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45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弯模具,包括上模座、凸模、凹模、下模座,所述的凸模上设置有圆弧槽,所述的凹模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的圆弧槽与所述的容纳腔适配,还包括凹模固定板、顶料组件、顶料驱动件,所述的凹模固定板与所述的下模座连接,所述的顶料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顶料组件连接在所述的顶料驱动件上,所述的顶料组件与所述的凹模固定板、凹模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上设置有T型槽,所述的凸模上设置有T型台,所述的T型台与所述的T型槽滑动连接,所述的凹模固定板上设置有卡台,所述的凹模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的卡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凸模、凹模的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换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弯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冲弯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冲弯模具一般都是将零件直接放置到凹模上,凸模与凹模共同作用进行冲弯工序,一方面现有的冲弯模具的加工精度不高,无法满足高精度要求的冲弯件的加工,另一方面现有的冲弯模具没有单独设置下模顶料驱动件,零件定位取料困难,在冲弯工序完成之后需要人工手动取料,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安全系数不高。现有的冲弯模具的凹模、凸模的连接方式使得其更换困难,模具无法互换以实现快速换模,且冲弯模具后期的维修和零部件的更换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冲弯模具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冲弯模具的加工精度不高,零件定位取料困难,现有的冲弯模具的凹模、凸模更换困难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冲弯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冲弯模具,包括上模座、凸模、凹模、下模座,所述的凸模上设置有圆弧槽,所述的凹模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的圆弧槽与所述的容纳腔适配,还包括凹模固定板、顶料组件、顶料驱动件,所述的凹模固定板与所述的下模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弯模具,包括上模座(1)、凸模(2)、凹模(5)、下模座(8),所述的凸模(2)上设置有圆弧槽(22),所述的凹模(5)上设置有容纳腔(53),所述的圆弧槽(22)与所述的容纳腔(53)适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模固定板(4)、顶料组件(6)、顶料驱动件(7),所述的凹模固定板(4)与所述的下模座(8)连接,所述的顶料驱动件(7)设置在所述的下模座(8)上,所述的顶料组件(6)连接在所述的顶料驱动件(7)上,所述的顶料组件(6)与所述的凹模固定板(4)、凹模(5)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上模座(1)上设置有T型槽(11),所述的凸模(2)上设置有T型台(21),所述的T型台(21)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弯模具,包括上模座(1)、凸模(2)、凹模(5)、下模座(8),所述的凸模(2)上设置有圆弧槽(22),所述的凹模(5)上设置有容纳腔(53),所述的圆弧槽(22)与所述的容纳腔(53)适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模固定板(4)、顶料组件(6)、顶料驱动件(7),所述的凹模固定板(4)与所述的下模座(8)连接,所述的顶料驱动件(7)设置在所述的下模座(8)上,所述的顶料组件(6)连接在所述的顶料驱动件(7)上,所述的顶料组件(6)与所述的凹模固定板(4)、凹模(5)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上模座(1)上设置有T型槽(11),所述的凸模(2)上设置有T型台(21),所述的T型台(21)与所述的T型槽(11)滑动连接,所述的凹模固定板(4)上设置有卡台(41),所述的凹模(5)上设置有卡接槽(51),所述的卡接槽(51)滑动连接于所述的卡台(4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3),所述的定位组件(3)连接在所述的凹模固定板(4)上,所述的定位组件(3)设置为2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容纳腔(53)两侧,所述定位组件(3)分别与所述的容纳腔(53)左侧和右侧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3)包括气缸(31)、气缸座(32)、固定型块(33),所述的气缸座(32)与所述的凹模固定板(4)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捷姚愉杨正意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