上模硬质合金组成;下模具由下模外壳、下模芯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外壳上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螺旋杆,螺旋杆的外侧设有防护套,防护套的内侧设有硬质合金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方便更换下模具或者防护套的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
本技术紧固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硬质合金广泛用作刀具材料,如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镗刀等,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塑料、化纤、石墨、玻璃、石材和普通钢材,也可以用来切削耐热钢、不锈钢、高锰钢、工具钢等难加工的材料。而现有的硬质合金在进行模具挤压过程中,由于上模具长期与下模具接触,从而会导致上下模具之间的接触面造成损坏;并且在加工顶部形状不同的紧固件时需要更换下模具或者防护套,这样一来,在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也响应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更换下模具或者防护套的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下模具接触面的损坏以及工作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上模具1由上模外壳101以及上模硬质合金102组成;下模具2由下模外壳208、下模芯子20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外壳208上设有支撑板201。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201上设有凹槽202,凹槽202成对分布在支撑板201上,且两相邻的凹槽202之间角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202内设有螺旋杆204,螺旋杆204与凹槽202的两端转动连接,螺旋杆204的外侧端设有星形抓手205。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杆204的外侧设有防护套203,防护套203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下端位于凹槽202内,T形结构的下端的下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螺旋杆204配合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套203的内侧设有硬质合金保护套207。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套203的形状可以为六角形、圆形或者其他常用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硬质合金在进行模具挤压过程中,可以避免上模具长期与下模具接触,而导致的上下模具之间的接触面损坏;第二、在加工顶部形状不同的紧固件时不需要更换下模具或者防护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部分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上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模结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下模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下模结构A-A方向面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上模具,101-上模外壳,102-上模硬质合金,2-下模具,201-支撑板,202-凹槽,203-防护套,204-螺旋杆,205-星形抓手,207-硬质合金保护套,206-下模芯子,208-下模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上模具1由上模外壳101以及上模硬质合金102组成;下模具2由下模外壳208、下模芯子206组成;所述的下模外壳208上设有支撑板201;所述的支撑板201上设有凹槽202,凹槽202成对分布在支撑板201上,且相邻两凹槽202之间的角度相等,凹槽202可以为2、4、6灯偶数分布;所述的凹槽202内设有螺旋杆204,螺旋杆204与凹槽20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旋杆204的外侧端设有星形抓手205,星形抓手205与螺旋杆204注塑为一体或者通过键销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旋杆204的外侧设有防护套203,防护套203为T形结构,T形结构的下端位于凹槽202内,T形结构的下端的下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与螺旋杆204配合的内螺纹,转动星形抓手205抓手时螺旋杆204会带动防护套203相向或者相对运动;所述的防护套203的内侧设有硬质合金保护套207,工作时硬质合金保护套207与加工件相互接触;所述的防护套203的形状可以为六角形、圆形或者其他常用的形状,在加工相应的紧固件时只需转动星形抓手205,在不需要时只需将防护套203远离加工工位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上模具(1)由上模外壳(101)以及上模硬质合金(102)组成;下模具(2)由下模外壳(208)、下模芯子(20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外壳(208)上设有支撑板(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上模具(1)由上模外壳(101)以及上模硬质合金(102)组成;下模具(2)由下模外壳(208)、下模芯子(20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外壳(208)上设有支撑板(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01)上设有凹槽(202),凹槽(202)成对分布在支撑板(201)上,且两相邻的凹槽(202)之间角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硬质合金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202)内设有螺旋杆(204),螺旋杆(204)与凹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翔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安邦精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